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4.14
韓國能台灣能嗎?

 

2005.04.14台灣日報

◎陳榮儒

 民主政治的設計就是行政、立法、司法三權互相監督、互相制衡。行政與立法分由不同政黨控制的情形也是常態。朝小野大,國會由在野黨控制,執政黨選擇政黨和解合作,使政黨政治運作順暢,亦屬正常,不足為奇。但執政黨在協商時絕不能棄守黨綱等基本原則和對選民的承諾,這是政治常規。

人民是阿扁最可靠後盾

 這次的所謂「扁宋會」及簽署的十項聲明,因陳水扁總統百般讓步,讓宋楚瑜予取予求,才令他的支持者譁然,不滿。而在此敏感時刻,他更用不當言詞,在台灣人的頭上大潑冷水,不但令支持他取得政權的人大失所望,連數十年來海內外台灣人共同努力結果,才建立的台灣意識和台灣主體性,都面臨了分崩離析的局面。

 當國會被反對黨勢力控制時,人民支持的力量對執政黨來說是最誠實又最可靠的後盾。成功的政治人物不會,也不應該忽視如何擁抱人民、照顧人民的權益,人民也一定會懂得如何回報。

 美國人公認為「溝通的能手」(Thegreatcommunicators)的雷根和柯林頓兩位前總統,在任時都曾因朝小野大而飽受國會反對黨的杯葛、反對的困境。他們除運用超人的政治智慧及溝通技巧,與反對黨協調、週旋外,最後祇有訴諸選民,由人民迫議員支持行政的議案或政策,充分發揮所謂人民力量(Peoplepower)「制衡」國會。

 堅持改革而且認真推動改革的總統都會獲得多數人民的支持與擁戴。曾遭國會的彈劾而下台,後因人民力量的支持,終於反敗為勝的韓國總統盧武鉉,是一件罕見的政治案例,值得一提。家境與出身和陳總統相似的盧武鉉,以「要改革韓國」為主軸而獲選,並於2003年2月25日就任第16任韓國總統。不久,因故脫離「千禧民主黨」,而由新成立的小黨-「開放我們黨」(UriParty)所支持。

盧堅持改革蝦米變鯨魚

 盧武鉉處於朝小野大,施政困難,當不在話下,但他仍毅然遵守競選諾言,大力從事改革:如嚴辦貪官污吏、官商勾結及腐敗的民意代表,包括國會議員,遂引起反彈。國會反對黨以盧氏的親信和助理挪用總統競選公款等三個理由,於2004年初通過彈劾案。盧氏下台,由總理高建代行總統職務。盧氏因堅持並推動改革而被反對黨彈劾,令韓國人民不以為然而更加敬佩他,並擁護他。

 韓國於2004年4月國會改選。筆者3月20日在台灣投票,後飛往韓國觀選一週,遍走漢城(現正名為首爾)、大邱、慶州、釜山及濟州島等地,所到之處可看到大批大學生、年輕人,在為「堅持改革、反貪污」的「開放我們黨」候選人助選拉票。4月15日投票,結果,原在國會只有30多席,支持盧武鉉的「開放我們黨」,蝦米變鯨魚,一舉獲得國會299席的152席,成為國會的最大黨且超過半數席次。這是政治奇蹟,也是南韓人民展現人民力量的有力明證。韓國人做到了,台灣人能嗎?

堅持信念達成制憲目標

 國會選舉一個月後的5月15日,韓國憲法法院做出歷史性的最終判決:以彈劾案三大理由不足以嚴重到彈劾總統為由,駁回對盧武鉉的彈劾案。盧氏當日恢復總統職務。盧武鉉於5月15日在致全國人民的演說中第一句就說:「當彈劾案通過時,我就想,南韓終會度過此一難關,……我深信(南韓)成熟的公民(Maturecitizenship)和民主的潛力(DemocraticPotential)」。

