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555
上海磁浮列車的背後意義

 

2003.01.12自由時報
◎洪茂雄

 以電磁力為動力鋪設於上海龍陽車站至浦東機場的「磁浮列車」,歷經一年八個月的建造,終於在去(二○○二)年十二月三十日,由德、中兩國總理施若德和朱鎔基連袂剪綵,完成試車通行。這條僅三十公里長、耗資百億人民幣試車成功的磁浮列車,頗引起國際媒體的關注。台灣統派人士乍看之下,似乎與有榮焉,連民進黨籍立委也不甘寂寞,借題發揮,質問我們的交通部長林陵三,台灣的高速鐵路,以及台北桃園中正國際機場的捷運系統,何以從招標到施工那麼沒效率,遠不如中國?林部長敢不慌不忙回應說,若是他當中國交通部長,一年也可以完成。且看看德國某些媒體的評論,林部長的這一番話,是有其依據的。

 的確,中國建造磁浮高速列車時,有某些表面現象予人刮目相看,諸如,其一、配合上海浦東新都會的現代化建設,刻意建造世界第一流的快速列車,藉以炫耀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成就」;其二、中國共黨政權野心勃勃,自以為引進德國鐵路尖端技術,一來可以提升中國鐵路運輸的形象和水準;二來經由磁浮列車的實際營運吸取更多的經驗,逐步改進中國境內為數可觀的主要幹線;其三、這條有「地面飛行器」之稱的磁浮列車,僅僅花不到兩年功夫即可試車通行,表現中國進行重大工程的鐵腕作風,排除萬難的決心與效率。

 從上述觀點看來,不免覺得「名正言順」,無可厚非。不過,仔細查閱德文主要媒體的評論,則普遍有如下中肯的看法:第一、像德國這樣經濟雄厚的先進工業國家,都捨不得建造這麼昂貴的鐵路,言下之意,中國豈不是打腫臉充胖子;第二、在民主國家的正常情況下,從路線土地取得和設計,都必須經過民意公論和評估,並不是政府決定了就算。但是共黨政權則是由上而下,一聲令下貫徹到底,才不理會上百萬人民的權益,上海磁浮列車的建造過程,在西方社會是行不通的;其三、朱鎔基是建造磁浮列車最堅定和熱中的推動者,不過,從經濟效益和中國整體建設的優先順序而論,顯然朱鎔基「好大喜功」,想在他總理任內幹一樁足以名留青史的「大事」。試問,僅為八分鐘車程,浪費掉百億人民幣公帑,值得嗎?中國還有眾多「希望工程」亟待消除為數眾多的文盲、邊疆地區的開發、河川乾枯和沙漠化嚴峻,以及環境污染等等嚴重問題,何以視而不見,而獨厚上海的「現代化」建設?。

 很奇怪的是,在台灣某些親共的統派人士,一看到中國建造高水準的磁浮列車,「神州四號」繼美、俄之後又把無人太空船傳送上天空,中國的運動員揚眉吐氣,洗掉「東亞病夫」的惡名,成為世界體育大國等等,自以為中國強了而沾沾自喜。其實,這些人不妨冷靜思考一下,前蘇聯這個「超級大國」,有相當傲視全球的太空科技和國防工業,莫斯科、聖彼得堡都有四通八達的捷運系統,以及和前東德一樣在國際運動競技場合屢屢打破世界紀錄,締造佳績;可是,這些虛有其名,卻和基本人權、民主法治及生活品質距離那麼遙遠,最後終遭人民唾棄,共黨極權被拋入歷史的灰燼之中。

 準此,國人應以平常心來看待上海磁浮列車,勿陷入不切實際的「大中華民族主義」的迷思。畢竟民主法治人權不是磁浮列車可以取代的。瑞士、瑞典、芬蘭、荷蘭等國家沒有磁浮列車,一樣可以成為受世人仰慕的第一流國家。(作者洪茂雄╱政大國關中心第一所研究員、台灣心會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