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22
中華民國護照 德海關人員:垃圾

 

2003.02.11 自由時報


又發生我國民眾持有「中華民國」(Republic of China)護照在歐洲遭受海關人員刁難事件,增添出國旅遊及遊學入過境的困境,外交部官員指出,類似事件時有所聞,杜絕這類問題的最好方法,還是必須在護照封面直接加註「台灣」字樣。(本報資料照片/記者黃瑞柏攝)

 〔記者洪定宏、侯承旭╱高雄─英國-德國越洋連線報導〕負責籌備高市勞動博物館的留英學生邱花妹與夫婿,去年十一月中旬到德國漢堡考察勞動博物館後,取道杜塞爾多夫欲返回英國時,竟遭德國海關人員刁難,並質疑該護照造假,聲稱中華民國護照上面的國名怎麼是「China」?。

 另邱姓夫婦友人、留德學生吳昱賢也指出,三年前耶誕節前夕也有二名留學生鄭斐文、陳政亮在入境德國杜塞爾多夫機場時也被質疑持假護照,這兩人處境更慘,海關人員竟說中華民國護照是:「This is garbage!(這根本就是垃圾)」二起事件都讓當事人十分氣憤,卻又無奈。

 高雄市政府計畫興建勞動博物館,由勞工局機要秘書丁勇言委託留學英國的勞運界友人邱花妹及其邱姓夫婿,負責參訪英國及德國著名的勞動博物館,以取得相關資料提供給勞工局參考。

 去年十一月中旬,邱姓夫婦先後拜訪英國曼徹斯特人民歷史博物館、英國愛丁堡人民故事博物館、德國勞動博物館及英國利物浦生活博物館,然而卻在德國期間發生被質疑「假護照」的事件。

 邱花妹表示,他們前往德國漢堡參訪勞動博物館後,再前往哥廷根與友人吳昱賢會晤,再從杜塞爾多夫搭機欲返回英國,不料,卻在出境時遭到海關刁難,邱姓夫婦返回英國後,與吳姓留學生聯繫,抱怨當時過程。

 邱花妹指出,德國海關人員一看到印有「Republic of China」字樣的中華民國護照,就質疑說是假護照,因為完全與中國護照不同,雖一再解釋,強調是台灣護照,而非中國護照。

 但海關人員又質疑,台灣護照上面的國名怎麼是「China」?然後不講話,拿出機器放大鏡檢查卻看不出什麼問題,於是再找另一名海關人員來看,用同樣的機器再檢查一遍。

 檢查過程中,海關人員與邱姓夫婦不再有對話,最後領回護照,邱姓夫婦雖利用航站提供的申訴網站提出申訴,但杜塞爾多夫的航站方面回覆將改善服務品質,經過一週後,德國聯邦邊境保護局也答覆指出,將進行深入調查。

 吳昱賢也指出,三年前另外兩個友人鄭斐文、陳政亮也在入境杜塞爾多夫機場海關時遇到這類事情,他們更慘,護照被「丟」回去時,海關人員還附上一句:「This is garbage!(這根本就是垃圾)」。

 吳昱賢也以自己在海外的經驗表示,每次在德國要用護照時,他內心都七上八下,揣測任何可能發生屈辱或質疑的情境,提醒自己該如何以理性及勇敢的態度因應。


 〔記者侯承旭╱高雄─英國越洋採訪〕目前在英國愛賽克斯(ESSEX杜塞爾多夫)大學攻讀政治社會學博士的台灣留學生邱花妹指出,持有中華民國護照常被認為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台灣留學生無不希望政府盡快為台灣護照正名。

 邱花妹指出,去年十一月前往德國漢堡考察勞動博物館,返回英國時在德國杜塞爾多夫機場被海關刁難,她與夫婿被當成嫌犯般苦站在海關櫃台旁,眼看其他國家的國民順利通關,心裡真的不是滋味,有種被羞辱的感覺。

 邱花妹表示,杜塞爾多夫海關對持台灣護照的人不友善早已在台灣社群中流傳,許多台灣人都有這種不愉快的經驗,其實在德國與法國,類似的事情經常發生,這兩個國家因為社會福利健全,學費由政府補助,對外國留學生又較開放,來自中國的留學生大量湧入,台灣留學生僅能算少數族群,常因為被當作中國人而產生誤會。

 邱花妹說,政府應儘速把護照正名為台灣,與中國做明顯區隔,免得海外台灣人受盡屈辱,這是所有台灣留學生的心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