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8.01
主人與認同

 

2004.08.01自由時報

 陳茂雄

 政客兩度帶原住民走上凱達格蘭大道,要求陳總統與呂副總統道歉,雖然有不少人聲援原住民,但譴責的人更多。絕大多數台灣人覺得應該多照顧弱勢團體或族群,卻厭惡抗爭,若原住民不抗爭,絕大多數人並不知道政府對原住民的照顧有多優厚,然而他們這一抗爭,媒體紛紛出現原住民所獲得的好處,諸如升學考試加百分之三十三的分數、政府對原住民的就業訓練、工作權的保障、購屋補助等等。其實對原住民這些照顧也沒甚麼大不了,一般人都可以接受,但若雙方形成對立時,又另當別論。在政壇上,由於意識形態對立嚴重,少數人族群反而變成關鍵少數,各政黨都爭相拉攏。多數人族群本來就不會團結,也不太會注意關鍵少數所佔的便宜,然而當發生對立的情況時,就會刺激多數人團結,並注意其他族群所獲得的利益。

 年底將改選立委,政客為了騙取原住民的選票,刻意挑起原住民與其他族群對立,他們或許可以得到選票,但對原住民而言是一項傷害,除非原住民有能力獲得政權,否則族群對立吃虧的還是少數人族群。挑起對立的政客好像是扮演原住民的守護神,事實上他們是在殘害原住民。數百年來原住民的確被其他族群壓迫,但今日的文明社會,人權是大家所重視,原住民受尊重是必然的。

 一般人可以接受他人爭取利益,但不能忍受別人抵制自己。去年國家考試出現福佬話題目,它只是命題教授個人的意見,與考試院無關,更與執政黨扯不上關係,事後考試院也做適當的補救。當時正值總統大選期間,部分客家族群藉機掀起政治風暴,連戰也數度在電視上嚴厲地抨擊國家考試出現福佬話試題,依泛藍營的如意算盤,將這一筆賬記在執政黨身上,對泛藍營利多,他們沒有想到此舉得到反效果,絕大多數福佬人非常希望推展福佬話,但也支持其他族群母語的推展,泛藍營抵制福佬話試題,是刺激一向不團結的福佬人團結。若是泛藍營的作風略微修改一下,不要抵制福佬話,而是爭取各族群的語言都應該列入國家考試,這種主張雖然未必能夠順利實施,但易被接受。原住民這一次是被政客誤導,他們應該將焦點放在救災,不要隨著政客介入政治對立,弱勢團體本來很容易引起社會關心,進而喚起多數人的支持,但前兩次的街頭運動由於過度強勢反而引起他人反感。

 帶領原住民上街頭的政客強調原住民才是台灣的主人,事實上學術研究的成果已很清楚地指出,人類的發源地是在非洲,台灣的人類都是先後由他處遷移過來的,居住在台灣的人算不算是台灣的主人,端看他是否認同台灣這一塊土地,台灣有人民、土地、政府、主權,若是認同台灣這一塊土地,當然就認同台灣是一個國家,若認定台灣不是一個國家,那必定屬下述兩種情況:第一,他是被別的國家所統治;第二,他只有部落觀念,沒有國家觀念。原住民政客若認定他們屬前者,那他們自認為是被統治者,當然不是台灣的主人,若他們屬後者,那他們只算是他們部落的主人,不是台灣的主人。很顯然地,不分先來後到,只要認同台灣是一個國家者就是台灣的主人。

 印地安人出現在美國遠比白人、黑人來得早,但沒有人說印地安人才是美國的主人,白人、黑人都不是。只要認同美國是一個國家,而自己是這一個國家的公民,那他就是美國的主人。若不認同美國是一個國家,那他可能只認同部落,不認同國家,當然不是美國的主人。若認定自己所居住的地方是別一個國家的一部份,那他就是被統治者,怎麼會是美國的主人。不只國家如此,公司也如此,一個人若認定自己的單位不是一家公司,而是別一個公司的一部份,那他絕不是這一家公司的主人,因為他連自己的公司都不認同,怎麼會是這一家公司的主人?

