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74
包容、寬恕吳孟德不經心的一句話

 

2002.04.22自由時報
☉盧俊義

 高雄市政府工務局局長吳孟德說了一句「外省人來太多」的話,引起許多政客極力的炒作,加深了「外省人」尤其是「眷村」同胞的怨恨,並且在「有心人」加油添醋煽動下,情勢似乎有燎原的趨勢。正如古語所說的:「一言可興邦,一言可亡國。」古往今來都一樣,一位官員脫口而出的話,可能引起極大的災禍,怎樣使用語言,且知道在什麼時候和場合說得妥當,這些已經不是歷練的問題而已,還需要一個人的智慧以及心中包容的愛。

 我絕對不相信吳孟德的這句話,有足夠引起台灣社會所謂「挑起省籍仇恨」或「族群對立」的要件,也不相信即使有再高階的官員說出類似的話,大家就真的會相信問題正如所說的那樣。除非事實真的是那樣,否則會說類似這樣的話,除了會被台灣人民看成是腦筋「秀逗」之外,再者頂多會為這樣的官員搖搖頭,進而當作茶餘飯後的話題而已。原因是今天的台灣社會已經談不上所謂「族群對立」的問題,因為通婚、同事、同學、同樓鄰居的情況已經到了無法分解的階段,況且「進口新娘」越來越多,應該清楚知道問題並不是在省籍、族群、國籍,真正的癥結是在「認同」的問題上。

 只要回頭去看過去五十年來的台灣社會史,台灣人民確實是顯現出最大的胸懷和包容量,特別是在五○年代以後「外來政權」在台灣所進行的「清鄉」白色恐怖時代以來,台灣人民對所謂「外省人」實在是極盡寬宏大量;台灣人民可以容納榮民,委屈農民;可以忍受國家各項考試以「省籍」作為錄取的保障名額,而「台灣省」永遠都是人口數最多,錄取人數最少、比率最低的省份,類似這樣的例子一籮筐,不勝枚舉,但台灣人民的認命和寬容的胸懷,一直是默默地接受。

 雖然絕大多數的台灣人民都不是耶穌的信徒,但卻都在心思意念上展現出聖經所說的:「如果你的仇敵餓了,就給他吃,渴了,就給他喝;你這樣做會使他羞慚交加。」(羅馬書十二:20)只可惜的是「外省人」至今尚且不知羞慚。這五十年來,即使像「二二八事件」這樣大的屠殺事件,五十年後的今天,也不過是要求恢復名譽和賠償而已,對主事者還加以「尊重」蓋紀念堂,甚至是「供奉」他的後代家族。如果這事是發生在巴勒斯坦、以色列,在蘇聯崩盤後的東歐,想想看,他們的人民是以怎樣態度對待如此殘酷虐待和鄙視他們的人?有人說這是因為台灣人民害怕、懦弱,其實,我並不這樣認為,而是台灣人民天性的善良和喜歡與人和諧相處的本性,這才是真正台灣人民最可貴之處!但有些政客可不是這樣想,他們心中所想的是私利,只要有利可圖,管他什麼人格、尊嚴、品德的問題,能夠炒作新聞就是累積資本;能夠讓媒體對焦在他們身上,就是贏得勝利,真正在挑起「族群對立」與「省籍仇恨」的就是這些人;他們腦袋中根本就沒有所謂是非價值觀念和生命尊嚴可言。我們看到有些中央民代還揚言要回高雄帶市民去大鬧一番,這種人就是最典型的只想圖謀私利之狹隘政客心胸。

 真正有「省籍對立」、「族群仇恨」的人,就是那些利用這次事件擴大燃燒範圍的人;這些人心中只有恨,沒有愛,更沒有感恩之心。他們的心中是充滿著過去因為掌權而享有、如今已因政權輪替而失去各種特權所帶來的怨恨,他們需要藉著這個機會好好宣洩一番心中的落寞,甚至要利用這個在他們看來像是「契機」,是否有「翻本」的機會。

 其實,真正對台灣有認同的人,不論他是來自哪一個地區、族群、國家,都清楚知道愚蠢的人才會吵族群問題、挑起省籍仇恨,因為他們的生命早已經和台灣這塊土地、人民的生命交織在一起,他們心中唯一所愛的就是台灣這塊美麗的島嶼和樸實的人民。當我們說愛台灣時,應該是多一點包容的心用來寬恕那些因為不經心而說出錯誤或不妥當的話者,而不是非要逼壓他們到牆角了還不肯罷休,那才是真正在挑起仇恨的舉動。如果我們都會在夜深人靜的時候想想,就會知道沒有寬恕的心,就不會有和諧的社會,也不會有安寧的居家生活。我們會喜歡這樣的社會嗎?我們會喜歡一天到晚吵鬧不停的居家環境嗎?

 聖經箴言有這樣的話:「一句話表達得合宜,就像金蘋果放在銀盤中。」(廿五:11)也許這句話可以給一些政府官員在回答那些目中無人的民意代表作功課吧。(作者盧俊義╱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