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9.03自由時報
■李元斌
宋楚瑜日前在親民黨「政治領袖高階班」研習活動總結致辭時表示,國親將在明年一、二月合併組成新政黨,但不是誰要「回國民黨」的問題,「如果是回到李登輝時代的國民黨,沒有人願意!」並且質疑國民黨至今未能和李登輝路線劃清界線,「甚至還有人要尊李」。在李煥、徐立德、李慶華等人奔走下,連戰也強調:「我一定要促成國民黨的統一!我一定要讓李登輝親眼看到國民黨的統一!」敗選後國親彷彿只剩合併的問題,而且妨礙國親合併最大的石頭就是李登輝。宋楚瑜為參選二○○○年大選脫離國民黨,敗選後另組親民黨,四年來,果真國親合如此急迫重要,也該找個新的理由吧!
三二○至今半年過去了,國民黨不曾檢討敗選責任問題,也無視泛藍民眾世代交替呼聲,還要鞏固領導中心,好不容易中常會上提出現階段論述「中華民國就是台灣」,連戰怕國民黨遭誤解將「台獨化」,還修正為「中華民國就是台灣民主和平最大保證」。狗尾續貂,連該黨中常委都搖頭。宋比連幸運,畢竟親民黨乃一人政黨,再次敗選也無須鞏固領導中心,宋楚瑜至美國「考察」歐美政治,不問黨務月餘,誰知回國後卻見高市議員補選掛零,不願接受這是激進的抗爭路線導致民心盡失,尚自述此失敗不過是「小膿包」,除去後將快速癒合,誰知立院迅速通過單一選區兩票制席次減半,此選制明顯不利中小黨,泡沫化之虞日甚,於是又再次倡議國親合。此時連宋的國親合,無關所謂大局或中華民國之存亡,不過是抗拒世代交替徐圖東山再起各取所需的煙幕彈。沒有由下而上的檢討機制,就無法凝聚發展路線的共識,避開路線問題,即使統一的國民黨也只會親民黨化。
泛藍的未來攸關國家的未來,制定泛藍的路線應該有台灣各地泛藍的民眾參與,而不是由中國東北、湖北的大老決定。國親合不合,不是李登輝的問題,是路線問題。
(作者李元斌 ╱南科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