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121
重返世衛應提升到戰略規劃

 

2002.05.17 自由時報
☉呂宗學

 如果將重返世界衛生組織視為一場戰爭,這幾天在瑞士日內瓦的政府官員及民間代表就好比海軍陸戰隊的勇士,在前線與敵人進行貼身肉搏戰。今年第六度叩關雖然失敗,但是戰術的運用已經比過去幾年靈活許多。不過,要贏得一場戰役的勝利,絕不能只靠驍勇善戰的單兵,而是要有扎實雄厚的情報後勤系統支持才有可能成功。

 台灣自從退出聯合國後,國際健康專業人才之培訓開始嚴重斷層,導致這幾年在重返世衛的前線戰場上無彈無糧。國際健康的彈與糧是什麼?就是金錢與人才。近二十多年來與世界衛生組織相關的重要國際健康計畫(譬如GOBI,IMCI,EPI, PHC,CHEs,HNP,SAPs,DAP等),都迫切需要各國經費與人力的支援,可惜台灣完全缺席。

 為什麼台灣會缺席?因為早年在世界衛生組織擔任顧問的台灣菁英沒有在學校開課(或開課,學生沒興趣選),台灣各校公衛系過去二十年也沒有開設國際健康相關課程,公衛系學生出國留學自然不會選修國際健康相關課程,也沒有興趣與第三世界國家留學生交朋友(那些留學生現在都是在世衛大會會場內決定台灣前途的衛生部長)。很少台灣留學生會選擇國際健康為碩士、博士論文主題,當然更少留學生畢業後留在國際健康研究機構服務,或去重要國際健康非政府組織(譬如世界銀行、洛克斐勒基金會、無國界醫師等)工作,因此也沒有管道參與這些計畫。其實,每次世衛大會也是幾所著名國際健康研究所(倫敦熱帶醫學學院、約翰霍普金斯、哈佛與杜蘭大學)的校友會。

 一九九七年台大衛生政策與管理研究所邀請一位美國客座教授來台講授國際健康課程一年,筆者開始接觸這個在台灣非常陌生的公共衛生議題。之後幾年,筆者曾去美國、英國、印度、瑞典與韓國參加公共衛生國際會議,都會去聽國際健康相關演講與參加相關訓練課程,開闊了視野。筆者經常詢問與會國際健康學者為什麼不幫助台灣重返世界衛生組織?有不少學者反問:台灣那麼有錢,為什麼不幫助許多第三世界國家解決悲慘的健康問題?我回答:因為台灣不是世衛組織會員國,所以無法參與這些國際計畫。這些學者回答:這些大型跨國合作健康計畫都是透過非政府組織與歐美著名大學推動,不像世衛總部的官僚人員有政治壓力,台灣如果真有心或有能力參與這些合作計畫,早就可以參與了。難怪今年歐盟國家明確表示反對台灣入會,理由可能與這些學者對台灣的印象相似:覺得台灣只為了政治目的想進世界衛生組織,而不是真正想為國際健康貢獻專業。

 台灣若真想打贏重返世衛這場仗,同時要有能力完成入會後被賦予的任務,現在就應該有系統蒐集國際健康相關訊息與培訓國際健康專業人才,也就是要有扎實雄厚的情報後勤系統支持。具體建議如下:

 短程戰略規劃:成立國際健康相關智庫,有系統收集國際健康相關資訊,有系統翻譯重要國際健康相關文獻。譬如歷年世界衛生組織年報與專輯、一九九三年世界銀行年報(針對健康投資的理念詮釋,目前仍是非常具有影響力)、全球疾病負擔研究報告、重要國際健康計畫報告書等。也要瞭解各國的健康狀況,以免台灣政府官員與民間代表在世衛大會拉票時,搞不清楚狀況。

 邀請知名國際健康學者或相關非政府組織資深顧問來台短期講學或舉辦一週至兩週工作坊,讓台灣學生、學者、健康相關非政府組織工作者與政府衛生官員有國際健康的基本常識。

 中程戰略規劃:有計畫重點經費資助相關國際健康計畫,資助條件之一是台灣要有相關人員(學者或政府專業幕僚)可以參與該計畫學習經驗。國科會與衛生署研究計畫與進修補助也應鼓勵國際衛生相關主題,教育部也應該鼓勵公共衛生系所開設國際健康相關課程(目前僅台大與北醫公衛系,成大公衛所有開設國際健康課程)。

 長程戰略規劃:公費留考應該增設國際健康主題,指定前往幾所國際健康著名學府留學,義務是畢業後必須去國際健康相關機構服務。有朝一日,在許多健康低度開發的地區可看見許多優秀的台灣專家,熱心有效解決這些地區的健康問題,其成果受到當地政府與國際健康相關機構的肯定,台灣成為世界衛生組織會員國也是指日可待。(作者呂宗學╱中山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學系副教授兼系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