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341
強化美日台關係 形成亞太民主防線

 

2002.09.29自由時報

 台日斷交今天屆滿三十年,在此一歷史時刻前夕,陳水扁總統在接受日本朝日新聞訪問中指出,台灣為因應產業外移中國與經濟國際化,當今政策的課題是和日本、美國、東南亞各國構築FTA(自由貿易協定),希望台灣能早日與日本簽署FTA。陳總統更指出,日本自一九七二年與我國斷交以來,台日關係便以通商交流為主,他大力催促日本勿過度在意中國的反應,應該與台灣大方交流,並表示台日在政治、軍事、安全保障方面都還有許多可以合作的空間。

 外交部長簡又新也表示,過去日本外交的主流是比較向中國傾斜,但這種情況現在已有變化,特別是今年五月日本政府首度公開表達支持台灣成為WHA(世界衛生組織大會)觀察員,以及今年八月日本最大反對黨民主黨幹事長菅直人在上海公開呼籲中國支持台灣加入聯合國等,可以看出台日關係未來發展很正面、很樂觀。這種看法呼應了陳總統日前接見日本國會眾議院超黨派組織「廿一世紀委員會」訪問團時所說,此時不僅是台美關係最好的時期,也是台日關係最好的時期。

 三十年前的今天,由於美國國家安全顧問季辛吉密訪中國,引起反共盟邦的震撼,而日本則在「搶搭建交巴士」的急躁心情下,由日本首相田中角榮與中國總理周恩來在北京人民大會堂簽署「日中共同聲明」,正式建立邦交,而日本則與台灣斷絕外交關係。日本一向具有濃厚的恐中情結,台灣曾經有近半世紀的時間是日本的殖民地,二次大戰後,更同時是冷戰時期圍堵共產主義對外滲透的重要盟國,日本與中國建交固然是國際現實情勢下的必然發展,但日本卻因過度恐中,並未如美國做好與台灣斷交後的配套措施,例如制定台灣關係法,設立美國在台灣協會,使台美縱無邦交之名,卻有邦交之實,台美之間的實質合作從未中斷。也因此,台日斷交後,日本處處受制於中國,不敢提升與台灣的交流層次。

 事實上,台日之間經貿關係與民間往來的密切,超乎斷交時所可想像。台日斷交時,兩國的貿易額才剛突破十億美元,三十年後,雙方的貿易額卻接近六百億美元,而截至今年二月底,日商在台投資總額也達九十九點五億美元,佔外人來台投資第二位。去年日本到台灣的觀光客有九十五萬人次,台灣到日本的觀光客也有八十萬人次,可見雙方的觀光旅遊與商務往來相當頻繁。除此之外,在亞太安全事務上,日本與台灣具有共同利益,美國在戰後即與日本建立安保體系,一九九六年台海發生飛彈危機後,美日正視中國威脅的危險性,便將舊的安保體系修正為針對中國和北韓的合作防衛指針。以台灣特殊地理位置,美日安保體系若缺乏台灣的實質參與,將嚴重影響整體的防衛效能,無法遏阻中國威脅。亦即,台日關係的提升,在各方面都存在深厚的基礎,目前這種低溫的關係,乃是政治力的不當扭曲。

 台美日三邊關係的強化,構築良好的台美日安保合作關係,是維護亞太和平的最佳保障。而台日關係的突破,最近也漸露曙光。事實上,在李前總統主政時期,因他個人的背景淵源,台灣開始較為積極推動台日關係的提升,而在退休後,李前總統更以赴日就醫方式,突破中國的打壓,為台灣在日本做了一次絕佳的宣傳;其後,陳總統主政,也成立「對日工作專案組」,以協調、統合我對日工作資源,並與日本高層保持暢通的溝通管道。而我朝野立法委員也成立「台日交流聯誼會」、「台日政治菁英會」,希望促成與日本國會青壯派議員的交流對話。相對而言,日本的青壯派政治人物也逐漸擺脫恐中情結,希望日本能揚棄自我限制的桎梏,走出自己的路。因此,部分青壯派政治人物無法苟同日本向中國傾斜,卻忽視台灣存在的傳統外交路線,期盼與台灣建立更緊密的關係。日前,前日本外務省政務官水野賢一為抗議無法到台灣訪問而請辭,就是最好的例子。台灣於一九九一年成為APEC會員,日本與台灣的部長級官員藉著此一溝通平台進行協商對話,實為一大突破。而台灣加入WTO後,更提供雙方在經貿事務上高層接觸的重要架構。

 誠如外交部長簡又新表示,台日有許多共同點,這些共同點和我國外交的三大主軸完全一致,第一是民主、自由、人權、和平;第二是經濟共榮;第三是亞太的和平安全,例如台灣海峽對日本的重要性猶如生命線,雙方在台海安全有共同利益。陳總統也曾提醒日本友人,安全、民主和經濟是確保亞太地區和平與繁榮三個主要支柱,台日應該在經貿合作與商業往來的共同利益基礎上,持續強化彼此的交流及合作關係。而以日本的國力,如果能夠發揮潛力,便足以牽制中國對外擴張,有助於維護亞太地區的發展與穩定。

 在本報製作的「台日斷交三十年」專題中,受訪的日本學者均承認台日斷交是「錯誤的決定」。台日斷交這三十年來,在政治上,雙方是「地理接近但又距離遙遠」的國家,但在經貿與旅遊上,雙方卻互動頻繁,尤其重要的是,台灣也經由民主化與本土化成為民主國家,與日本社會重視人權、自由與民主的主流價值相符。故而,在斷交三十年後的今天,吾人應該深思與努力的是,如何強化、提升台日關係,進一步與日美、台美關係三個環節緊密聯結,形成一個對抗共產中國向外擴張的民主防線,共同來維護亞太地區和平、繁榮與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