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404自由時報   震怒與道歉齊飛!

上一頁 下一頁
 

20110404自由時報   

上週,馬英九總統先為府內公文檔案不見震怒,後又為提名恐龍大法官道歉,簡直就是「震怒與道歉齊飛,濫權共恐龍一色」!

馬的震怒與道歉次數太多,一時難以計數,就任未滿三年,已獲最會震怒、最常道歉等不名譽稱號。

震怒,是怪別人把事情搞砸;道歉,是承認自己把事情搞砸,都是把事情搞砸,都是在收拾殘局,都在藉此推卸責任。馬英九震怒多、道歉多,凸顯他掌權力大餅,卻濫權亂權、治國無能,屢把國家與人民的事情搞砸。

馬英九常被拿來與中國明末崇禎帝朱由檢相比,擁馬人士不以為然,但從震怒多、道歉多來看,簡直如「難兄難弟」,雖然兩人時隔三百六十多年。

朱由檢常在宮中「震怒」,甚至「失一城,殺一將」,十七年皇帝任內,六度「下詔罪己」,「皇帝道歉」次數冠古今,仍無法保住江山,最後一次下詔罪己,已是亡國自殺的「遺詔」,但仍為身後卸責。

崇禎有心振作,但剛愎自用,識人不明,昏庸無能,偏聽偏信,自戀又疑心病,用奸佞小人溫體仁、周延儒等當內閣首輔(閣揆),當時明朝非無善戰之士,如孫承宗、袁崇煥、盧象升等治兵良才,趙率教、滿桂、曹變蛟等勇將,崇禎卻自砍國之柱石,罷黜屠殺、強令出戰瞎指揮等糟蹋掉,尤其殺袁崇煥等於自殺。

提名恐龍大法官,馬向社會道歉(下詔罪己),卻一再推說不知情,馬的道歉文與朱由檢的罪己詔,卸責真有拚。

明君、暗君之別,偏聽則暗,兼聽則明,馬偏聽偏信與他「同國」、同質性高的一小撮人,應是早就聽過恐龍法官,但馬獨尊慣了,不以為意,問題爆開才連忙道歉卸責,如此昏、暗,選民如不予淘汰,將成災難!

(作者胡文輝,資深新聞工作者)

 

 


上一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