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319
在野黨立院訪美團 槍口向內

 

2002.09.15自由時報
☉ 蔡同榮

 今年四月九日,美國眾議院成立「台灣連線」,有一百一十五位眾議員參加,積極推動台美邦交。為表示歡迎這個組織的成立,我以「台美國會議員聯誼會」會長的身分,組織一個十四人的跨黨派立法院訪問團,包括前立法院院長劉松藩及前副院長饒穎奇,去參加他們的成立大會,並跟他們共同簽署「台美加強聯繫與合作聲明」。訪問中,我曾經向美方提及中國繼續擴充武力,並且在海峽對岸部署三、四百枚飛彈,對亞太地區,尤其是台灣的安全構成重大的威脅,國際社會應表示關切。因此,「台美國會議員聯誼會」與「台灣連線」決定共同邀請世界各國的議員於明年初來台參加「國際國會議員亞太地區安全會議」。

 為要簽署共同邀請書,以及邀請更多的美國議員來台參加安全會議,遂計畫在七月中旬,組織一個跨黨派的立法院訪問團訪問美國國會,報名參加的立委超過五十位。可是,五月中旬,章孝嚴立委告知我,國民黨與親民黨決定要退出我們這一團而另行組團訪美。

 我國駐美代表程建人認為朝野分別組團訪美將會帶給他們很大的困擾,於是敦請王金平院長出面協調。六月九日,參加協調會的有王金平、江丙坤、章孝嚴、程建人及本人等五人。我在會中表示:一、四月中旬訪問美國時,有些成員發表的言論不利在野黨,我保證這種事以後不會再發生;二、因為過去立場不同的關係,在美的FAPA組織曾經攻擊國民黨的戒嚴統治、不民主、不自由、侵害人權的措施,造成國民黨對FAPA的敵視。我表示將協調FAPA在這次訪問期間所辦的活動能退居幕後幫忙,而不要出名;三、我可以不當訪美團團長,只要兩團能夠合為一團,不論誰當團長我都支持。若不能合成一團,我建議:最少在華府訪問這一段期間也要能合成一團,可敦請王金平擔任團長,王金平當場答應。

 參加協商的人都認為我這些建議非常合理,程建人曾向駐美副代表蔡明憲,稱讚我的誠懇。可惜,經過國親兩黨內部討論的結果,還是堅持要另行組團,並且預訂在同一時間訪問美國國會。

 駐美代表處說,安排我們這一團在七月二十三日上午與「台灣連線」見面,又要安排那一團在當天下午拜會「台灣連線」,實在很勉強。「台灣連線」的負責人也告訴我,他們的成員不可能一天內見我們兩團,頂多只選擇接見一團:親民進黨的議員見我們這一團,親國親兩黨的見他們那一團。如此,把原先團結為台灣的「台灣連線」國會議員,也分裂成為親朝與親野的兩個派系;我們在台灣的朝野分裂,也連帶造成「台灣連線」的分裂。

 幸虧,今年七月十五日至十七日,立法院召開臨時會,由國民黨立委章孝嚴帶隊的訪美團,延至八月下旬啟程。

 他們那一團與我們這一團,除了訪問團員人數(他們有二十位,我們的參訪團成員有三十二位)及在國會的主要活動美國議員參加人數(他們的酒會有十一位議員參加,我們的午餐會有三十六位)有所不同外,談話的內容也不同,他們主張:第一、認為「台灣連線」的名稱不妥,應改為「中華民國連線」,殊不知,指出人家命名不妥是不禮貌的行為,況且,美國也不承認「中華民國」。

 第二、批評陳水扁總統的「一邊一國、公投立法」主張。一個立法委員跑到國外批評自己總統的政策,實在不當,何況,根據民調,有將近三分之二的民眾支持該政策。

 第三、反對台灣採購四艘紀德號驅逐艦。政府已把採購紀德艦的二百七十億台幣列入明年預算,是否採購可以在今秋審查預算時詳加討論,大可不必在國外朝野先為此事開打。

 第四、反對陳水扁總統訪美,認為會引起中國的反彈,影響台海的安定。其實陳總統的訪美不但會提高台灣的國際地位,並且也會成為國際媒體的焦點,利用機會表達台灣人的心聲。

 很不幸,在野黨這些言論會混亂(confuse)美國議員及國際社會,徒增我們對美外交工作的困難。如何使他們不要「槍口對內」,實是一件挑戰性的工作。 (作者蔡同榮╱立法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