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7.25
哇!怎麼會是這樣?

 

2004.07.25自由時報

盧俊義

 一九九七年七月底,我拿著行李正準備要走出加拿大溫哥華國際機場的海關,跟台灣機場的海關一樣,分成兩個部分,一是要報稅的,另一個就是自己認為沒有報稅需要的通道。多數的旅客都會從免報稅通道走出去。有好幾位操著台語口音旅客談笑的聲音頗為刺耳,且囂張的行徑引人側目,他們提著簡單行李,穿著入時,但舉止之粗俗確實有點跟衣服不對稱。

 不知是海關人員看不順眼,還是覺得懷疑,兩個加拿大海關官員突然叫住了這幾個人到另一個檢驗台去。這一叫,讓他們原本大聲講話、有說有笑的聲音頓時消音沉靜下來,彼此相望且輕聲問著「是舍物代誌?」但還是依著官員指示的方向走去。

 那是正熱的天氣,有人穿短袖,也有人著T恤、短褲、涼鞋等,沒有人會去注意這些。可能這些官員眼尖吧,有個官員早已經鎖定其中的一位,他對著這群台灣旅客中的一位男士說:「請將你的護照給我看一下。」這位旅客右手拉著行李,於是用左手拿著護照給這位官員。這位官員接過護照翻了翻之後,就問這位年約四十五歲左右的男士,說:「你手上戴的手錶是在哪裡買的?」答:「在台灣。」問:「真的?多少錢買的?」答:「當然是真的。很便宜啦。」問:「多少錢買的?在台灣什麼地方買的?請拿下來我看一下?」這位台灣同鄉開始有了些緊張,將右手的行李放下後,就將左腕上的金錶取下來交給官員,同時側過臉望著其他被安排在等待線上的同伴,有的人一臉無奈表情,也有的兩眼瞪得大大的,好像在問說「有什麼問題嗎?」也有的輕聲細語彼此交問說「可能要課稅吧!」

 驗證官員向後面同僚打個手勢,又招來另一位官員,三個人咬耳交談了一下子,更使得這幾位同鄉緊張萬分。來的這另一位官員拿著那只金光閃閃的鑽戒手錶反覆看著,然後隨口問說:「你說這是在台灣買的?有證明文件嗎?」這位台灣同鄉一時答不出來,很緊張地搖搖手說:「這不是真的,是仿冒的、假的,沒有什麼證件。」官員臉色有點驚訝且表情凝重地隨即問說:「假的?你怎麼可以買仿冒的手錶戴呢?」

 他回答說:「比較便宜啊,這在我們台灣很多,到處都可以買得到。」

 這位官員隨口說「OK」,拉開抽屜拿出一支鐵鎚將這支手錶在檢查台上狠狠地敲了下去,只見整支鑽錶就這樣支離破碎地散落在地上,就在那時這幾位台灣同行夥伴異口同聲以台語大叫一聲:「哇,那會安呢?」大家都張口結舌、說不出話來。

 官員對這位錶主說:「仿冒品是不可以買賣的,在我們國家不准有仿冒品進來,因為是違法的。既然是仿冒品,就需要銷毀。」說完官員要他帶著行李進入另一間辦公室,我想可能是要替他好好「洗澡」(意思是仔細查驗行李和「搜身」)一下。另外的幾位同伴也都被要求打開行李箱,逐一檢查。

 就在這時候,我聽到有其他同班機看到這場景的旅客用台語輕聲說著:「那粒錶仔至少也要五十萬。」也有人說:「我看那粒若不是『紅蟹』(台語),就是『螺犁』,在瑞士最少也要四、五萬美金才買得到。」另一個則說:「落在土腳的那些鑽仔,不知是不是會互那些官員私下撿去賣?此聲『好慷』啊!」

 人群中的台灣人你一句、我一句,大家都在為那支被打碎的「紅蟹」或「螺犁」鑽錶感到惋惜不已,沒有人討論為什麼要撒謊?為什麼不坦白告知就好。

 台灣人移民北美的人很多,有的確實是為了讓孩子有個好的教育學習環境,但也有為數不少的人並不是如此,只因自己有了些錢,就想找個世界公認美麗、社會福利好的國家居住。這些有錢人往往講話的架式與行徑都很囂張,以為人家都要買他的帳、禮讓他三分,那種財大氣粗的樣子,表現出來的不但俗氣,教人看了簡直就會替台灣人感到漏氣。

 有錢,應該更會謙卑才對。若不是在正式且重要的場合,最好也少將這些珠光寶氣、耀眼之飾物戴出來亮相,因為人家不僅看不下去,他們還想要了解到底這些有錢的台灣人在別人國家享受那樣美好的社會福利時,是否也相對地報繳了稅給僑居國?

