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8.08自由時報
〔中央社漢城七日電〕南韓「朝鮮日報」今天報導指出,據悉,倘若中國政府繼續拒絕南韓政府所提出的糾正被扭曲的高句麗史之要求,為凸顯南韓政府及國民的堅決立場,可以考慮召回南韓駐中國大使金夏中。
「朝鮮日報」今天在頭版頭條,以「中國當局以地方政府及大學教材難以管控為由,拒絕糾正被扭曲的高句麗史│南韓政府考慮召回駐中國大使」為題,報導有關南韓政府緊急派遣外交通商部亞太局(司)長朴晙雨前往北京交涉時,作出了前述報導。
報導指出,朴晙雨五日下午飛往北京,分別會晤中國對外聯絡部副部長劉洪才與局長李君、外交部副部長王毅及亞洲司長崔天凱等,就糾正被扭曲的高句麗史問題,進行長達八個半小時的馬拉松會談,但中國當局以「中國乃地廣人眾的國家,難以一一管控發生在各地的問題,尤其對於地方政府及個人所發行的出版品,恕難徹底控制」為由,拒絕南韓的要求。
「朝鮮日報」指出,中國當局決定將外交部網站有關韓國簡介的韓國史部分刪除之際,部分政府有關人士即提出:為凸顯南韓政府及國民的堅決立場,可以考慮召回南韓駐中國大使金夏中。
據了解,南韓政府曾於二○○一年為抗議日本歪曲歷史的教科書問題,召回了當時的駐日本大使崔相龍。
南韓外交通商部次官補(常務次長級)李秀赫曾於六日下午主持了跨部會的高句麗史相關事務對策會議後表示,「雖然中國在外交部網站中刪除了韓國現代史以前的歷史,是一項不對的措舉,但網站中是否記錄他國歷史,完全是該國的固有權利。」暗示著南韓政府將不再堅持要求中國在外交部網站中復原被刪除的韓國歷史簡介。
至於召回駐中大使金夏中的問題,由於此乃急速冷卻兩國關係的最後手段,南韓政府在做出此項決定時,勢將背負著急遽冰封建交十二年邦誼的沈重負擔,因此,能否付諸行動,尚難預卜。
中國外交部網頁 刪高句麗史
〔本報綜合報導〕近來越演越烈的中韓歷史詮釋之爭,其導火線出現在今年四月。
四月二十日,中國外交部網頁(www.fmprc.gov.cn)將韓國「國家概況」中的歷史簡介部分加以刪改,把原本的「朝鮮半島一帶形成新羅、高句麗、百濟三個不同政權」之敘述,刪改為「朝鮮半島一帶出現新羅、百濟等割據政權」,將「高句麗」從韓國史介紹中刪除。
有鑑於中國政府正動員學者、媒體,大肆推動將高句麗納為中國歷史之一個小片段的所謂「東北工程」,南韓政府曾召見中國駐南韓大使李濱表達抗議,並要求中國外交部立即將網頁中刪除的「高句麗」部分予以恢復。
八月二日,南韓外交通商部亞太局局長朴晙雨和前來漢城洽公的中國外交部朝鮮半島事務大使寧賦魁餐敘時,再度提出上述要求。寧賦魁答以「不在其位,不謀其事,但必將漢城的意思轉達北京」。
八月五日,中國外交部對網頁作出修改,這次則將一九四八年以前的韓國史敘述全部刪除,韓國史介紹由「一九四八年八月十五日,大韓民國成立,李承晚當選首任總統」一語開始。
對於中國此一作法,南韓外交部在五日下午緊急派遣亞太局局長朴晙雨前往北京,當面要求中國政府明確表明立場並向其提出抗議。
南韓外交部發言人申鳳吉強調指出,高句麗史是韓民族的根源所在,是攸關民族根基的重大事件。有鑑於中國地方政府正對高句麗史進行歪曲,大學教材等出版物也出現歪曲歷史的內容,韓國政府強烈要求中方停止上述行動並糾正這些錯誤。南韓政府並舉行跨部會的「第二次歪曲高句麗史工作對策會議」,研判中國動機與因應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