 大清帝國有一段時間不准女性移民,所以男性移民只能與原住民女性結婚,其後代普遍漢化,所以被當作漢人來看待。若只有原住民才算台灣的主人,那千千萬萬含有原住民血統的漢人又算甚麼,這些人與高金素梅完全一樣,甚至於原住民血統的份量比高金素梅的還重,只是高金素梅去弄個原住民身分,已漢化的原住民沒有而已。話又說回來,還沒進入政壇以前,高金素梅從未表態自己是原住民,依她的定位,以前她不是台灣的主人,參政以後才是,不知這是甚麼邏輯?

 很顯然地,只有認同台灣是一個國家的人才是台灣的主人。固然也有不少原住民認同台灣是一個國家,然而幾十年來,絕大多數原住民認同外來政權,不認同台灣是一個國家,自我否定台灣主人的身分。應該是台獨運動人士指責認同外來政權的原住民不是台灣的主人,怎麼會變成原住民指責意識強烈的台灣老住民不是台灣的主人。帶領原住民出草的政客應該捫心自問,他們認同台灣是一個國家嗎?他們夠格當台灣的主人嗎?(作者陳茂雄╱台灣教授協會會員)

 

台灣和中國,兩條沒有交集的平行線

 

2004.08.01自由時報

黃適卓

 延續中共國台辦五一七的強硬聲明基調,港媒日前傳出江澤民在主持中央軍委會議時指出,中國不排除在二○二○年前解決台灣問題。無獨有偶的包括即將上演的東山島演習,顯示中共戰略規劃乃是如何掌握台海空優以及登陸作戰為優先,再加上國台辦副主任王在希也改弦易轍,將台海航線由經濟議題分割處理,修正定調為「國內航線」。凡此種種訊息均無不顯示,中共謀我日急,更將台灣身為主權國家的一切作為,無論是申請加入國際組織、制訂新憲法,均視作台獨的過程,誠此危急存亡之秋,台灣應徹底切割和中國之間的虛幻連帶,提升台灣主體意識,邁向正常化國家,以對抗中國,無論是中華民國或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束縛。

 其實揆諸過往,無論中國的統治政權如何輪替更迭,中國對於台灣的定位及態度,一直是抗拒曖昧而矛盾的,甚至充斥著「我群VS.他者」的分歧。三百年前,台灣對於大清帝國來說,不過是孤懸海外的蕞爾小島,本準備任由其自生自滅,爾後方勉強置於福建行省之下。而甲午戰後,台灣依照馬關條約永久割讓給日本,當台籍菁英林獻堂向梁啟超請教,關於台灣人對抗日本殖民政權的意見時,梁啟超回答「中國在今後三十年,斷無能力幫助台人爭取自由」,並強調台灣最好靠自己的力量來反抗壓迫。顯然在梁啟超眼中,台灣尚未被視為在當時或可預見的將來,中國所欲或所應關心的對象。而對日戰爭結束後,陳儀在一九三六年廈門市政府的「台灣考察報告」所為之序,台灣清楚地被描述成為一個不同於中國的外國實體:「『我國』應該輸入台灣的發展經驗,已改善我們生活,看台灣過去四十年的成就之後,甚至坦言『不禁使吾百感交集』」。

 直到蔣介石集團轉進台灣,透過大量而虛幻的歷史重述,強調國旗、國號及國歌的象徵意義,企圖清洗台灣人的共同記憶,同時將台灣烙印上「中華民國」的標籤,台灣和中國之間的界線也因此模糊難辨。而對於中共來說,台灣的領土野心其實是奠基在所謂「中華帝國」的幻想下,這樣的幻想已經在中國的歷史中綿延數千年,是中國對待外族的基本立場,絕非如同中國領導者在諸多文告中,大聲疾呼的和台灣之間有多少血的連結,如同公元二○○○年時,中國總理朱鎔基曾說:「中國人民一定會用鮮血跟生命捍衛祖國的主權與領土完整。」這無疑只是謊言,背後的意涵其實是帝國思想在作祟。此外,民族主義大師安德森(B. Anderson)前幾年拜訪中國後指出,中國大學生在與其座談時提到,要用武力洗淨台灣的日本因子,適反映中共和台灣之間不存在任何我群的想像。