 (作者盧俊義╱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牧師)

 

原住民何來「主權」 之爭?

 

2004.07.25自由時報

 葉海煙

 七月十八日近三百名原住民同胞在南投霧社舉辦「捍衛原住民主權宣示大會」,還高舉十二把獵槍對向總統府「開槍」。而在這象徵性的動作之後,他們立即表示七月廿四日要進駐「凱達格蘭」,向權力核心做更近距離的抗爭。

 本來,硬要政治人物道歉,「理」上當然有可能講得通,但就「情」與「勢」而言,卻往往不容易做到。而現在原住民同胞是不僅要說了一些他們認為不該說的話的呂副總統道歉,還要代表全體台灣人民的陳總統道歉,委實已強人所難。當然,我們可以理解原住民同胞長年來蘊積心底的憤懣,在這一次水災之後幾乎達到了沸點。但筆者在感同身受之餘,對原住民同胞這一項「主權論述」,基本上卻不太同調。

 事實上,台灣的主權屬於全體台灣住民(包括早來的與晚到的),這不僅是一種共識,而且也已經由民主政治的具體實踐,實際地落實在我們的生活之中,並不需要大費周章地來宣示來捍衛。當然,這些原住民同胞宣示的「主權」是針對那被土石流蹂躪的破碎的家園,主要的意思是說他們對自己千百年來生活於其上的土地本就擁有自主權,不是說搬遷就可以搬遷,說放棄就可以放棄的。長久以來,原住民同胞和這塊土地的關係,由於早期的閩客進逼,再加上後來的退除役官兵介入,以及國家公園的大規模設置,是一再地被扭曲被干預,如今,說他們無法優游山林,無法安土重遷,無法與「祖靈」共處一堂,是一點也不為過。

 不過,歷史的恩怨早就該煙消雲散。當前的情況是一大群人形成一個共犯結構,一起來破壞我們共有的自然資產,要在其中再追究責任,恐怕連那更迭流連的政客們也得算上一份。因此,當今之計,恐怕是大家都得放棄舊思惟舊習性,放棄那過往的主權論述。

 因此,權力與法律的適度介入顯然有其必要,而所有的開發與拓墾的行動也都得適可而止,甚至我們全體台灣住民都必須進行集體的大撤退,從那破碎的山河,從那以經濟利益掛帥的思考與行動,是連遊憩的活動都要加以嚴格管控,否則,未來的台灣島恐將面目可憎,到時候可就不能再怪淫雨肆虐,土石亂流。顯然,我們對這塊土地是「玩」過了頭,也同時太過強調人類中心主義的「主權」。當然,合法合情合理的「擁有」仍可以用法律做護身之符;但法律與權力的相加相乘,卻無論如何不能無限上綱,而到了一味想「佔有」、「利用」,以至於肆無忌憚,無所不用其極。

 如今,面對原住民同胞,只有平地生活經驗的大多數人顯然必須謙卑以待,因為我們有幸擁有他們,以及他們與大自然相依相偎的社會與文化,我們才可能進一步肆行「利用厚生」之道;是他們為我們保存了山林,保住了土石,也同時保持一種與大自然和平共處的人文素養。這幾十年來,我們是以「現代的野蠻」向蔥鬱翠綠的山林一再入侵,假「開發」之名與「經濟」之實,磨刀霍霍向那靜默的大地。

