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307
吳淑珍 突破不可能任務

 

2002.09.09自由時報《星期人物》
記者鄒景雯╱特稿

 總統夫人吳淑珍女士十九日已經排定美國之行,並且將「為」陳水扁總統暫時「不可為」的訪問華府,這趟長達十天、飛越太平洋、從西岸到東岸的旅行,沒有夫婿家人陪同,必須隻身應付各種陣仗場面,吳淑珍把它當成「任務」般重視,自許為第一夫人的責任與義務,認為「再累也得要去」。

 因為,這次赴美,是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下月訪美前,台灣一次與美方加強連結的機會,總統夫人所可傳達的台灣當局訊息,沒有人會懷疑其真實性,夫人可以展現的友誼,卻可能比官方更具廣闊空間,因此是勢在必行。

 上個月,總統府副秘書長吳釗燮到官邸向吳淑珍正式簡報這次出訪美國三大城市的相關規劃,吳淑珍聽完報告,心頭掠過女兒陳幸妤大腹便便的形影,她沒有對吳釗燮多說什麼,理所當然的接下了政府派給她的任務。

 「過去中秋節一向在家裡過節,幸妤又快要生了,預產期就在十月」,夫人私下說出了她的惦記。

 觀念進步但是習慣傳統的吳淑珍,往年對於農曆重要節日都相當重視,是家人團聚的日子,中秋是團圓夜,女兒、兒子一定回家吃晚飯,今年的中秋注定要遠在美國與老公孩子「千里共嬋娟」,自然必須先作好心理調適。

 這還是其次,最不巧的是,女兒生產的日子已近,當過小媽媽的吳淑珍知道,所有女人的第一胎都是緊張超過喜悅的,這時回家找老媽媽是最重要的心情慰藉,沒有辦法隨時陪著幸妤,吳淑珍不免犯嘀咕。

 「現在心裡想的都是照顧女兒,準備幫忙帶孫子,沒事怎麼會跑去美國!」道出了這趟美國行可不是婆婆媽媽的旅遊瞎拼團,而是須割捨私人牽掛的外交拓展,總統宣示站起來、走自己的路,做為妻子只有捨我其誰。

 昨日是星期天,總統一整天在三芝召開反恐民主戰略會議,吳淑珍雖然正在準備出國事宜,仍然特地抽空陪女兒在台北購物廣場逛街,添置一些未來金孫的衣裝行頭,即將當年輕阿媽的總統夫人毫不掩飾她對後輩的深愛期待。

 這次訪美,夫人樸實簡從,自己只帶兩名護士隨行,這兩位護士在出國期間要輪流協助她推輪椅,減省不得,其他人員都聽由總統府調度,沒有任何意見,一切以達成國家交付的工作為要緊。副總統呂秀蓮在訪問印尼時公開說她是陳總統的分身,代替總統到印尼來;這次夫人訪問美國,應該可以形容為「如朕親臨」,並不誇張。

 以吳淑珍與陳總統零距離的關係,總統心裡想什麼,沒人比吳淑珍更權威,甚至許多時候,總統可能還要多「讓」著夫人一點,接受吳淑珍的枕邊面命,因此對於不少台派的僑胞來說,看到阿珍與看到阿扁是一樣的,反而比較容易親近。

 總統不能去華府由吳淑珍去,已經不是頭一遭,去年十一月,夫人同樣代夫出征、遠赴法國,幫總統抱回了自由獎。返抵國門當天,竟使男兒有淚不輕彈的陳總統當眾哽咽,想起十六年前的十一月十八日,太太幫他謝票卻被撞身殘,因此有感而發說:「一對兒女支持妻子活到現在,也因為妻子活著,阿扁才能走到今天」,一語說盡陳總統之於夫人的種種情懷。

 不過要是從吳淑珍口中談陳總統,明顯對照出的是另一種姿態,可以看出「陳家是誰在作主」。夫人說:「與阿扁在一起,就像喝白開水,喝起來沒味道,如果少了他,又活不下去」。

 談起二十多年的婚姻,她又說「我好像是嫁給機器人」,聽聞者若不噴飯,恐怕很少。這就是吳淑珍的可愛。 直爽的總統夫人也有女人的「小心眼」。她曾一派輕鬆卻字字如針的說:「陳總統不可以學柯林頓,最好乖乖當我的阿扁,否則到時候我也要出來參選,這會讓大家很為難。」 聰明的阿珍,也懂得哀兵致勝,她幽幽的向阿扁喊話:「以前兩人出國在飛機上都是坐在一起;現在當總統,就算一起出訪,也是隔著走道、一人一邊,官作愈大,距離愈遠」。這則是吳淑珍的智慧。

 這次赴美訪問,夫人要發表公開演說、會見美國政要、宣慰僑胞,尤其要讓更多美國人認識台灣、喜歡台灣,任務非常重大,陳總統與夫人一致認為,兩千三百萬人數十年來共同努力創造出來的民主自由,就是此行最佳的利器,這也是台灣與美國盟邦最直接有效的對話方式,對岸力量再龐大,既聽不懂,也不願面對,不是台灣的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