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204
經濟靠別人 無法立足

 

2002.07.01自由時報《香港主權移轉五週年系列報導八》

 〔記者陳中興╱台北報導〕對於香港近年來的經濟衰退,前經建會主委、台灣智庫董事長陳博志表示,想要做某個國家的「門戶」,這種想法基本上很危險,因為「中國的門戶向來就是上海」。曾有國際知名經濟學大師對台灣提建言:亞太營運中心要成功,台灣只有二個選擇,一是學新加坡,服務全世界;二是學香港,做中國大陸的門戶。

 陳博志批評這種想法「非常危險」。

 陳博志表示,香港之所以成為中國大陸的門戶,除了地理位置優越之外,最重要是因為共產黨執政後採取鎖國政策,香港才在二次大戰後超越上海。除此之外,歷史上任何時刻上海都優於香港,上海才是中國真正的「門戶」。

 香港過去能取得中國門戶地位,也因為是中國大陸落後,事實上,香港旅館服務態度不見得好、碼頭機場收費昂貴、銀行匯兌手續費高,並不是真正有競爭力;現在,中國大陸到處建機場、建港口,深圳也不例外,香港優勢不再。陳博志說,任何經濟體要在競爭環境中立足,光靠別人的落後是非常危險而且荒謬的。要贏得競爭,得靠「本事」。

 陳博志表示,台灣要想做中國大陸的營運總部,更是不切實際的想法。如果一個企業的業務重心在大陸,為什麼營運總部要設在台灣?設在台灣會比香港、上海、北京更方便嗎?對於三通問題,陳博志最擔心的是消費問題。只要每年有一百萬人(相當於就業人口的十分之一)到中國大陸消費七天,消費額以在台灣日常消費的三倍計算,則台灣的國內消費將減少一百六十分之一,在所得乘數效果作用下,恐將使台灣的國內生產毛額(GDP)降低一個百分點。

 陳博志表示,即使全面開放大陸人士來台,大陸人士在台消費能力多強,都不可能比台灣人到大陸消費來得多;而台灣人到大陸消費的附加價值都是在大陸,例如手工藝品,但大陸人士來台買的可能是進口貨,附加價值不見得都在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