 無論如何,原住民同胞是少數,而絕不該是弱勢。因此,兩千三百萬人中不能無端少了三、四十萬人,少了最了解這塊土地的族群。因此,在我們之中,確實沒有誰能單獨宣示對這塊土地的「主權」,但我們是得堅持底下這兩個原則:「將心比心」、「把人當人」,來一起接受自己製造的苦難與禍害。族群是台灣最寶貴的資產,而生機活現的山林與生氣盎然的土地是我們唯一的依靠。此刻,在彼此慰藉的同時,我們是得相互感謝,特別要感謝這可愛又可敬的族群,他們早到早來,卻那麼謙卑地以山林為家,與土地共存共在。

 此刻,生活在都會叢林中的人們(當然包括政要們)是該主動釋出善意,走入這一群最早來到台灣的人們之中,將心比心,把人當人地平等看待,說一些溫暖的話語。其實,我們最該捍衛的是「多元」與「融合」的理念——承認「多元」取向而相互尊重,理解「融合」之道而一起打拚(不再只為「經濟」打拚),一起為長長久久的永續經營付出心力,共同來守護這個島、這個家、這個國。(作者葉海煙╱東吳大學哲學系教授兼主任)

 

北京「天朝大國」教訓新加坡

 

2004.07.25自由時報

 巴黎章

 即將就任新加坡總理的李顯龍在七月上旬來台「度假」,並拜會陳總統和幾位高層官員,就兩國關係及台海局勢交換意見。對李不聽勸告,執意訪台,北京感到顏面全失,所表達的憤怒與不滿幾乎失去理性。儘管李返星後發表聲明強調此行是「私人與非官方性質」,也說了中共領導人最愛聽的「星國仍貫徹『一個中國』政策,反對台灣獨立」來消毒,但還是無法平息北京的滿腔怒火,決定出手教訓與懲罰新加坡。

 中國抵制新加坡的動作包括,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七月十四日突然「因故」取消前往新加坡演講的行程;兩天後,李顯龍設宴款待前來新加坡參加中央銀行主管會議的各國代表團,中國代表團也缺席了;原定七月廿六日赴南洋理工大學參加市長班與高官班之中國官員,臨時取消行程;同時上海拒絕讓星國在當地舉辦「新加坡嘉年華」,北京也決定「延後」邀請新加坡國家發展部長馬寶山七月底訪問成都的計畫;北京也可能取消原訂十一月與新加坡的自由貿易談判。外交部發言人孔泉更以高分貝控訴「李顯龍在事關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問題上,無視中共嚴正立場,不顧中方一再勸告,執意訪台,損害了中國的核心利益,已經成為對『台獨』勢力的縱容和支持,不利於地區的和平與穩定,最終也將損害新加坡自身的利益,破壞中星關係的政治基礎,中國和新加坡的雙邊交流無可避免將受到影響」。

 李顯龍曾經為台灣之行提出辯解,如果他應北京當局要求取消訪台之行,將危及新加坡獨立做決策的權力,並傷害星國的國際形象。這樣的說法北京真的是「難以理解」,因為北京一直認為中國是天朝大國,對亞洲國家可以予取予求,要求所有想與北京來往的鄰邦,都要以「一中原則」作為起點,無條件的反對台灣獨立,更一定要堅持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

 北京蠻橫的作風,不但對付小國,也施諸於大國。一九九八年北京運作柯林頓在上海公開表達對台的「三不」政策,也成功遊說美、英、法在聯合國發言反對台灣參與聯合國的提案。但當年十一月江澤民訪問日本時,雖曾亟力要求日本跟著美國承諾「三不」及美日安保條約不涵蓋台灣海域,但卻碰了一鼻子灰,因為日本首相小淵有勇氣向中國說不。本(七)月上旬美國國家安全顧問萊斯訪問北京時,包括中央軍委主席江澤民的一干中國領導人悍然要求美國「三停」,停止售台先進武器和美台軍事聯繫,停止與台灣官方往來,和停止支持台灣參與主權國家間的國際組織,但萊絲不為所動,可見北京的霸道並非無往不利。

