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02.07 自由時報
◎黃曜隆
越南淪亡後,台灣民主自由風起雲湧,國民黨政府四處滅火之際,台灣出現一本「南海血書」,把南越潰敗的原因,說成是「盟友美國」和「民主鬥士」搗蛋所致,告誡讀者,台灣如果要避免南越的下場,必須加倍提防,並拒絕國內「民主鬥士」,否則,大家遲早有一天會如同南越人成為海上難民。
南海血書,轟動一時,甚至演變成全民研讀,在學校、在大眾傳播媒介、在社會每一個角落,擴散了五個多月之久。直到林濁水的「剖析南海血書」發表,並拆穿了製造恐共氣氛的政治神話,才漸漸冷卻。
「南海血書」事過境遷二十五年。中國電影「英雄」神話,在台灣出現,有異曲同工之妙。中國歷史稱為暴君的秦始皇,經中國電影的刻意「揚秦」,成為大統江山、修建長城、護國護民的大英雄,而原本冒死,來自六國的刺客要擊殺秦王時,每到最後關鍵,皆感受秦始皇即使是暴君,但能一統天下、結束戰亂、為民謀福利,是真正英雄,遂自動放棄刺殺暴君的計畫,死於萬箭穿心。
萬里長城今猶在,猶見當年秦始皇。台灣、中國兩個互不相隸屬的主權獨立國家,業已存在世界上半世紀之久。時下崇尚自由戀愛,中國將四百顆飛彈對準台灣,怒目相向,怎麼結婚?
「有生殺之能而不傷人,表面要作事,但他並不作,推動別人而自己定如磐石,無動於誘惑而那般地冷酷。」惟有如此才算是英雄。民主政治是以選票取代砍人頭的群眾文明制度,貴在多數決,少數服從多數,多數尊重少數,而不再是群眾暴力、獨裁領導的叢林社會角力鬥爭。民選總統勝出,群眾文明萬歲。民主自由和平社會,英雄不世出。
(作者黃曜隆╱台灣眼鏡鐘錶雜誌社主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