 唯台灣有少數人,居然公開呼籲,八成左右的國人,對於國旗及國歌存在感情,生命共同體的認同正因之而建立,這無疑是誤解台灣過往的歷史發展軌跡,亦是對於蔣氏政權利用大量的社會規訓手段,強迫植入記憶的白色恐怖視而不見,利用似是而非的甘言誘惑,誤導台灣社會的認同,相信台灣社會對此自有公評。筆者強調,台灣的未來,必須透過公民社會運動的手段,以推動制憲正名為短期目標,最終建立正常化國家,唯有如此,方能徹底斬斷中國情愫的干擾及牽絆,也才能對抗崛起的中國霸權。(作者黃適卓╱台教會會員)


免遭中國連累 必也正名

 

2004.08.01自由時報

 盧俊義

 許多海外台灣人開餐廳都會用「Chinese Restaurant」這樣的英文名稱,外國人一看就認為那是「中國餐館」。中國菜名聞於世並不是始自今日,而是已經有很長遠的歷史,手藝好的名廚往往會被世界各地大飯店、餐館高薪禮聘去掌廚,甚至成為貴族家裡的專責廚師。

 但台灣人到海外打天下開餐廳也用「中國餐館」這名稱,就有魚目混珠之嫌。不錯,從長相、面貌上看起來甚少有人能辨認得出來誰是台灣人或是中國人,歐美人士看日本人、韓國人、香港人、新加坡華人等,都與台灣人、中國人相同,其實有時連我們自己也辨認不出來,除非有開口說話,我們才能從口音、語言上得知誰是哪一國人。

 由於中國近幾年來想要移民海外的年輕人很多,他們都會利用出國讀書或是工作居留在國外的機會,想盡辦法拉幾個親人跟著他們到國外去。為甚麼會這樣?不外就是賺錢過好生活。但知道已經有不少案例發生在歐洲地區,就是有「黑心仲介」者,利用這樣的弱點,轉賣了許多女子到外國,甚至為了要偷渡而病死異鄉的年輕人為數不少。目前在歐美各地有許多來自中國的非法居留者,他們以藏居在所謂「中國餐館」打工的最多。

 一九九三年奧地利政府也得到這樣的資訊,因此,利用突檢食品衛生的理由,緊盯著「中國餐館」經常進行安檢,希望能找到非法居留的中國人。這些衛生局的人並不會在生意正上門的吃飯時間進到餐廳,他們都是利用餐館準備作菜之前,或是正在整理餐廳準備打烊休息之際去進行突檢。這些食品衛生官員突擊檢查的主要目標就是對準儲藏室,看是否有被窩、床鋪之類的簡陋設備,以及那些存放在冰庫裡的冷凍肉品,看是否超過了規定保存期限。若有,一看到就隨即將之用刀剪將封口拆開,並丟棄在垃圾桶內。然後再繼續檢查任何放置在廚房內的鍋子,看是否有沒吃完的隔夜湯類等食物。若是有發現,除了當場丟棄在垃圾桶內,也會在離開餐館之前,開出一張重責罰單,並且給予嚴厲的警告,若是再被發現有過期肉品或是隔日湯類,將可能會面臨吊銷執照。

 中國餐館的廚師或是老闆都很清楚,這些被丟進垃圾桶的肉品,雖然已經超過規定的保存期限,但因為都是放在冷凍庫內,再加上做菜時高溫處理,並不會發生甚麼「病菌」的問題。但規定就是規定,保存期限有多久,就是多久,這樣的常識和規定對奧地利的食品商人來說,是沒有討論的餘地,他們很清楚,超過保存日期就是不行。但中國人開的餐館還是會等這些衛生局官員離開後,隨即將之從垃圾桶中撿起來又放進冷凍庫內,準備做菜時繼續使用,反正吃飯的客人也沒有人知道那些肉及其他食品過期多久。

