20110404自由時報   政治表演的終結

上一頁 下一頁
 

20110404自由時報  

馬英九願意參加反國光石化餐會,表達「傾聽民意,關心農漁」的訴求,看似進步開明,其實只是一種摸頭的手段。

鄉下人非常純樸,忠厚老實,對於政府官員一般都會表現高度的敬意,何況是一國之君。然而,馬總統在餐會上卻受到強烈的噓聲,甚至被嗆下台,地方人士這種異於尋常的激情表現,並非本性變了,而是極度憤怒下的失控狀態。

他們要的是一個簡單的答案與承諾,馬總統必須明確表達反不反國光石化,而不是一堆「研究、交辦、討論」的官樣文章。而馬英九雖然到場,勇氣可嘉,卻無法當場提出承諾,這跟在總統府接受陳情有何不同,何必跑去彰化,浪費寶貴時間與特勤維安的人力?

原來是民進黨參選總統的蘇貞昌、蔡英文到場,光采可不能被他們搶走。加上日本核災後,全球的環保意識更為高漲,德國綠黨奪下重要地方邦的政權,馬英九害怕一旦被貼上反環保的標籤,下次總統大選恐怕就難選了,因此明知會被嗆聲,還是硬著頭皮到場,試一下苦肉計能否拉到一些選票?

馬英九的執政,讓政治表演藝術達到顛峰,政治人物是否受歡迎,不再以能力與愛心為指標,而是以外表、形象、口才取勝。因此一個政績不佳的人,可以靠著虛無縹緲的形象,輕鬆打敗腳踏實地的對手。

不過,這是太平盛世的態勢,在危機的年代民眾已經覺醒,花拳繡腿的領導人是無法帶領國家度過劫難。
 

 


上一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