 北京這次對新加坡的所謂報復行為,除了是給李顯龍上任總理前的「下馬威」,也是要嚇阻其他東南亞國家領導人效法星國的「壞榜樣」,警告他們不得挑戰中國的「核心利益」。對北京的小題大作,以大欺小的大國沙文主義,東南亞人民與政府的反感可想而知。我們認為新加坡政府與人民不要委曲求全,逆來順受,而應展現一個獨立主權國家的尊嚴,抗拒北京的壓力,東協國家也應「同舟共濟」,聲援星國,不要被北京分而治之的策略各個擊破。

丹大林道孫海橋 不重建了

 

2004.07.25自由時報

 〔記者謝鳳秋╱大雅報導〕行政院長游錫昨日宣布,七二水災沖毀的南投縣丹大林道孫海橋不復建,為便利布農族到祖靈聖地、高山生態旅遊、超高壓電塔維修,將由農委會搭建可通行機車的吊橋,並設管制哨,邁出國土復育第一步。

 游揆昨早和經建會副主委張景森、農委會副主委戴振耀等人,在清泉崗空軍基地搭飛機視察丹大林區非法佔墾情形,隨後召開記者會作出以上指示。

 游院長表示,從空中鳥瞰整個中央山脈核心丹大林區,遠看就如陶淵明歸去來兮辭中所言「雲無心以出岫…泉涓涓而始流」台灣山嶽之美盡收眼底;但逼近一看,不當開發、濫伐、濫墾情形叫人不忍卒睹。

 游揆當場指示內政部、交通部、農委會以國土保育為前提,依三原則處理,包括:一、孫海橋遭七二水災沖毀,台十六線連接丹大林道處中斷,由於丹大林區並無原住民部落及居民,無車輛通行需求,孫海橋不復建,現有橋墩暫不處理。

 二、為便利原住民進入祖靈地及民眾高山生態旅遊,孫海橋由農委會林務局以吊橋復建,朝容許機車進出、設管制哨規劃,林道改為登山步道,提供原住民載運登山遊客及導覽的就業機會。

 三、丹大林區在不違反原住民傳統領域、土地使用,及不排除現有聚落原則下,未來考慮朝納入現有國家公園範圍內規劃。

 可是由於丹大林道是台電公司維修東西超高壓輸電線路道路,攸關東部六十萬居民用電,台電人員擔心形同「封山」作法,將不利線路維修。

 張景森則表示,台電公司已經表明願全力配合這項政策,機車可以通行就有辦法維修,維修困難處增設「保線所」,儲存必要維修器材,以便不時之需,更何況東西超高壓輸電線路有兩條,另一條是霧社線,若兩條都因天災停擺,還可以把楓港、大武、台東這條輸電線路改裝,以東部水力發電電力來說,足以供應用電無虞。

 〔記者游文玉╱信義報導〕在丹大山區種植高山蔬菜的南投縣水里鄉代表會副主席江龍漢表示,因為與林務局間的契約至九十五年底屆滿,孫海橋不建,對農民影響有限。他指出,明潭發電供應花東地區用電的東西線,電塔經丹大山區直抵花蓮縣鳳林地區,若有電塔出現狀況,沒有孫海橋運補物資,維護或搶修勢必相當困難。

 原住民縣議員松秋明表示,孫海橋不重建,對原住民而言,沒有太大影響,他贊成不重建,若要改建吊橋,期望將載重及安全提高。


張景森︰還大自然原貌

 〔記者王孟倫╱台北報導〕遭到七二水災沖毀的南投縣孫海橋,政府已決定不復建,行政院七二水災勘災小組召集人、經建會副主委張景森有感而發地表示,孫海橋和丹大林道(即孫海林道︶是蹂躪破壞高山的橋路,「既然大自然用憤怒,取代公權力將孫海橋沖毀,停止復建就是將丹大溪流域和卡社溪流域還給大自然。」

 張景森表示,丹大林道是伐木業者孫海一九五七年所建,他是台灣當時三大林業鉅子之一,孫海不知運用什麼管道取得丹大五千公頃原始森林的伐木權,而據說孫海是老蔣的乾兒子。「當時孫海砍光所有珍貴的樹林,破壞原始生態,而伐木後重新造林的產權,也屬於孫海林業。」

