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7.29【自由時報】
■張千舞
為了應付阿扁執政危機,鞏扁派打出悲情牌和恐嚇牌。悲情牌者,扁嫂健康惡化,金孫不能沒有爸爸等;恐嚇牌者,任何人接任總統,政局會更加紊亂,甚至說副總統缺乏民意基礎等。種種公關策略,不一而足。
難怪,現在泛藍批扁,在鬥爭中夾雜著戲謔,台灣人簡直被看扁了。親綠學社運人士也無可奈何,說破嘴皮,換來幾十字手機留言,且遭鞏扁派圍剿。鞏扁派無視綠營內檢討之聲,不斷質疑為何不以同樣標準檢驗國民黨。乍聽之下,有點「國民黨可以,民進黨為何不可以」的風塵味。
民進黨全代會則在蒙混過關。阿扁親近貪腐,卻開出解散派系的偏方。通過廉政條例,至少也該查一查扁嫂的珠寶吧。為了鞏固領導中心,整個黨失去道德勇氣,而理應出席向全黨賠罪的阿扁,卻跑到南部以「頭過身就過」而竊喜。這是民進黨要給人民的感動嗎?
六年來,阿扁處於順境之際,改革制憲正名總是多說少做,陷入逆境或選舉時,又把改革制憲正名喊得響徹雲霄。之後呢?「做不到就是做不到」,一皮天下無難事。政治壓力大時,擺出「憂傷痛悔的心」,風頭一過又故態復萌,毫無「速行公義」的責任感。
阿扁執政危機之源,其實已不僅僅是台開等案。如果二○○八本土政權崩潰,今日的鞏扁派要如何向台灣人交代。聖經以賽亞書第五章所言:「我指望結好葡萄,怎麼倒結了野葡萄呢?現在我告訴你們,我要向我葡萄園怎麼行,我必撤去籬笆,使它被吞滅,拆毀牆垣,使它被踐踏,我也必使它荒廢,不再修理,不再鋤刨,荊棘蒺藜倒要生長,我也必命雲不降雨在其上。」此中有真意,值得鞏扁派思量。
阿扁六年來並未積極憑公義行政,支持者勉強力挺,只是畫餅充饑、望梅止渴。以賽亞書第二十九章第八節說的好:鞏扁派「像飢餓的人,夢中喫飯,醒了仍覺腹空,或像口渴的人,夢中喝水,醒了仍覺發昏,心裡想喝」,其情可憫。
外來政權與本土政權之爭,原是一場不義與公義之戰,現在,民進黨逐漸離棄公義之路了。親綠學社運人士的呼籲,誠然見仁見智,但其用心是期待民進黨「因公義得蒙救贖」。如果僅以泛藍助手視之,本土陣營恐將失去反省的契機。尤其是,長老教會的一些前輩,千萬不能忘記「以公平公義使國堅定穩固」的道理。(作者為文字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