 盧總統在短短一個月內獲得兩項勝利:支持他的黨贏得國會大選及彈劾案遭駁回。所以會有如此結果。筆者認為:(1)盧武鉉的改革承諾,雖在朝小野大,且極短時間內表現,已獲得人民的認同與肯定;(2)反對黨在國會的政治權謀及掣肘,令人民厭惡、痛心與反感,人民藉國會改選反制,充分展現人民的制衡力量;(3)憲法法院或有感於人民的意志和盧總統的改革毅力與魄力,終於駁回彈劾案。際此中國「反分裂法」之制定,以及「扁宋會」的相繼衝擊,台灣人民只有鼓起勇氣與信心,團結一致對外;執政者如能記取韓國盧總統的經驗,堅持改革的信念,努力不懈,訴諸民意,展現人民力量以達成正名,制憲等改革的最終目標,韓國能,相信台灣也一定能。

(作者為台灣加入聯合國促進會會長、FAPA前會長) .....2005-04-14【台灣日報】

 

為流落中國前國軍台灣英靈請命

 

2005.04.14台灣日報

◎許昭榮

 中國人之不仁、國民黨政府之不義、台灣人之不智、新政府之無力、台灣老兵之無奈,在此次「參拜靖國神社」風波,展現無遺。

參拜台灣英靈無可厚非

 本來,台灣人參拜「台灣英靈」,是天經地義、無可厚非的美德與善事。何況,那些台灣英靈被中國人排斥於先,被台灣人漠視於後,而被日本人合祀於「靖國神社」,已經五十餘年!如果,沒有這次台聯黨蘇主席率團參拜,引發高金素梅登高吶喊,驚醒國人,震撼國際,台灣英靈絕不可能鑽出一條回歸故鄉之關道;如果沒有借重在野黨之「公權力」,更不可能促成朝野認同,正式讓那些流落異鄉的台灣英靈回歸台灣之共識。

 對於那些長期被政府遺棄,被同胞遺忘的台灣英靈而言,確實是天上掉下來的福音。

 今年值逢二次大戰終戰60週年!所以,意義非常重大。一甲子的歲月,不長也不短。但是,流落在日本及中國的4萬柱台灣英靈已哭涸了眼淚,喊啞了喉嚨,等得不耐煩了!

 台聯這趟日本之行,雖然有功無賞,但已被歷史肯定為台灣兵役史上的破冰之旅。英靈地下有知,莫不感泣萬千。

 這次的參拜風波,已延燒一週。惟國人幾乎都只注目在合祀於日本「靖國神社」的2萬8000柱有名可查的英靈,卻不知道尚有2304位台灣無名英魂,孤淒地徘徊在靖國神社近鄰的「千鳥淵軍人公墓」。

赴中剿共英靈最是悲哀

 還有,台灣光復初期(1945年底至1948年間)被國府陸海軍部隊不當拐騙到中國大陸剿共橫屍在東北、華北及徐蚌會戰等激戰場,長期受風吹雨淋、雪凍日曬,無人聞問的萬柱國軍台灣英靈,最悲哀!這些國軍台籍英靈都是當年,或因家庭困苦,急欲就業賺錢幫助父母維持生計;或因時代變遷,急欲學習「北京語」以求上進,而上了賊船一去不返者!其中大多是花東及屏東地區的原住民子弟。

 國府戰敗撤退來台後,不但未追旌台灣兵之犧牲奉獻,反而刻意隱瞞這段悲壯的歷史!直到解嚴後,「全國原國軍台籍老兵暨遺族協會」成立,經過不斷向政府陳情、請願乃至抗爭結果,國防部始於1995年8月17日,弄一塊「國共內戰陣亡台籍將士」的總靈牌,入祀圓山「忠烈祠」。但其過程完全黑箱作業;對外界,除了領隊的前立法委員黃煌雄之外,沒有任何第二人,包括媒體工作人員。尤其是臨時來電告知,儘管本會即刻通告所有會員,仍使許多遺族來不及趕到台北參加祭拜親人!

