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03.23自由時報
記者詹遜鴻/特稿
中國國台辦日前公開肯定台塑企業董事長王永慶、統一集團總裁高清愿對推動兩岸三通的努力,這二位在中國有巨額投資的台商,能夠受到「祖國」公開的讚揚,想必會高興地認為祖上有德,才能得此榮耀。
兩岸三通之後,確實可以降低某些企業的經營成本或增加一些企業的商機,但對台灣的整體經濟利益是利?是弊?政府部門應該做完善的評估,絕對不能任由少數商人以似是而非的言論來扭曲事實。
過去大家談三通,指的是通郵、通商、通航;現今除了通航外,郵、商已經通得很徹底,尤其是通商,早已讓台商興起一股中國瘋,好像企業不到中國投資就趕不上流行、就是落伍、甚至活不了;現在連僅存的最後一道防線都要打破-兩岸直接通航。
經營航空公司的人推三通是為了利益;經營海運的人推三通是為了錢;經營兩岸貿易的人推三通是為了降低生產成本,並且大撈一票。
部分生意人常說,通航後,尤其是開放中國民眾來台觀光,可以帶給台灣百貨、飯店業無限的商機。
試問,中國民眾有多高的消費水準,可以來台觀光、消費?兩岸一旦直航了,台灣至上海、福州、北京,有的不到一小時的飛機行程,有的僅要二、三小時,台灣民眾一到週休二日,中國成為最佳去處,中國商品價廉物美,台灣的百貨還有人買嗎?台灣昂貴的飯店還有人觀光住宿嗎?中國的生鮮產品清晨起運,上午就可以在台灣各大城市鋪貨,挾其價低物美的優勢,台灣的農、漁業還有活路嗎?
講三通、推三通;誰得利,誰受害。政府部門如果不想清楚,就隨著少數商人起舞,台灣的失業率會更高。
政府開放台商登陸,台灣傳統產業面臨空洞化危機,失業率居高不下;徹底三通後,除了軍事安全、社會安全的疑慮外,原本內需型的產業恐怕也要受到衝擊,政府能夠不謹慎應對嗎?
商人大言不慚的說,「我可以當兩岸三通的調解人或談判者」,這些人完全不懂什麼叫做利益迴避,但是政府部門難道沒有絲毫的警惕嗎?
中國嚴格控管台胞觀光客、台商及赴中國採訪的台灣媒體,但是台灣政府能夠像中國政府那樣對待來訪的中國民眾嗎?
通航前,政府官員不妨多想想,是否全民已做好準備。貿然開放三通(其實只剩通航),台灣被邊陲化的日子已不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