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9.12自由時報
■陳茂雄
最近馬英九以新台灣基金會的名義在南部辦了青年人的活動,引來不少議論,藍綠雙方都認定他是為二○○八年總統大選鋪路。政治人物擴張政治版圖是相當正常的事,只要人民支持,人人都可以當總統。馬英九為總統大選鋪路也沒甚麼大不了的,可是有人批評他違反中國國民黨的倫理,黨部已有革命實踐研究院,要辦訓練活動,就應該以革命實踐研究院的名義辦,怎麼可以另起爐灶?事實上馬英九有他自己的考量,他想在本土化的政治版圖建立橋頭堡。
為了期待二○○四年總統大選翻盤,連戰已將中國國民黨帶往反本土化的路線,馬英九若跟著連戰走,也會變成反本土化的角色,他很清楚,任何人只要本土化人士不認同,就沒有機會坐上總統寶座,所以離開連戰路線是必須的。
在台北市長連任的選戰中,即使李前總統加以批判,馬英九都低調處理,不予回應,並在多處場合表達尊重李前總統;在本土人士舉辦的各種活動諸如二二八紀念活動等,他也積極參加;二○○四年的總統大選後,泛藍營從事暴力群眾運動,剛開始他為了對泛藍營支持者有所交代,所以也參加暴力活動,可是他也頻頻做出討好本土人士的舉動,連驅散暴力群眾這一件事也積極表態是台北市所下的命令,不是中央政府,違反討好暴力群眾的一貫作風。馬英九這些舉動都是為了建立本土化的形象。
馬英九積極建立本土化的形象,可是與「本土化」還是差了一段相當遠的距離,這是政治立場問題,與族群無關,「本土化」的建立不是靠嘴巴喊就可達到,喊「愛台灣」未必就能得到台灣人的認同,就像陳總統就算喊了一千次「愛中國」,還是一樣得不到中國法統勢力的認同,站在台灣意識的政治版圖就不可能中國化;相對的,站在中國意識版圖的人就不可能台灣化。
宋楚瑜選省長時,受到中國法統勢力嚴厲的批鬥,所以很自然被推到本土化的政治版圖;在二○○○年總統大選時,他被中國法統勢力擁抱,立刻被歸類為反本土化的政治人物,同樣的一個人,前後兩段時間都喊著「愛台灣」的口號,可是前半段被歸類為本土化人士,後半段卻變成外來勢力。
李前總統執政時,受到中國法統勢力的抵制,所以很自然地被推擠到本土化的政治版圖上,林洋港不願意排在李前總統後面,而要與李前總統爭國家領導人的地位,那時候國民黨內部的本土化政治版圖已被李前總統所佔,所以林洋港不得不移到中國意識的政治版圖,跟著中國法統勢力喊「統一」的口號,土生土長的林洋港,以前並沒有從事「統一」的政治活動,現在也沒有,只有在與李前總統爭執政權時期,跟著中國法統勢力喊「統一」的口號,很顯然的,政治人物的立場是依他的政治版圖而定,不是靠嘴巴來詮釋。
長期來面對中國政府的打壓,五百多枚飛彈也對準台灣,使台灣人普遍對中國反感,若以意識形態來區隔,目前台灣意識的政治版圖遠大於中國意識。泛藍營的致命傷是中國只打壓泛綠人士,連演藝人員都不例外,對泛藍的人則有某種程度的禮遇,使一般民眾將泛藍營與中國綁在一起,泛綠營佔了台灣意識的政治版圖,而泛藍不得不退到中國意識的政治版圖。在這種情況下,泛藍營再怎麼喊「愛台灣」都不能佔據台灣意識的政治版圖。
馬英九雖然在本土化下了不少工夫,可是還是不能佔據台灣意識的政治版圖,因為他是泛藍陣營的人。有人說他要離開中國國民黨才能佔據台灣意識的政治版圖,事實不然,只要有愛國同心會那些人支持,他就不可能染成本土化的色彩,他若要吸收本土化的選票,唯一的方法只有使自己變成中國法統勢力的敵人,扮演宋楚瑜選省長時的角色。有人憂慮馬英九若是被中國法統勢力敵視時,會失去泛藍營的選票,一樣選不上總統。持這種說法的人是對台灣政治版圖的架構不夠了解。泛綠營的版圖大部分來自政治意識;而泛藍營的政治版圖則大部分來自派系的結盟,所以當馬英九被中國法統勢力排斥而移到台灣意識的政治版圖時,未必就會失去淺藍的支持者,還是有相當大的空間進軍總統寶座。
馬英九最大的敗筆是對台灣意識的政治版圖與中國意識的政治版圖要通吃,這是不可能的。他對中國法統勢力的基本票源不能割捨,所以拿不到台灣意識的選票,在台灣意識政治版圖遠大於中國意識政治版圖的情況下,他距離總統寶座還是相當遙遠。
(作者陳茂雄╱李登輝之友會全國總會執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