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06.06 自由時報
〔駐英特派記者魏錫賓╱倫敦四日報導〕英國國會下議院舉行台英關係辯論,英國外交部政務次長藍默(Bill Rammel)表示,英國確曾與歐盟會員國慎重考慮支持台灣成為世界衛生大會觀察員案,不過因中國強力反對,使得台灣要求未能列入大會議程;至於兩岸關係,英國反對中國任何對台動武主張,並希望兩岸在符合雙方利益下恢復對話。
該場辯論於四日下午在國會西敏寺廳舉行,由下議院台英國會小組主席寇克斯(Tom Cox)議員提問,英國外交部主管我國事務的藍默當場答覆,這是英國國會下議院議長及行政部門同意舉行近幾年來首次台英關係辯論,因此被我視為英國重視與我關係的重要舉動。
寇克斯在會中希望英國政府重視台英經貿投資關係,並與台灣產業合作,開發中國大陸市場,也給予我國人免簽證待遇,同時要求英國政府呼籲中國放棄以武力恫嚇台灣,並放寬對於我高層官員過境及訪問英國的限制、支持台灣成為世界衛生大會觀察員,他也質疑英國政府近年來在聯合國大會總務委員會討論我參與聯合國案時,採取不當的反對立場。
藍默答覆時指出,台英關係辯論的舉行,是英國政府對與我發展關係之重視,他肯定台灣三年來政權和平轉移及加入世貿組織的二大政經成就,並針對各項議題逐一答覆。
藍默表示,英國政府向來關切中國對台灣的任何武力威脅,亦利用各種機會向中國表明英國反對任何對台動武之立場,主張兩岸問題須由兩岸人民和平解決,並在符合雙方利益之基礎上恢復對話。
他說,台灣與英國國會議員間最近幾年密切互訪,英國政府對此表示肯定,英國政府對於台灣高層官員過境或訪英案純係基於個案考慮,並無固定的政策限制,只是不能不考量台英間無外交承認之事實。
藍默指出,英國政府對於SARS奪去台灣八十一條人命表示哀悼之意,也願隨時提供台灣任何必要協助,對於世界衛生組織幹事長派遣專家赴台協助也表示肯定。
藍默表示,台灣目前僅有廿七個邦交國,台灣參與聯合國案並未成氣候,無法列入議程,英國在聯合國討論我案時發言雖採反對立場,但發言時仍肯定台灣在民主發展方面之成就。
藍默並指出,英國外交部願意與內政部研商是否給予台灣人士免簽證待遇。
〔記者黃忠榮╱台北報導〕英國政府官員日前公開反對中國對台使用武力,我參與兩岸政策官員昨天表示,中國和台灣制度不同、生活方式也不同,中國若要強以武力使台灣屈服,明顯與國際社會的主流意見相違背。
我官員指出,國際社會多數國家都不願涉入兩岸主權爭議,即使大部分國家在外交上與中國建交,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但在他們的認知當中,在台灣的中華民國是一個不折不扣的主權獨立國家。
官員表示,東亞地區已是全世界經濟發展最蓬勃的地區之一,兩岸一旦發生武力衝突,不但亞洲經濟將受重創,連帶全世界經濟發展都將不可避免受到嚴重影響,從經濟角度來看,國際社會不願看到兩岸兵戎相見。
官員強調,以國際安全的角度觀察,中國的軍力持續擴張,東亞鄰國深具戒心,而且西方民主社會國家對「中國威脅論」也有相當警覺,因此,台灣維持獨立自主對牽制中國極為重要。
官員也表示,中國是非民主國家,非民主國家要「統一」民主國家的台灣,國際社會難以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