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11.27
知識與常識

 

2004.11.27自由時報

■陳茂雄

 八○年代某知名國立大學管理學院從國外聘了幾位股市專家來學校任教,他們所教的科目當然與股市有關,可是當他們自己進入股市時,個個都「摃龜」,沒有一個例外,這是一件很奇妙的事,在國外是股市專家,回到國內卻變成「門外漢」。社會科學研究者常出現這一類問題,專家會變成門外漢,有時門外漢卻變成專家,自然科學就沒有這一類問題,專家就是專家,不可能變成門外漢,門外漢也不可能變成專家,嚴格說起來,研究社會科學是比自然科學難。所以會如此是因為自然科學的變因可以控制,只要知識夠,性向適合就可以研究,而且研究成果到處都可以適用。社會科學變因往往不可控制,研究人員不只要有知識,更需要有很豐富的常識,才不會由專家變成門外漢,有時候甚至於常識比知識還重要。

十一月二十四日中央研究院院士許倬雲發表「我對史學爭議的看法」。頂著中央研究院院士的頭銜沒有人敢懷疑他的知識,不過他的常識是值得大家討論,更嚴重的是他頂著自己的「知識」來否定別人的「常識」。許倬雲對姚嘉文與林玉体的評論是「歷史知識有限,歷史判斷不當,本是狗吠火車,不必評論」,事實上姚嘉文與林玉体的常識遠比許倬雲豐富,看法也比他正確。

這也是很奇妙的現象,對社會科學而言,有時候常識比知識重要,在筆者等幾位非經濟學者極力反對將台灣的經濟活動移往中國以前,絕大部分經濟學者都支持台商到中國投資、加強兩岸之間的貿易,經濟學者是依他們的專業「知識」論斷,已開發國家經濟活動外移是必然的現象,而中國卻是一個好市場。可是依「常識」論斷,除非台灣投降,否則中國對台灣的敵意不可能稍減,而以經濟力量消滅台灣遠比國防力量來得高明。由於兩岸人口差距太大,雖然台灣的國民所得遠大於中國,可是對總體經濟來說,台灣遠不如中國,若將大量輸出移往中國,台灣的貿易會過度依賴中國而形成寄生經濟,必要時中國可以用貿易制裁手段使台灣經濟崩潰。台商帶著資金、產業技術、管理方法到中國生產與台灣同質性高的產品,搶佔台灣的市場,使留在台灣的產業難以生存,這些都是常識,由今日的結果可看出「常識」還是比經濟學者的「知識」重要。

因為在台灣招考的公務人員只適用於台灣,招考的對象也只限於台灣,所以林玉体主張只考台灣史地,不考中國史地。許倬雲主張監察院應該對姚嘉文與林玉体「糾彈」,其所持的理由是林玉体未遵循「憲法與法律的規定」,這種說法顯現出許院士在「常識」方面還要加一點油。在法律層面上,沒有任何法律規定「本國史地」不能專考「台灣史地」,所以林玉体的說法絕對是正確的。在憲法層次上,更凸顯出許院士不應該只窩在歷史領域談天下事。中華民國創立時,台灣屬日本的版圖,中華民國的版圖當然沒有台灣。一九三六年五月五日公布的「中華民國憲法草案」(五五憲草)的第四條將中華民國的領土劃分成三十個地區,最重要的就是它沒有包括台灣。一九四七年一月一日公布的「中華民國憲法」第四條很清楚的指出「中華民國領土,依其固有之疆域,非經國民大會之決議,不得變更之」。一九四七年以後,國民大會從未變更領土,「依其固有之疆域」當然就是指五五憲草的第四條,不含台灣的三十個地區。

