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7.27
原住民府前抗爭的反思

 

2004.07.27台灣日報

◎布達兒•輔定

由泛藍原住民族立委共同發起的七二四「反歧視、爭尊嚴、求生存」的選舉造勢活動在週六總統府前凱達格蘭大道大會師,宣佈將七月二日訂為原住民族的族難日,哀悼人權已死,揚言抗議活動將延燒到部落。由泛藍立委所宣佈的字言,個人有以下不同的解讀與看法:

一、為個人參選年底立委來作秀:因為他們的問政成績乏善可陳,若原住民的知識分子瞭解到他們在立法院的表現,會感到汗顏與不可思議,為了要隱藏個人問政的不及格,利用呂副總統的言語來小題大作,不顧原住民未來的原住民法案,需要更多立委支持方能通過,要原住民法案通過不是靠他們九人泛藍立委舉手就通過,必須依賴執政黨與台聯黨的立法委員支持,才會有機會通過。

為個人參選來作秀

一般而言,泛綠立委所提的案泛藍是不支持,更何況大多數的原住民同胞並不瞭解這一點。但願泛藍原住民立委能為原住民的權益福祉為優先考量,個人利益擺一邊,因為年底立委選舉泛綠會過半,原住民需要泛綠支持,原住民待審法案迫在眉睫,請三思而後行。

二、高金素梅在當演員時,始終不承認是原住民,介紹時她是中國人(外省人)的女兒,絕口不提母親是原住民,最重要的是她怕別人知道她是原住民,國民黨執政時,原住民年輕人、中小學生不敢承認是原住民,是多麼的悲哀。

原住民嫁給中國人(外省人)就成為中國人身分,就失去原住民的身分,在學校不能說族語,只能說北京話,說族語要掛牌在脖子上和罰錢,這個才是歧視原住民語言,滅族原住民的做法,又稱呼原住民是山地人或山胞,是歧視人的名稱,讓原住民完全沒有自尊心與尊嚴。

反之,民進黨執政後,現在的年輕人、青少年、兒童不再有自卑感,有自信心,會勇敢說我是原住民。為了不讓原住民的語言消失在這塊土地上,執政黨在中小學推動母語運動,舉辦族語認證考試,是全世界的創舉,也是現階段不得已的做法,用考試逼原住民學族語,目的是希望不要忘本,原住民人人會說族語,不可將祖先留下來的語言智慧與語言文化,消失在這塊台灣的土地上。

這是重視與尊重原住民的做法,為原住民的語言文化把脈,不是歧視,是留下原住民的尊嚴,讓原住民永永遠遠留存在台灣的這塊土地上,原住民千萬不可再走入平埔族的後塵,那是非常悲哀的。

語言消失等同滅族

原住民族語言消失了也就等於原住民族在台灣這塊土地上消失,簡言之就是滅族了,以平埔族為例可知,平埔族語言消失了,平埔族也在這塊台灣土地上消失了,這才是踐踏原住民的尊嚴,是多麼悲哀啊!

三、近年來民進黨執政通過了原住民恢復身分法,因為這條款通過,高金素梅委員才有機會當上立委,應該要懂得飲水思源報恩才對,若不是民進黨執政,保證高金素梅現在不會當上立委。過去國民黨錯誤的原住民政策由民進黨收拾殘局,民進黨替國親黨擦屁股,爭原住民尊嚴、反對歧視、爭生存權。

所以泛藍的政治人物抗爭,是搞錯對象,應該抗爭對象是國親兩黨才對,這些泛藍的政治人物應該要自打嘴巴,自我反省,過去國民黨才是真正消滅原住民族的政權。

四、行政院原民會陳建年主委是原住民唯一當過縣長的人才,可能是空前,是原住民值得尊敬的人,但在立法院卻是泛藍部分立委羞辱的對象,毫不留情的打擊,想為原住民做事,最大絆腳石是原住民立委,原住民事務不支持的是原住民立委,何等悲哀?

