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397
對抗「媒體病毒」

 

2003.05.15 自由時報

☉葉海煙

 中國時報五月十四日頭版頭條竟然是這樣一個大問號:「阿扁為何不戴口罩?」如此聳動、如此小題大作,是不僅讓新聞一時「輕浮」了起來,而還已經有點八卦化了。

 這樣的消息頂多放在社會版,頂多是用一張照片附加幾行文字說明就夠了,而對國家元首如此直呼其名,如此不客氣地像立委在質詢官員,一方面讓我們誤以為「阿扁」不是該報所屬的「中華民國」的最高元首,一方面則讓我們為該報的水平捏了一把冷汗。

 本來,何時何地該戴口罩,在SARS風暴中來保護自己也保護別人,在醫界就有不同的解讀。因此到目前為止,戴不戴口罩對一般非屬高危險感染群的民眾而言,仍然是一件自由心證的事,而我們也確實看到在各種媒體露臉的官員有戴或不戴的,因為這還不是一件必須強制的事。馬英九市長要戴口罩,是因為不想被隔離,而由台北市政府特別做出的單向的規定。而總統府和台北市政府根本不能相提並論,何況總統本人有專屬的醫療團隊,他們又怎麼可能拿總統的安全甚至生命開玩笑?

 我們覺得中國時報這樣的新聞標題刺眼之外,似乎隱含著對總統的幾許不敬。做為一個媒體人,可不能老是拿著放大鏡或顯微鏡來看事情。特別對這見仁見智的事情,又何必如此小題大作?陳總統戴不戴口罩,自有他的考量,而媒體在下這麼一個大問號之後,是否該對這件「大事」再做更為慎重的平衡報導,來給我們一些屬於他們的「答案」(該報的平衡報導竟只放在第三版,而且還不是頭題)。當然,我們無須猜測該報有何居心,只是我們認為一份可信賴的報紙在選擇頭版頭條新聞時,應該慎重、嚴肅。

 如今,在某港報「入侵」本島,而可能導致我們的平面媒體有所質變之際,身為讀者,我們仍然對我們原有的幾個報紙有所期待,期待他們有所堅持,有所為而有所不為。而在外雙溪的東吳大學校園裡的便利商店不賣某港報的「有所不為」之下,我們真的不願看到仍然擺在架子上的其他報紙竟一起沈淪。此刻,我們對抗SARS,我們也同時在對抗媒體可能感染的一些「庸俗化」甚至「下流化」的病毒。(作者葉海煙╱東吳大學哲學系教授兼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