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06.02 自由時報
☉台灣北社 社長吳樹民
台灣南社 社長曾貴海
台灣中社 社長何黎星
台灣東社 社長黃勝雄
正當SARS疫情侵襲台灣社會,使台灣成為「全世界SARS爆發增長最快速」的災難疫區,世界衛生組織卻拒絕台灣於大會門外,台灣即使謙卑地以「公共衛生實體」的名義申請為觀察員,也受到中國代表團蠻橫打壓,理由是「台灣做為中國之一省」,無權如何如何云云。這樣的挫折與羞辱,再度提醒國人台灣並無國際地位、宛如國際孤兒的冷酷事實。
陳水扁總統做為國家元首,對此次的挫折與羞辱應該感受最深,因而在五月二十日民進黨中常會上表示,他將邀請朝野及社會各界共同研議「台灣加入WHO」的公民投票,以便向全球展現台灣二千三百萬人的共識與決心。孰知此一合情合理的宣示,連日來遭受泛藍政黨的冷嘲熱罵,說什麼玩弄民粹、追求台獨、模糊總統大選的焦點等等,事實上公民投票在先進民主國家係稀鬆平常之事,而台灣欠缺國際地位的事實早已妨礙了台灣的生存發展,利用總統大選舉辦加入WHO的公投,正可以引起廣泛的討論、辯論,進而釐清各組總統副總統候選人的立場,有助於全體選民的理性抉擇。
行政院在總統宣示之後進一步說,明年三二○總統大選除了同步舉行加入WHO的諮詢性公投,也可能就「核四應否續建」進行公民投票。由於核四爭議牽涉能源政策和龐大預算,早在國民黨執政時代即曾經凍結核四預算(一九八六年)而又予以解凍(一九九二年),監察院且在一九九五、一九九九年兩度針對核四廠未做環評、違法發照等部分提出糾正案,仍然無法阻止興建,遑論二○○○年政黨輪替之後停工、復工引起的憲政爭議,在在顯示台灣各主要政黨乃至現有政治機制,無法止息此一爭端,所以林義雄先生以及核四公投促進會之鍥而不捨,乃是基於歷史責任以及堅持民主理念的表現,不應被簡化為統獨思維,也與「凡事訴諸公投是不負責任」的指控毫不相干。
總之,我們支持在明年總統大選之時,同步舉行「台灣加入WHO」以及「核四應否續建」的公投,此兩項議題反映了台灣的國際處境以及永續發展的困擾,我們要求各政黨的總統候選人就此提出明確的政見,並進行充分的辯論,以便在選出新總統的同時,讓台灣人民作為主權擁有者、台灣社會已是公民社會的事實,得到進一步的確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