 由於軍方入祠「台灣英靈」之誠意不足,扭曲歷史真相有餘,本會才決心向高雄市政府爭取一塊土地,位於高雄港口附近的旗津海岸公園預定地約一公頃(3800坪),計畫籌建一座包括「台灣英烈祠」、「文物館」等設施的「祈願世界和平紀念公園」。

如何引靈安奉考驗政府

 孰知,前國民黨政府不仁;現在的民進黨政府無情,不僅不輔助建碑慰靈,反而打壓、排斥,甚至以「錢坑法案」為理由,一再封殺本會訴求的「台灣光復初期投效國軍台籍老兵補償條例」,破壞「建祠引靈」回台之計畫。

 由上述日軍台灣英靈及國軍台灣英靈之際遇,可見被奉祀在日本「靖國神社」的2萬8000柱台灣英靈,是何等榮耀與幸運。最諷刺的是,為日本國犧牲的台灣兵,竟比為祖國(中國)犧牲的台灣兵,死得尊嚴、高貴得多。

 據筆者所了解,合祀於「靖國神社」的2萬8000柱台灣英靈,社方早於1977年(昭和52年)6月10日,就把「祭神簿」(名冊)影本計27冊,「合祀通知狀」2萬8000張,均委託「中華民國台灣同胞原日本軍人軍屬之軍貯欠餉死傷恤償討還代表團」副總代表李謀茂先生(已故)帶回台灣。但在國府戒嚴威權統治下,「分靈」無處安奉,結果流落北埔「濟化宮」納骨塔,不但失去尊榮,而且,無法公然面對國人!

 4萬柱「台灣英靈」,如何引靈?安奉何處?將考驗民進黨政府及台灣人的智慧和魄力。

(作者為前全國原國軍台籍老兵暨遺族協會創會會長) .....2005-04-14【台灣日報】

 

遙想國共內戰的台灣英靈

 

2005.04.14自由時報

■許昭榮

 今年逢二次大戰終戰六十週年,流落在日本及中國大陸的四萬柱台灣英靈已哭涸了眼淚,喊啞了喉嚨,等得不耐煩了!

 台聯這次靖國神社參拜風波,已延燒一週,惟國人幾乎都只注目在合祀於靖國神社的二萬八千柱有名可查的英靈,卻不知道尚有二千三百零四位台灣無名英魂,孤淒地徘徊在靖國神社近鄰的「千鳥淵軍人公墓」。

 還有,台灣光復初期(一九四五年底至一九四八年間)被國府陸海軍部隊不當拐騙到中國大陸剿共,橫屍在東北、華北及徐蚌會戰等激戰戰場,長期受風吹雨淋、雪凍日曬,無人聞問的萬柱國軍台灣英靈,其中大多是花東及屏東地區的原住民子弟。

 國府戰敗撤退來台後,不但未追旌台灣兵之犧牲奉獻,反而刻意隱瞞這段悲壯的歷史!直到解嚴後,「全國原國軍台籍老兵暨遺族協會」成立,不斷向政府陳情、請願乃至抗爭,國防部始於一九九五年八月十七日,弄一塊「國共內戰陣亡台籍將士」的總靈牌,入祀圓山「忠烈祠」。但其過程完全黑箱作業;對外界,除了領隊的前立法委員黃煌雄之外,沒有任何第二人,包括媒體工作人員接到通知。尤其是臨時來電告知本協會,儘管本會即刻通告所有會員,仍使許多遺族來不及趕到台北參加祭拜!

 由於軍方入祠「台灣英靈」之誠意不足,扭曲歷史真相有餘,本會才決心向高雄市政府爭取一塊土地,位於高雄港口附近的旗津海岸公園預定地約一公頃(三千八百坪),計畫籌建一座包括「台灣英烈祠」、「文物館」等設施的「祈願世界和平紀念公園」。

 孰知,前國民黨政府不仁,現在的民進黨政府無情,不僅不輔助建碑慰靈,反而打壓、排斥,一再封殺本會訴求的「台灣光復初期投效國軍台籍老兵補償條例」,破壞「建祠引靈」回台之計畫。

