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44
呂秀蓮籲中鋼正名 承認來自台灣

 

2003.02.18 自由時報

 〔記者葛祐豪、李立法╱綜合報導〕副總統呂秀蓮昨日在中鋼演講,她推崇中鋼堅持根留台灣,去年與今年仍大賺,足為其他產業楷模,她也建議中鋼應「正名」,拿掉中國二字,大方地承認來自台灣。

 針對呂秀蓮的建議,中鋼董事長林文淵說,中國鋼鐵的名稱,是三民主義統一中國時代下的產物,中鋼人重視的並非名稱,而是技術,他強調中鋼有信心帶領台灣的基礎產業,全力拚經濟。

 此次是呂副總統就職後第二次造訪中鋼,她指出,台商熱中西進,帶來台灣產業空洞化與失業率攀升的隱憂,但「為什麼產品七十%內銷的中鋼能留下來,而且創造高獲利呢?這是值得深思的問題」。

 她說,不少台商誤以為全球化就是中國化,錯把敵國當友國,大舉投資彼岸,如此「善待」中國,但彼岸對台軍事威脅卻與日俱增,這點也讓很多外國人不解。

 她強調,台灣不能迷失在中國熱,也不應妄自菲薄,應積極研發自有品牌,將「No.2」提升到「No.1」,讓「Made in Taiwan」比「Made in China」更有價值,中鋼就是最佳範例,以台灣為基地,根留台灣、錢留台灣,這是真正的台灣價值。

 針對中國鋼鐵的名稱,呂秀蓮認為國名不能輕易更改,但「正名運動」可從企業界開始推動,她也舉出華航的例子,強調公司名稱應拋開意識形態的包袱,從現實面考量,「來自哪裡,就勇於承認!」。

 呂秀蓮昨天也到屏東縣主持竹田鄉恩佛教學院開學典禮,針對近來台灣社會亂象有感而發地表示,台灣社會正面臨傳統經濟、高科技產業及社會價值泡沫化的三大危機;她說,有人為了追求權力,為選舉可以把對手罵得一文不值,現在要搭檔,也可以把對手捧上天,社會道德淪喪至此,讓人痛心;呂副總統認為,只有透過宗教的力量,才能掃除人性的貪婪,她鼓勵眾生追求心靈的財富,建立正確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