舉例之,客家電視台早已開播,事實上,原住民電視台比客家電視台要早開播,問題在高金素梅和章仁香兩位女立委的強力杯葛,以至於原住民電視台尚未開播,他們是罪魁禍首,完全不顧大多數的原住民權益著想。原住民自治法為何尚未通過,最會杯葛,雞蛋裡挑骨頭的是蔡中涵委員,所作所為不是為原住民的權益福祉著想,其目的是不要讓它通過,深怕成為執政黨為原住民的執政成績。

五、蔡中涵委員大約八年前發表一篇文章,內容是有關原住民的淵源,他的結論是原住民的祖先來自於中國大陸,亦即最先否定原住民是台灣的主人,由原住民學者自己先不承認自己是台灣的主人,幸好高金委員沒看到這篇文章,若現在知道了,不知是否會向蔡委員討公道。

只會製造衝突不安

從語言學觀點來看,為何在中國少數民族裡找不到與台灣原住民族是相同的語言,若是原住民來自中國,至少會有一族是相同的語言。依考古人類學家的考究,長濱文化已有15000年歷史,也是阿美族的文化,原住民不可忘本,不可被大中國思想的餘毒所影響。

六、高金素梅要想連任參選,最大瓜分票原者是民進黨的立委陳道明,陳道明委員的妻子是高金素梅的阿姨,兩者票源嚴重重疊,再加上台北市原民會主委孔文吉要參選,可能高金素挴會落選,為了個人選票考量,只要民進黨稍有閃失,無心過錯,就會窮追猛打,讓民進黨在原住民心中永遠是敵人,不是友好的夥伴關係,讓原住民不會支持民進黨的候選人。

加上原來泰雅族系統的會有六人參選,互相狗咬狗,只要其他族群各一人參選,保證泰雅族的候選人全部會落選,最有趣的是南投縣仁愛鄉就有三人參選,競爭非常激烈,難怪此次抗爭以仁愛鄉民代和泰雅族為主,主因製造個人在電視上有曝光的機會,簡言之就是作秀,因為他們的抗爭是沒有主題與目標,對原住民權益福祉以及受災重建恢復工作,一點幫助都沒有,只會製造種族衝突,製造社會不安、製造國家動盪,告洋狀損害國家尊嚴與國格,社會成本由全國老百姓承擔,您們對得起2300萬台灣人民嗎?您們領的高收入薪水,是全國老百姓的納稅血汗錢,您們製造種族衝突、種族不和諧,社會不安、國家動盪,對得起台灣人嗎?難道您們都是中國同路人嗎?

(作者為大學教授) .....2004-07-27【台灣日報】

 

敬天、惜地、愛人、出草

 

2004.07.27台灣日報

 ◎蘇友辰

原住民失焦的抗議總算平和地落幕了。呂副總統發表「敬天、惜地、愛人」的書面聲明善意回敬。她再度強調慈悲的真諦,指出吾等乃地球的過客,應與山林和睦相處、共存共榮。她宣示將一本初衷,繼續關懷原住民的權益及維護其文化傳承而努力。

有人說:一句溫馨的道歉應該不是那麼困難吧?然而,從整個事件的發生過程追蹤查對,我們可以確信的是,呂副總統沒有說過要「強迫」原住民移民中南美,也沒有要讓原住民「滅種」的念頭存在。此時若強要她說出一種不明就裡和稀泥的道歉,那就是要她承認自己沒說過或沒作過的錯事,這對國家副元首來說,將是一種人格自我破損,名譽自我踐踏,以及讓是非黑白錯亂最不負責的示範。呂副總統寧可冒天下大不韙,不遂有心人之所願,這應該是「士可殺不可侮」基本風骨的堅持。