 張景森說,不僅這樣,後來實施禁伐林木,孫海就將林地分租出去,種植高冷蔬菜,而盜墾者也順著丹大林道長驅直入,林地遭到濫墾的不止數百公頃。丹大地區原本生態資源豐富,但孫海橋與丹大林道開通後,濫墾、盜伐的情形非常嚴重,也使得山崩、土石流威脅加大。幾年來,這裡沿岸災情不斷,處於下游的「地利村」,成了著名災區。

 除了濫墾、濫伐外,張景森表示,丹大林道距離長、海拔高,又可通往美麗的七彩湖,因此,竟然變成四輪驅動吉普車族的朝聖地,每逢假日,車隊涉水長驅直入,輾壓溪床和丹大林道,七彩湖已被台灣的山友改稱為「淒慘湖」。

 張景森強調,孫海橋以上不僅沒有居民,也無原住民部落,如果還把橋樑修復,根本就是在「複製災難」。

 他以保育國土的立場指出,這要感謝敏督利颱風,用大自然的憤怒取代公權力,沖毀孫海橋,讓高山濫墾、盜伐、破壞生態、土石流、洪災,就全部解決。


 

獨台會嘉義支部成軍史明遊街,特地南下演說造勢苦口婆心籲台灣人勿忘二二八慘痛歷史

 

2004.07.25台灣日報

(記者黃國芳∮嘉義報導)獨立台灣會昨天成立嘉義支部,除有宣傳車隊在嘉義市街道遊街、展示百年台灣民俗文物用品外,現場並有幾十年來執著宣揚台獨理念的87歲史明先生發表演說。

87歲高齡的史明,儘管行動必須拄著一根枴杖,但仍跑遍全台演講,苦口婆心呼籲台灣人勿忘二二八的慘痛歷史,執著宣揚台灣獨立理念,支持史明理念的獨立台灣會成員,還特別發動車隊遊行,為他加油打氣,昨天上午該車隊特地南下嘉義市,為獨立會成立嘉義支部遊街造勢。

史明表示,獨立台灣會目前致力於「體制外革命路線」,就是高舉「台灣獨立」旗幟,極力對內外主張「獨立建國」的急迫性;宣揚「台灣人關心台灣的前途與利益、政治上要建立台灣獨立國家、經濟上要建設台灣國民經濟、文化上要發展台灣固有文化的思想與行動」。

另外從事國際宣傳,爭取世界各國,尤其是美日兩國對「台灣獨立建國」強有力的支持與親善;最終則是排除外來殖民統治體制,達成祖先欲「出頭天做主人」的宿願。

另外,史明提到的「體制內改革路線」是為了準備完成台灣獨立的社會條件,其努力條件主要不必高舉「台灣獨立萬歲」,也不能高倡「中華民國萬歲」,為了避免過早釀成國際上的摩擦與障礙;打破國民黨以來所進行的「黑箱作業」手法,一切行政、資源及資訊公開化;排除「殖民統治性」的思惟、體制、制度及作風,防止政治人物與官員的「國民黨化」,尤其反對貪污腐化;最後要爭取國際社會的認同與支持,尤其與美國建立互信互惠機制。

最後他說,從二二八手護台灣運動中,可看出台灣人的意識已提高,台灣人出頭天的時機到了,大家要更打拚、更團結,不分河洛、客家、原住民等族群,才能成為真正獨立的國家。 .....2004-07-25【台灣日報】

原住民淪為媒體與政客炒作工具

 

2004.07.25台灣日報

◎布達兒•輔定

七二水災呂副總統的言語,引起南投縣仁愛鄉原住民的不滿,個人認為是媒體與政治人物所炒作,以下提出個人看法:

一、高金素梅委員要求總統、副總統道歉,個人認為總統沒必要道歉,因為總統並沒有對不起原住民,國家的正副元首要向原住民道歉,個人反對理由是會損壞國家尊嚴,會成為國際笑話,總統、副總統代表國家,並非代表原住民一族,原住民理應尊重國家的正副元首,誠如尊重自己的父母親一樣,最重要的是人人相互尊重,且原住民的本質是愛人如己的。事實上,阿扁政府的原住民政策及提高原住民尊嚴的政策遠優於國民黨執政時期。

