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320
護黨產 國民黨打出「孫中山牌」

 

2002.09.16自由時報
☉許文彬

 行政院院會日前審議通過「政黨不當取得財產處理條例」草案,即將送請立法院完成立法程序。這是長期以來,廣大台灣人民期盼的社會公道,如今在「政黨輪替」兩年多之後,總算露出了穿過幽暗歷史隧道的一縷曙光。

 過去於戒嚴威權統治歲月裡,國民黨蔣家當政時代,在「黨政不分」的畸形體制之下,貪婪地攘奪過不計其數的國家所屬財產,百姓群眾敢怒而不敢言。而那幫既得利益的特權集團,則利用此不義黨產滋養一批騎在人民頭上的政客,再行其巧取豪奪的五鬼搬運伎倆,然後把這國庫的天文數字黑洞爛攤子丟給當今的執政團隊。所以,如果不循法律途徑來替人民追討被奪的公產,則天道何在?

 「老舊國民黨復辟派」對於歸還不義黨產的社會普遍訴求,當然是怕得要死的。從而他們頓陷兩難之境:一則若相應不理,搞到最後「敬酒不吃、吃罰酒」,將自蹈「過街老鼠,人人喊打」的窘況。一則若主動還產於民,將不免失血過多,黨的體質衰竭,依附者紛紛求去,又無冠冕堂皇的理念號召吸引,不久恐成泡沫。試觀近日高雄市長選局,以「連」、「關」為代表的國民黨高層,惡搞所謂「泛藍協商機制」,自行閹割「黨內提名推薦機制」,弄得內部分崩離析;如今又加上黨產問題糾纏,真是「放尿也痛、放屎也痛」,氣數已盡之象現矣!

 於是,在黨產處理問題上面,「老舊國民黨復辟派」打出兩張牌,想作困獸之鬥。一張是「孫中山牌」,另一張則是「反李登輝牌」。

 什麼是「孫中山牌」呢?以連戰為首的「老舊國民黨復辟派」,確立了所謂「中央黨部大樓的處理原則」,說是在不搬離的原則下,要卸下「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的招牌,並於現址成立所謂「孫中山紀念圖書館」,唯仍保留少部分樓層作為黨務辦公用途。人們皆知,目前位於台北市中山南路「景福門」旁的這棟國民黨中央黨部大樓,是於民國七十九年向國有財產局,依土地公告現值加二成計算的賤價所買來的國有土地,其基地連同建物才花了新台幣三億七千多萬元而已,等於是「半買半送」。國民黨的立院黨團於九月十日,在「蔣總裁」的大幅肖像前面召開臨時大會,宣稱將把昔日以「接受贈與」、「轉帳撥用」等方式所取得的一百三十九筆房屋、土地,歸還給原單位。似乎他們想請出「總理」、「總裁」的神主牌來壯膽,以免心虛。然而,若回顧國民黨的一段史料,就會讓人為此感到荒唐而可笑:公元一九五六年孫中山先生誕辰九十週年紀念日,孫總理的遺孀宋慶齡女士寫了一篇「回憶孫中山」的文章公開發表,文中譴責「孫中山先生逝世三十一年來,蔣介石集團進行了叛賣祖國、危害人民的勾當」。如此看來,在黨產問題上,「孫總理」與「蔣總裁」的神主牌一旦介入,歷史的不盡紛擾豈非又要糾纏難解了嗎?在廣大台灣人民的歷史記憶裡,豈非更加地憎惡國民黨的劣跡往事了嗎?

 至於什麼是「反李登輝牌」呢?國民黨的立院黨團九月十日開會時,當著「蔣總裁」肖像面前,有人說要「另闢戰場」,採取「切割戰略」,為現任主席連戰撇清,說什麼「黨產中的『中廣售地案』、『中華開發公司股權移轉案』都發生在前任主席李登輝任內」云云,妄圖藉以轉移部分黨營事業爭議包袱,將不義黨產問題的焦點模糊化。殊不知,根據監察院的調查,國民黨涉及不當黨產的取得,例如侵占日據時代所留國家資產轉化為自己的黨產,是在蔣家時代就有,而非李登輝任內所為。日前,阿扁總統也透露,與國民黨有特殊關係的「婦聯會」,占用總統府後面一處價值連城的國有土地,其與舊政府簽訂的無償使用合約竟長達一百年;這樣的不公不義,都應該還給歷史公道。

 其實像這種事,只有兩蔣時代才會發生,如今,「老舊國民黨復辟派」不敢面對「蔣總裁」、「蔣主席」的不公不義、國庫通黨庫行徑,只會「柿子揀軟的吃」,要用那隻黨產被追討的痛腳,倒踩「李主席」一把,看在台灣人民雪亮的眼裡,只有自己暴露其既不公不義、又無情無義的醜陋面目罷了!

 阿扁總統於九月十三日在「谷關會議」指出:「處理政黨不當取得財產,並不是清算,而是還給歷史公道,還給人民公道!」旨哉斯言!吾人堅信,在全民的正義監督之下,「老舊國民黨復辟派」不管打出什麼牌,都無法逃避其不義黨產終將歸還人民的結局!(作者許文彬╱總統府國策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