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317
台東需要垃圾焚化爐嗎?

 

2002.09.14自由時報
☉余文儀

 人類創造了文明,隨著文明發達,社會進步,製造了越來越多垃圾廢棄物,反過來危害環境生態及人類生活,人們未思減少產生垃圾,並分類、資源回收來解決問題,從一九七五年後卻又發明以高溫焚化垃圾的方法,設法消滅日益增多的各式各樣垃圾,以為「燒了了事」。未料燃燒(煉丹)過程中產生出世紀毒物Dioxin(戴奧辛)及其家族衍生物(包括夫喃、多氯聯苯等)。一九七七年Van Miller,一九七八年Richard Kociba兩位科學家即在實驗室證明,世紀毒物戴奧辛只要兆分之五克至兆分之二一○克(五ppt至二一○ppt)即可使白老鼠長癌,這是創造文明的人類所始料未及的。戴奧辛類是至目前為止實驗室所證實最強烈的致癌物質,除此之外,它也抑制免疫系統,影響賀爾蒙分泌,降低葡萄糖忍受性(易生糖尿病),也能刺激引起皮膚病變(如氯痤瘡),改變肝功能,造成黃膽,甚至肝功能衰竭、硬化,在醫學上已是不爭之事實。

 事實上,世界各先進國家從近二十年前就紛紛在走回頭路,重心放在垃圾減量,嚴格垃圾分類,並建立維護環境生態觀念,教育民眾從根本逐漸解決或減輕垃圾廢棄物對生態環境的破壞。實在沒辦法的情況下而採焚化,也採取非常高標準的高溫溶融處理(攝氏一三五○至一八○○度,Melting)然後將底灰:(一)冷卻結晶化成固體,然後掩埋或做路基材料;(二)將底灰固化處理,以樹脂或水泥將之固化,然後掩埋。

 目前外國焚化爐以日本最多,超過一千八百座,光是東京都就有二十座,採底灰結晶掩埋處理,卻發生許多嚴重土壤及地下水源污染問題;美國一百四十八座、加拿大十七座、英國二十一座、德國五十九座,歐洲早已採用垃圾堆肥處理,有近二百座堆肥處理廠,都不再增蓋焚化爐;紐西蘭、澳洲則完全不蓋焚化爐,紐西蘭近二十座城市聯合推動「零垃圾運動」,預定二○一五年達成零垃圾;澳洲首都坎培拉甚至立法推動零垃圾政策,期能在二○一○年達成目標。美國、紐西蘭也已組成零垃圾高峰會,正推展全球零垃圾高峰聯盟。美國加州一九八○年後本來預定蓋二十五座焚化爐,至今只蓋兩座,而改採嚴格垃圾分類減量,配合大型而嚴謹的垃圾掩埋處理,又可沼氣發電,筆者均曾親自參訪過,印象深刻。

 台灣目前已有大型焚化爐十九座,各式小型焚化爐超過一百六十座,這麼多的「金爐」每天不斷「煉丹」,平均焚化率(使用率)卻不到六十%,對底灰的後續處理未上軌道,只用傳統掩埋,跟垃圾掩埋堆沒有兩樣,只不過體積減至約三分之一而已。

 爐本身的溫度大部分未達攝氏一四○○度,對飛灰(攝氏四五○度以上即產生,到處飛的)的限制設備顯然不足,換言之,未燒到攝氏八五○度分解戴奧辛之前,戴奧辛已經產生而且到處飛揚,無法控制,也不易偵測。北投焚化爐抽檢底灰,曾超出安全標準三十倍,最近美濃鎮焚化爐底灰甚至超過安全標準三百倍,美國好幾座焚化爐周圍民眾,血中戴奧辛濃度超過可接受值一百至一千倍,後果如何,怎能不慎!

 台東縣山明水秀,環境幽美,生態景觀豐富美麗。垃圾量也在台東市賴坤成市長及各鄉鎮共同努力,採垃圾不落地、資源回收、廚餘收集處理等措施之下,全縣垃圾量已經減到每天不到一八○公噸,而且還會再減,另外因幅員遼闊,外圍鄉鎮也無法每天將垃圾往台東市運送,實際可送進焚化爐的垃圾不到一五○公噸。陳前縣長任內,一方面也是中央政策所趨,卻沒有讓市(縣)民充分了解焚化爐之需要性,及後續戴奧辛毒害的嚴重性,大部分市民在懵懵懂懂情況下被強迫接受!縣府早已跟廠商簽約,如今居民反對,而施工也漏洞百出,因而停工。廠商威脅如停工須賠八億元,問題是蓋下去將來每日三百公噸容量費用照收,每公噸二八○○元,二十年下來地方也將賠上六十億元以上,還不包括政府投下的十幾億元建爐經費,環保署說差額將儘量補貼,可是補貼及地方政府賠上的不也是人民納稅的血汗錢?而產生的灰,還是交由地方掩埋,這跟目前新建好的垃圾掩埋有什麼兩樣?

 不蓋,輸,蓋了更輸!地方政治人物個個踢皮球,表裡不一,政見承諾當兒戲,還振振有辭,反責地方熱心關心人士,歪理一堆,企圖名利雙收。環保署陳處長更出言威脅地方說:不蓋,以後一毛錢也不補助。不知道把老百姓的健康福祉、環境生態、農業的永續發展擺在第幾位?筆者及東社曾盡力諍言,然地方、中央政府不動如山,完全一副專制霸道的模樣,令人扼腕,更令人憂心忡忡!不得不大聲建言:「垃圾焚化政策已過時,應該全面檢討了!」

 環保署及各級政府有非常大的空間努力去推動垃圾減量、垃圾分類、資源回收,以維護生態,共同疼惜這塊污染已嚴重的土地,卻獨熱中於不斷增建焚化爐,還給廠商保證穩賺不賠,給予低利貸款融資,置民生民意於不顧,這不正是官商勾結的環保版嗎? (作者余文儀╱醫師,東社副社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