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613
政經分離安樂死

 

2003.01.22自由時報
◎陳茂雄

 台灣為台商開闢海峽兩岸包機直航之後,最近又掀起一股西進的風潮,舊國民黨勢力有一大群人主張政經分離,他們的論調是政治歸政治,經濟歸經濟,在經濟方面爭得中國市場,搶救台灣經濟,解決台灣失業率,暫時將政治放在一邊。這一群人不知是無知,或是居心叵測,利用政經分離之說亡台灣。與中國經濟交流要如何振興台灣經濟?要如何解決失業率?再說對岸政權從未放棄併吞台灣的野心,要如何政經分離?別忘了他們正以經濟包裝政治,利用經濟亡台。

 不少台灣人今日的確過著痛苦的生活,但它並非都是經濟問題,真正使台灣人覺得難過的是台灣人提升享受水準,但降低工作意願。三十年前農村裡有不少人靠撿稻穗、番薯就可養家活口,今日的農村對於掉在地上的番薯未必有興趣撿;以前好幾天的工資才換取一斗米,現在一天的工資可換取好幾斗米,但以前的人快樂的工作,現在反而有不少人寧可失業,也不願意做粗工。所以台灣人目前覺得痛苦除了生活的花費過度提升造成入不敷出的現象外,工作意願太低造成社會生產力下降算是相當重要的因素。以前一天賺不到一斗米的粗工大家搶著做,今日的年輕人願意做粗工的人太少,國策顧問周平德在市議員選舉期間,曾公開徵求二十到三十五歲之間的粗工,月薪二萬五到三萬之間,竟然沒有人應徵。今日以外勞以及中國偷渡犯人數拿來與台灣失業人口比較,就很清楚的顯現出只要台灣人的工作意願高,台灣的失業率將相當低。

 由於國民黨政府長期過度保護台灣的大企業,使台灣的企業家依賴政府的保護來賺錢,不願意在研發方面下功夫,造成今日產業科技難與美、日競爭,更嚴重的是台灣的天然資源匱乏,本來就不是富有的國家,所以依客觀條件,今日台灣的經濟狀況屬正常,反而以前的經濟奇蹟以及房地產的狂飆是不正常。以前的經濟奇蹟是因為台灣的產業大部分是中小企業在推動,中小企業的特色是規模小,回收成本快,產業可以快速的變動,容易搶得市場的先機,所以創造出台灣經濟奇蹟,也提升台灣人生活的需求。今日中小企業的優勢已失,但生活需求大量提升的台灣人已不能恢復依客觀條件台灣人所該享受的生活模式。

 台灣真正的經濟問題是中國的壓迫以及國內的政治鬥爭。台商為了自己的利益將產業搬到中國,而且資金只有輸出,幾乎沒有回流,並在台灣的銀行留下一大批呆帳或提高不少銀行的逾放比,台商在中國不只提供資金,還訓練中國的產業技術以及管理方法,提升對岸的競爭力,打垮留在台灣的產業,造成台灣的失業率大為提升,主張西進救台灣經濟的人真的是昧著良心說話,西進只會消滅台灣經濟,如何救台灣經濟?。

 目前宋楚瑜失去公家資源,不能滿足部分台灣人追求利益的心態;他現在不是大官,也不能滿足部分台灣人追求特權的心理,所以宋楚瑜競選總統的空間已大為減縮。以前國民黨的特色是淡化意識形態,以利益共同體的模式形成一股政治勢力,但由於連戰的圍剿李前總統,促使台灣政壇意識形態嚴重對立,壓縮了國民黨的空間,不利於國民黨的總統選戰。況且連戰的群眾魅力不足,幾乎沒有機會搶佔總統寶座,馬英九是後起之秀,市長選戰中雖然捲起一股不小的聲勢,但侷限於台北地區,他在中南部的實力還太小。所以二○○四年的總統大選陳總統有很大的連任空間,他唯一的致命傷是經濟,只要景氣可以回升,大概篤定連任總統,泛藍也很清楚箇中道理,要擊垮陳水扁就在於經濟,所以泛綠要維持政權,就要使經濟復甦,而經濟垮掉就再度輪政,所以政壇上變成泛綠在救經濟,而泛藍正相反,例如在就業二法方面,泛藍是不敢反對,因為只要泛藍不支持降低失業率的任何方案,就會失去民眾的支持,所以泛藍不得不支持就業二法,但指定用追加預算的方式來執行,不得動用特別預算,前者受到公債額度的限制,後者則否。從表面上看來泛藍等於支持就業二法,但讓執政黨找不到財源執行,到時就要承擔沒有執行的責任,這是一場政治鬥爭,但整垮的是台灣經濟。

 台灣在產業科技以及天然資源方面本來就先天不足,加上中國搶佔市場、政壇上的惡鬥等後天失調,當然使台灣經濟每況愈下。在商人無祖國的心態下,台商一直要往中國找出路,加上外來勢力一直鼓吹政經分離,使資金移往中國以及加強對中國貿易的主張已變成一股強大勢力。西進不只幫中國提升產業外銷的競爭力,而且使台灣在貿易方面過度依賴中國,形成寄生經濟,到時中國很容易以經濟併吞台灣。文化、生活習慣、民主制度、國民所得等,台灣與中國有相當大的差異,絕大多數台灣人不願意被中國統治,但大家只注意中國的武力侵略,反而疏忽了中國可以利用經濟併吞台灣。武力攻台會引起世界列強的注意,更妨害美國的利益,所以可能性相當低;若中國以政經分離模式來從事經濟侵略反而變成一個願打,一個願挨的局面,台灣被併吞他國不會也不能干涉,所以政經分離,大膽西進算是台灣必死的毒劑。 (作者陳茂雄╱中山大學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