回顧一九七九年十二月十日美麗島事件,呂副總統以一弱女子面對氣氛肅殺的軍警鎮壓,她不為所懼,仍然登高疾呼「自由、民主、人權!」終至遭受拘捕刑求,最後被羅織叛亂罪判刑,前後坐了五年的政治牢獄。如今原住民被有心人慫恿挑唆之下,竟以原始的儀式到凱達格蘭大道「出草」,欲脅迫呂副總統莫名其妙的道歉,可以預見的是,呂副總統對此種莫須有的指控絕難低頭接受。

排除萬難辦原民運會

值得一提的是,呂副總統在桃園縣長任內,對於縣內弱勢原住民照顧可以說是盡心盡力,尤其她為提升原住民的地位與尊嚴,以「台灣原住民,世界新公民」為號召,排除萬難舉辦第一次全國原住民運動大會,盛況空前,會後多位原住民酋長熱淚盈眶向呂副總統表示感謝。二○○一年五月十七日總統人權諮詢小組舉行「原住民自治區」公聽會,邀請原住民菁英領袖及學者專家進行探討,就原住民、土地及自治區之建立作全方位的探討。呂副總統在會中致詞時已就台灣的歷史演進提出原住民、移民、殖民、難民四項觀點,並強烈主張未來原住民在一定土地建立自治區之重要性。去年七月總統府人權諮詢小組草擬「人權基本法」時,特於第四十九條第二項明定「國家應尊重及保護原住民族及其他少數族群之文化資產,並協助其傳承語言及文化。」亦可見呂副總統多方保護的用心,毫無任何歧視問題。

今年七月八日、十五日先後在總統府舉行兩場「再造美麗島,全民總動員」的聽政會,嘗試從科技與人權的角度,以「敬天、惜地、愛人」的基本立場,探究國土保育、保安的方策,完全以維護全民安全福祉台灣永續發展為念,其間並無強制原住民遷村或移民滅種的規劃。因此,以斷章取義興文字獄的手段,羅織呂副總統以莫須有的罪名,要其承擔說錯話的責任,顯然強人所難,也是莫大的侮辱。

斷章取義羅織罪名

救災不遺餘力受人景仰的證嚴法師,在二○○○年十一月十二日督導象神水災救難時說道:「天災出自人禍,人禍原自人心。為什麼近幾年來,台灣稍一下雨,就會發生土石流,因為人們為了自己的利益,長期破壞山林。所以要先安定人心,引導人心不再繼續破壞大地,天災自然逐漸會減少。」「其實讓台灣平安只有一個方法——人人守好本分,平安的人關心受災的人,大家把愛心啟發出來,相信社會一定會平安的。」所言就是「敬天、惜地、愛人」的具體實踐。

如果嘉義地區流傳「吳鳳」的故事非出於杜撰,前此八掌溪有時因氣候乾旱而造成水源枯竭,乃是自然界輪迴的現象,並不足為奇。然而,吳鳳為保護無辜,破除原住民人頭祭的迷信,而毅然舍身取義,確值得敬佩。同樣的,呂副總統為免社會是非不明,人間公理淪喪,寧可忍受「肖查某」及被「出草」的羞辱,始終堅持不道歉,此種用心亦應獲得同等評價。我們希望原住民千萬不要相信一些媒體及政治巫師的指引,貿然祭出「出草」的原始行動,一旦再錯殺了可敬的「吳鳳」,那就悔之已晚矣!

原民水準在泛藍之上

不過,這次凱達格蘭大道的抗爭還保持「原色」,沒有藍橘插花攪和,過程還算平和理性,而且訴求由要求道歉,提升到嚴肅的「爭尊嚴」、「爭生存」核心課題,其水準應在泛藍五二○抗爭之上,值得肯定。為了避免挫折感發酵效應,讓有心人繼續操弄,呂副總統有必要放下身段與原住民菁英進行溝通化解,這也是敬天、惜地、愛人,整治大自然土石流後根絕人為出草的高度政治智慧表現。

(作者為律師) .....2004-07-27【台灣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