 可是這些衛生局官員不知道從那裡得知中國人會做這種缺德的事,於是,他們會在離開之後,隨即開車繞過兩條街後又立即回來進行突檢,就這樣,捉到好多藏居的偷渡犯(通常都是從匈牙利進入,因為免簽證),收穫更多的,就是抓到了很多間「中國餐館」使用過期的肉品,且是才在不久前,衛生局官員們突檢不合格丟棄在垃圾桶內的。

 這些官員一肚子火,認為這些中國人簡直就是羞辱他們,於是向上級呈報,該國政府終於做出嚴厲的懲罰,在當年九月透過各類新聞媒體公開告知全國人民,不要到中國餐館去吃飯,因為肉類查驗不但過期,甚至是從丟棄的垃圾桶中撿起來的。

 這一公告不得了,客人減少了,且是少到有許多餐館真的是門可羅雀。但最受傷的,就是那些台灣人用「中國」這個名字開的餐館了,因為受到名稱連累的影響,也一間間地關起門來,沒關門的則是以賠上老本的方式硬撐下來,只有少數幾家用「Formosa Restaurant」之名的餐館得以免受魚池之殃。

 當台灣一再在推動「正名」之際,在海外經商的台灣人也應該跟上腳步起來響應,因為要當個有尊嚴的台灣人,就必須先從正名自己的國名開始做起,讓全世界都知道我們國家的名字叫「台灣」。

  (作者盧俊義╱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牧師)


台美日安保研討會,日評論家:救台灣即救日本,認台灣維持獨立國家形態對日很重要黃昭堂:日若開放武器出口對台是好事。

 

2004.08.01台灣日報

 (中央社東京31日電)日本外交評論家加瀨英明今天在「日美台安保合作研討會」中以「緊張的美台關係」為題指出,台灣維持獨立國家形態持續繁榮下去,對日本而言比對美國還重要,保衛台灣就是保衛日本。加瀨英明在演講中指出,台灣陳水扁總統再度當選連任,中台關係持續緊張是必然之事,但是更值得注意的是,美台關係在布希總統上台後也開始緊張,美國對台投以猜疑的眼光,對台灣獨立問題表示關切。

 美國布希政權的立場是,台灣若遭受中國攻擊,美國將不會坐視不管,定會出面保衛台灣,但若是台灣因獨立而引起兩岸戰事,美國將無法插手。

 美國以往扮演著「台灣守護天使」角色,但在美國發生恐怖攻擊事件後,中國已被美國視為反擊國際恐怖組織夥伴,另一方面,美國在經濟方面已與中國建立密不可分的關係,所以美中兩大國若有可能發生武力衝突,應該會與兩岸問題有關聯,這也是美國為何對台灣獨立問題格外關心的主因。

 加瀨強調,台灣若被中國侵略,日本將陷入如同以往日清戰爭前夕般的緊張情勢,兩岸發生衝突,勢必連帶威脅到日本的安全,因此日本和台灣近來也開始在軍事上展開互助交流。

 再者,日本自衛隊以往以防衛為主,不具攻擊敵國基地的能力,雖然近來開始有發射偵察衛星等動作,但是日本若遭受到北韓或中國的攻擊,也只能仰仗美國伸出援手,這也是日本不得不派兵伊拉克的原因之一。

 加瀨最後表示,美國的權力核心還是有很多人對台灣問題相當無知,所以台灣應該加強對美的宣傳。台灣希望中國放棄「一個中國」原則是可以理解的,但台灣若過度急於擺脫「一個中國」,可能會使台美關係更形緊張。

 (中央社東京31日電)台獨聯盟主席、總統府國策顧問黃昭堂今天在東京接受駐日記者採訪,對於日本考慮開放武器出口三原則,黃昭堂表示,這對台灣來講是件好事,因為有競爭對手,採購武器會變得更便宜。

 針對日本考慮開放武器出口三原則,黃昭堂表示,這對台灣而言是件好事,因為有競爭對手的話,採購武器會更便宜,尤其日本的潛艦性能世界一流,可以潛到很深的地方,還有特製的空氣過濾技術。 .....2004-08-01【台灣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