大陸淪陷後來到台灣的中華民國政府因失去全部領土,所以成為中國的流亡政府。台灣政治民主化之後,由台灣全體居民產生政府,行使獨立的主權,將「流亡政府」轉換成「台灣政府」,台灣已成為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可是用了中華民國的國號與憲法產生嚴重的矛盾,因為台灣這一個國家所用的憲法其領土竟然沒有包括台灣。解決這一個矛盾的方法就是正名與制憲,不過還未正名與制憲以前,只能依民進黨的方式來處理,也就是依「佔領事實」來定位「中華民國」,「中華民國」的領土只包含台澎金馬,如此「本國史地」就是包含台澎金馬的「台灣史地」,林玉体何錯之有?若許倬雲堅持不認同依「佔領事實」來定位「中華民國」,那只好先承認「中華民國」已滅亡再來談歷史,這些都是「常識」,不是「知識」。

許倬雲對教育部長杜正勝所規劃的歷史教材也有意見,他說「至於台灣地位的爭議,有人以為課綱中應敘述開羅公報與波茨坦公報並非國際條約,此事近來已有林滿紅的討論,一九四五年,日本在台當局將台灣交付中華民國接收 ,即是承認兩個公報的宣示」,中央研究院院士有這種說詞,更令人覺得「常識」對社會科學學者的重要性,一九四五年在台北中山堂受降的現場掛有中、美、英、蘇四國國旗,日本是向盟軍投降,不是中華民國,怎麼會有「將台灣交付中華民國接收」的說法?日本投降正式的國際條約是在一九五一年於舊金山簽訂,當時「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都沒有參加,日本宣告放棄台灣主權,很顯然的,台灣的主權屬台灣全體居民。

除非台灣是其他國家的殖民地,否則以台灣為中心編寫歷史教材是天經地義的事,許倬雲責怪他人存有意識形態,事實上是他自己存有大中國意識形態,抗拒認同台灣。(作者陳茂雄╱中山大學教授)

 

不當黨產209億 3/4已被移轉

 

2004.11.27自由時報 

 〔記者蘇永耀╱台北報導〕行政院將展開第三波追訴黨產行動。行政院律師團昨日表示,國民黨及其附隨組織應返還政府資產現值共達新台幣兩百零九億元,但實際返還僅有百分之三,而且有高達百分之七十五、約一百五十七億的資產,已經移轉第三人或被徵收使用。

 有關後續處理策略,律師團指出,已移轉第三人部分,可以提起訴訟請求國民黨及其附隨組織按照市價賠償,至於遭政府徵收土地,得按徵收補償費加計百分之五利息請求賠償;至於仍未移轉出去的資產,行政院除持續與國民黨協商外,並可視具體個案情況提起訴訟。

 目前律師團正研議訴訟的標的,還包括國民黨中央黨部大樓以及花蓮民勤段現值近八百七十萬的土地。

 在已移轉第三人的部分,最為顯著的個案就是原中廣公司位於仁愛路土地。律師林永頌表示,該筆土地公告現值一百零二億元,民國八十七年底先以八十八億賣給國民黨的中投公司,之後又以九十億元出售給宏盛建設,中廣應按市價賠償。

 林永頌進一步指出,依財政部國產局所提供資料,台北市仁愛路土地是中廣公司接管日治時期台灣放送協會各地支部財產,當初是以「作價轉讓」方式移轉所有權,但翻遍土地登記,不僅不動產轉讓登記實務沒有這種登記原因,實際上國民黨及中廣也沒有支付任何價金給政府,完全違反國有公用財產不得處分私人等強制規定,其物權行為應屬無效。

 行政院發言人陳其邁昨日率財政部次長李瑞倉、律師團律師林永頌、李勝雄等人召開記者會,說明追討國民黨及其附隨組織不當黨產相關事宜。

 律師團說,國民黨及其附隨組織不當取得或使用國家各類不動產面積共二十五萬四千六百三十七平方公尺,總現值達新台幣二百零九億元,其中仍登記為國民黨或其附隨組織者佔百分之十八,移轉第三人所有或被徵收者佔百分之七十五,拋棄所有權辦理國有登記者佔百分之三,無償使用國有土地者佔百分之二。