刮別人鬍子前先刮自己

二、高金委員的動機是為了年底的立委選舉,塑造自己成為原住民女英雄,在電視作秀演戲給原住民看。其他八位原住民立委成為配角,尤其人數最多的阿美族,更不可以當配角,蔡中涵委員您錯了,您降低了阿美族的人格,不要為反對而反對,做了太久一無事成,應該要換人做。

三、高金委員近三年期間,從立法院公報得知,沒有一條有關原住民法案或原住民福利法案,是高金委員當提案人通過的法案,以這樣的問政成績,應該向原住民道歉,表示三年立委期間在混日子,更表示您的能力與學識的不足,應該要換人做,建議今年的立委選舉,不要參選,表示您的抗爭是為原住民打拚,是值得尊敬的人,反之,您就是將原住民當作選舉利用的工具,對得起原住民嗎?

四、個人認為高委員應先向全國原住民道歉,原因是她個人酒醉開車被警察攔截,是全國電視新聞的焦點,傷害原住民的形象,尤其是對原住民婦女及泰雅族的恥辱,該天可定為「泰雅族恥辱日」,身為原住民的公眾人物行為要檢點,要刮別人鬍子之前,先刮好自己的鬍子。

扁政府用心福利會說話

五、阿扁總統表示:「原住民朋友永遠是我們台灣這塊土地真正的主人,最原始的主人,而且是值得尊敬的主人。」總統這樣的謙卑,對原住民的尊重,原住民應該感到欣慰,原住民不應該自己製造種族衝突,最後不利的還是原住民,尤其身為原住民的公職人員,不要為了個人利益,要三思而後行。不要成為原住民歷史的罪人,適可而止,因為未來原住民法案一定要靠執政黨立委支持,才有機會通過,若原住民立委不重視這一點,未來要推動原住民法案是很困難的,更重要的是原住民千萬不要被政客所利用。

六、事實上,總統最疼愛最照顧原住民,阿扁政府最具體的原住民福利政策是55歲以上原住民老人,每人每月領3000元,漢人65歲以上才能領,對漢人公平嗎?65歲以上原住民老農津貼領4000元,而高金素梅委員的父親是來自中國的領15000元,對土生土長的台灣人公平嗎?

七、阿扁政府對原住民教育費的補助,原住民從幼兒讀到大學,有相當多的經費補助,例如就讀幼兒園每半年教育費補助6000元、國小每學期3000元、國中每學期5000元、高中職每學期21000元,大專生每學期有三種獎學金可領,分別是15000元、20000元、25000元以及入學大學加分優待、提供研究所的名額保障。

為頭目津貼總統親受審

八、阿扁政府在東華大學成立原住民學院,讓更多的原住民子弟就讀大學、研究所,提昇原住民的教育水準。

九、去年花蓮縣長補選,執政黨的其中一項政見,為了要照顧原住民的精神領袖頭目,每個月發放5000元的研究工作津貼,國親兩黨到法院按鈴控告違反選罷法,這樣算是照顧原住民的精神領袖頭目嗎?各項公職選舉,原住民是國親的鐵票部隊,頭目是國親的輔選樁腳,但很遺憾國親兩黨,竟是原住民頭目多年來期盼有工作津貼的反對者,若是國親兩黨是真正照顧原住民的頭目,應該比民進黨的5000元多才對,至少10000元以上,才對得起長年支持您們的原住民頭目,而不是封殺頭目的福利,因為沒有村長的原住民部落,由頭目來代理執行,卻沒有分毫薪水,對原住民頭目公平嗎?今後原住民頭目要深思,不要再被國親兩黨當作選舉的工具。

阿扁總統為了頭目津貼,親自到花蓮地方法院受審,在法庭內罰站兩個半小時,其謙卑尊重法律的行為,令人感佩;國家元首為了原住民頭目的研究工作津貼被罰站,有良心的原住民以及所有頭目,要感到愧疚才對。

若高金素梅真是為了原住民福利打拚,為什麼不帶原住民向國親兩黨抗爭呢?難道您是雙重人格,雙重標準嗎?(作者為大學教授) .....2004-07-25【台灣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