 由上述日軍台灣英靈及國軍台灣英靈之際遇,可見被奉祀在日本「靖國神社」的二萬八千柱台灣英靈,是何等榮耀與幸運。最諷刺的是,為日本國犧牲的台灣兵,竟比為祖國(中國)犧牲的台灣兵,死得尊嚴、高貴得多。

 據筆者所了解,合祀於「靖國神社」的二萬八千柱台灣英靈,社方早於一九七七年(昭和五十二年)六月十日,就把「祭神簿」(名冊)影本計廿七冊,「合祀通知狀」二萬八千張,均委託「中華民國台灣同胞原日本軍人軍屬之軍貯欠餉死傷恤償討還代表團」副總代表李謀茂先生(已故)帶回台灣。但在國府戒嚴威權統治下,「分靈」無處安奉,結果流落北埔「濟化宮」納骨塔,不但失去尊榮,而且,無法公然面對國人!

 四萬柱「台灣英靈」,如何引靈?安奉何處?將考驗民進黨政府及台灣人的智慧和魄力。

(作者為前全國原國軍台籍老兵暨遺族協會創會會長)

 

謝壽夫教訓 謝長廷應記取

 

2005.04.14自由時報

■曾韋禎

 連日來,謝內閣有兩起人事問題引發廣大的討論與爭議。一是第一金控董事長謝壽夫的辭職,一是教育部長留任與否的爭議。從這兩起人事風波不禁讓人憂心謝院長的處事風格。

 以謝壽夫的去職來說,迫於在野黨立委的小題大作,使得謝壽夫無法完成其改革第一金控的藍圖,倉皇去職。結果在謝壽夫提出辭呈後的四月六日、七日、八日、十一日,外資連續大幅賣超二四七○七、三二二四五、一三三二○、一○八四五張第一金控的股票,短短四個交易日,外資對第一金控的持股由七八九九○八張降至七○八七九一張,賣掉了十點二七%的持股。這是相當嚴重的警訊,充分顯示外資對政府的疑慮。

 如果連個官銀董事長的派任都以政治考量優先的話,要叫人民對於謝內閣在政策上有多大的信心呢?

 同樣地,杜正勝部長是更嚴重的指標。杜正勝部長從八年前負責國中課本《認識台灣.社會篇》編纂後,就被台灣的親中派視為眼中釘,何故?只因《認識台灣》出現後,以往類似於神話的國編本教科書就無法繼續灌輸不正確的大中國史觀,無法繼續奴隸台灣人民的思想。在之後歷史課程的改革中,往往可見李慶華、李敖、王仲孚、王曉波…等人,假借史學專業的身分,惡意攻訐杜正勝、周樑楷等從事歷史教育改革的學者專家們。在杜正勝上任教育部長後,更是視杜部長如讎寇,竭盡所能、無所不用其極地打壓杜部長,甚至在一些枝微末節都無所不用其極,從地圖倒轉事件、高中歷史科課程暫行綱要事件、一個教育部小專員空穴來風的文化大學改名傳真事件、立法院全數刪除留學生獎學金、金門台商子弟學校事件、臺灣書店舊大樓整修事件、整修教育部辦公室事件、靖國神社事件…等,無不是被統派媒體刻意煽動、政客惡意扭曲,最後的目的就是要扳倒杜部長。如今,李慶華和李敖更是窮凶極惡地要求謝長廷撤換杜部長。雖然謝院長說在八月的內閣改組前絕不撤換杜部長,但這是不是「暗示」八月的內閣改組,杜部長即將下台以換取親中媒體、親中政客對於謝院長的肯定,以圖日後的發展?

 希望謝院長可以清楚地理解,外資在四天內賣掉第一金控十點二七%的持股是對於謝壽夫去職的警訊,期待謝院長可以深切地記取此次教訓,明瞭到為了政治考量而犧牲專業的人事佈局,是會引發社會極大的不安與疑懼,一個官銀董事長是如此,身肩百年大計的教育部長更是如此。尤其是謝院長不只一次地公開指正過杜部長,這徒然是親痛仇快之舉,更是對於政務官極大的污辱。(作者為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