 律師團並進一步歸納五大類型包括:

 一、因轉帳撥用取得的國有特種房屋及坐落基地。

 二、早期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宣傳委員會移交國民黨經營的日產戲院,如中影所屬十一家戲院,律師團建議其中若中影已有設定他項權利者,應於返還政府前辦理塗銷登記,否則應按市價賠償。

 三、中廣公司接管日治時期台灣放送協會各地支部財產,包括台北市仁愛路基地、行政院已提訟的板橋民族段土地等。

 四、政府徵收卻登記為中廣公司所有的財產,這以台北縣八里鄉土地為主。

 五、實踐大樓及實踐堂基地,土地本為國有,建物卻為國民黨所有,律師團建議如協商不成,可考慮提訴訟要求拆屋還地,以及償還五年相當於租金的不當得利。


十年來台商遇害報案逾四百件,
中國治安現警訊蔡同榮催生台商回流機制。

 

2004.11.27台灣日報

(記者洪哲政∮台北報導)廣東東莞再傳台商命案,民進黨立委蔡同榮昨日指出,目前在中國的台商約有40萬人,10年來,光是有報案紀錄的中國台商遇害件數,從被殺,綁票到失蹤,就有4百多件,接二連三地發生台商遇害案件,代表中國在治安燈號上已出現警訊。

 蔡同榮呼籲政府擬定台商回流機制,讓台商能夠回到真正祖國台灣的懷抱,而不在假想敵國家被充當肥羊,任人宰割。

 對於台商在中國經商權益處理極有經驗的蔡同榮指出,依照統計,台商遇害比例最高的單一地區依舊是東莞25%,其次是深圳13%、廣州8%、雲南6%、廈門6%、中山4%、重慶4%、上海4%、北京4%,在大陸其他地區遇害之比例則為26%。而中國人對台商的威脅最具代表性的一句順口溜是:「進入中國,就不保險;踏上廣東,保證危險;留在東莞,最最凶險。」對照現狀,可說是一語中的。

 蔡同榮也透露,中國在感受到高科技產業發展的重要性,已不斷在將經濟統戰觸角伸向台灣的高科技產業,期使高科技產業從台灣出走的動作極為明顯,甚至擬定出對台高科技產業統戰的手法。 .....2004-11-27【台灣日報】

中國打壓台灣從無藍綠之分

 

2004.11.27自由時報社論

 幾乎在所有的國家裡,不論是民主國家還是非民主國家,即使國內有政黨之爭,在面臨外患敵國時都會一致對外。這個道理十分簡單,套用一句成語來說便是:「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如果國家陷入危機之際,還「勇於內鬥,怯於外戰」,不論內鬥是誰贏誰輸,最後大家都會一無所獲。很不幸的是,台灣現在滿像是這種情形。

 前一陣子,藍綠陣營為軍購案爭執不下,有些立委候選人還以「向軍購說不」當競選口號。在那些高分貝反軍購的人口中,台灣為了加強防禦而購買武器,是大錯特錯的決策。那些人反軍購的說詞五花八門,甚至還一再凸顯自己是為台灣著想。可是,他們在批評軍購案時,卻從來不談台灣所受的軍事威脅有多大,他們對於動輒對台灣文攻武嚇的中國,更是連吭也不敢吭一聲。他們那些本末倒置的言行,實足令國際社會大開眼界。

 前天,陳總統公開表示,馬英九市長在印尼雅加達爭取主辦亞洲主要城市網年會備極辛勞。此事因為中國從中作梗,台北市能否獲得主辦權充滿變數。陳總統說,他要做馬市長的後盾,給馬市長鼓勵打氣,而由此足以看出,中國對台打壓無所不在,無顏色之分,無藍綠的不同。陳總統也以此為例,說明台灣外交處境的艱難。他宣示,既然用中華民國名義無法參加聯合國,那麼從今以後要用台灣名義參加聯合國。

 中國圍堵台灣的例子,已經到了數都數不完的地步。在北京當局眼裡,管你是稱為中華民國、中華民國在台灣、台灣的中華民國、中華民國就是台灣、台灣就是中華民國,還是名正言順地稱為台灣,一句話,通通都要打壓到底,不准喘一口氣。這個事實不僅是我們點滴在心頭,國際社會也相當了解。例如,中國阻撓台北市主辦亞洲主要城市網年會,日本東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都為台灣聲援力挺。反倒是,明明中國打壓台灣不分中華民國或台灣,也不分藍或綠,偏偏有人在台灣還自以為是地分門別類,說什麼要以血捍衛中華民國,凡是正名為台灣之舉都數罪大惡極。這些仁兄何不看看,中華民國想走出去,中國不是照樣趕盡殺絕嗎?馬英九想走出去,中國不是照樣不留情面嗎?

 眼見中國配偶人數漸增,台聯立委打算提案修法限制中國配偶的公民權,但此舉卻被泛藍立委批評為侵害人權。事實上,中國配偶的問題重重,假結婚真打工者為數眾多,懷有政治動機者可能不少,絕不可以簡單視之。中國配偶即使獲准來台,並不表示他們認同民主體制,更不表示他們認同台灣這個國家,所以,以法律規定其行使公民權確有必要,不能讓他們輕易獲得選舉權、被選舉權或報考及出任公職之權,除非經過一定的鑑定程序,證明他們已經完全融入台灣這個國家。這種應有的程序,不要說其他民主國家,連非民主國家也是如此,這跟尊重他們的人權是兩回事。對此質疑者,也是犯了敵我不分的謬誤。

 北京當局的蠻橫作風,現在也感染了中國的網民。那些以網路為武器的當代義和團,從早到晚充當一中帝國的警察,只要發現了違反北京一中原則的現象,他們便一擁而上吆喝鼓譟,非得要讓對方徹底屈服不可。四年前和今年大選前後,中國網民點名批判所謂的綠色台商、綠色藝人,把那些誤以為可以「經濟歸經濟」、「表演歸表演」的台商、藝人搞得滿頭包。其實,他們並非厚愛藍色台商、藍色藝人,而是要得到他們的資金或使其為統戰效力,最終讓台灣乖乖束手就擒。在這種情況下,國內各政黨還不知團結對外,有些人甚至以當統戰貴賓而竊喜,台灣的前途豈不堪憂?

 在歷史上,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先是政權之爭,國民黨在內戰失敗之後「轉進」台灣,兩者變成代表權之爭。結果,中華人民共和國全贏了,「中華民國從此結束了它的歷史地位」。至於台灣,因為過去受外來政權帶來的中華民國統治,北京當局為了消滅中華民國必須併吞台灣,以致炮製了「台灣自古即屬於中國」、「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等政治神話。然而,馬關條約、舊金山和約、台灣關係法等國際性文件,在在說明台灣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十餘年來主權在民的落實更強化了這個事實。中華民國是虛幻的,台灣是實存的,這一點我們自己一定要分清楚、搞明白。

 廣義來說,今天台灣的主要政黨,幾乎都可稱為「台派」了,通常所謂的「統派」,除極少數外早已停止公然宣傳與中國統一。從總統大選到立委選舉,泛藍陣營打的旗號都是中華民國。現在,即使是捍衛中華民國的人也不得不打從心裡承認,中華民國並不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蒙古共和國。說穿了,中華民國與台灣是有交集的,有台灣才有中華民國,否則中華民國只能存在於外太空。正是因為這樣,中國對我們的打壓無藍、綠之分,無中華民國、台灣之分。事實如此明顯,政治人物還不知團結對外,等於是連淺顯的內部矛盾和敵我矛盾都分不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