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中國器官移植問題多 中市衛生局籲醫界關注

 

2006.11.15【大紀元時報】


王文怡醫師解說一些法輪功學員家屬收屍時,發現身體被打開過後縫上的痕跡。(蘇菊攝影/大紀元)

參與座談會的來賓,從左至右為台中市衛生局張瑞麟副局長、美國執業醫師王文怡、中興大學劉正義教授、台中市醫師公會理事長高大成、張啟中醫師、台中醫界聯盟理事長羅倫檭、林恆立醫師。(蘇菊攝影/大紀元)

台中市衛生局張瑞麟副局長接受媒體採訪。(蘇菊攝影/大紀元)

台中醫界聯盟陳萬得常務理事。(蘇菊攝影/大紀元)

【記者林楓/台中報導】中國是目前全球器官移植手術數量最多的國家之一,標榜等待器官時間短,能提供年輕、健康的供體。今年3月,中國大陸三位證人曝光中國醫院活摘法輪功學員器官出售牟利後,引發各界關切。11月11日,台中市中興大學、台灣醫界聯盟及台中市資深青商會舉辦的器官移植座談會中,台中市衛生局副局長、多位台中市醫師針對赴大陸器官移植所隱含醫療安全、倫理與法律的問題進行討論。

王文怡多年疑惑 得到解答

今年3月初,一名大陸派駐日本記者R先生首先曝光了自1999年開始被大量拘捕的法輪功學員遭到中共活摘盜賣器官一事,震驚國際。美國執業醫師王文怡表示,自己過去的疑問終於得到解答。她過去在整理中國受迫害法輪功學員資料時,發現自1999年起,6萬名以上的法輪功學員失蹤;而曾逃出勞教所和被外國營救出來的法輪功學員都提到,在勞教所裡被定期抽血、做體檢。她說,法輪功學員在勞教所中一天被逼幹十幾個小時的活,還遭到管教毒打,做體檢的目的何在?

後來瀋陽一老軍醫揭發活摘器官的蘇家屯醫院只是冰山一角,至少還有36處祕密關押法輪功學員的集中營,她進一步思考失蹤的法輪功學員可能被送到那兒?幾個月內她們打電話到中國140多家醫院,佯裝病人詢問,其中至少15所醫院公開承認有法輪功學員的供體,證實了她的猜想。

她說,正常的器官移植是在法律的調控與保障下進行,但在共產黨的社會裡只要是政府不認同的團體,人的生命由其處置,完全不受尊重。她呼籲民眾,唯有良知與道德的覺醒,才是罪惡行為滅跡的開始。

衛生單位關注活摘事件

台中市衛生局副局長張瑞麟認為,活摘器官報告裡的內容可能是真的。他說大陸的感染控制環境差,且器官來源不透明,許多病患無法得知自己接受移植的器官提供者是否患有肝炎或愛滋病等。

他表示,衛生局已在7月4日發函給各醫療院所,宣導醫師一定要遵守人體器官移植條例相關規範,並請醫療院所廣為宣導,赴大陸進行器官移植可能涉及非法活體摘取之不人道與危險性;並在相關活動中,宣導民眾不要接受來源不明的器官移植。

醫療行為絕非商業行為

主持人林恆立醫師表示,醫療行為與商業行為最大的不同點在於商業以利益為重,需求大就增加產量;醫療行為卻首先考慮倫理與生命的尊嚴,因此器官不能像大賣場的商品一樣,需要多少就供應多少。
張啟中醫師提到,醫學倫理規範的四項原則,其中之一是主動權,他舉例醫師應是出自愛心為病人動手術,而不是被槍逼著或被錢引誘。另一項公平原則是指並非有錢的人就是老大,貧窮的人就該被犧牲。他說,活體摘取人的器官,等於是殺人,違反醫學倫理,應該被制止。

大陸醫療品質被詬病 病人權益難保

台中醫界聯盟理事長羅倫檭表示,曾聽說四個人一起去大陸換器官,沒想到卻是在當地一家衛生所換,條件極差,其中一人當場死亡。他還舉例,有人到大陸做器官移植,本來沒有肝炎,但回來卻感染B肝或C肝。

現場有民眾提出她的一位親戚去大陸換器官,回台灣後身體發生排斥現象,經過一番搶救,沒幾天就死了。她希望衛生與醫療單位能向民眾多加宣傳,赴大陸換器官可能有哪些風險。

張瑞麟副局長表示,民眾若有經台灣醫師介紹,赴大陸器官移植手術失敗的案例,可向衛生局申訴。只要提出哪家醫院或哪位醫師參與的證明,衛生局會依照違反醫學倫理的相關條文,將醫師送交醫師懲戒委員會處理。

醫術進步 但人性扭曲會帶來危害

王文怡提到,中國維權律師高智晟第三次致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與總理溫家寶的公開信中寫到,毒打法輪功學員的警察叫囂:「法輪功我也打死過好幾個,打死你們我不用負任何責任!」她感嘆在中共的統治下,被稱做「人民褓母」的警察打死好幾個受到鎮壓被關到監獄裡的修煉者,一點感覺也沒有,人性竟扭曲到這種地步。

台中市醫師公會理事長高大成透漏,以前中國大陸的醫術還不進步,中國的醫院邀請台灣一些醫學教授過去給予技術指導。後來中國大陸的醫師技術成熟了,卻在器官移植這件事上胡搞。他也提到,有些台灣醫師被請到大陸去進行器官移植手術,後來覺得事情有異,有愧於良心,就不再參與。

台灣向大陸廣傳真相是最有力的幫助

台中醫界聯盟常務理事陳萬得認為,台灣醫界普遍已知道中共活摘器官的訊息,目前的重點之一在於如何讓對岸的人民知道這個訊息。

王文怡表示,許多中國人民其實很善良,但遭到中共長年封鎖消息,人民多半被蒙在鼓裡。目前台灣人民和對岸有千絲萬縷的聯繫,若台灣民眾能幫助廣傳真相,對中國人民是最有力的幫助,相信明白真相的他們,會做出正確的選擇。◇

 

30萬台商投資越南 金額居冠
黃志鵬:在越南的投資回報率比中國大陸高 這是台商轉移到越南的原因

 

2006.11.15【大紀元時報】


目前台灣在越南的投資已居世界第一,而越南在加入WTO後,接著舉辦APEC會議,展現經濟的活力。(AFP/Getty Images)

【大紀元訊】目前在越南的台商有30多萬家,台灣在越南的投資居世界第一。到今年10月20日為止,台灣在越南的投資項目共有1,547個,註冊資本超過80億美元。中國大陸只有不到8億5千萬美元,位居15。

據美國之音消息,台灣經濟部國際貿易局長黃志鵬表示,台商從80年代開始向東南亞發展,但由於投資成本、當地政策或當地民情因素,越南成為台商最願意投資的地方。

願意吸引外資的政府

黃志鵬說:「美越戰爭之後,越南和美國恢復關係,2001年簽署了美越貿易協定,又是一個很重要的突破,越南開始注意到要和重要國家恢復友善的關係。美越協定後它又和很多國家紛紛簽訂協定,這就是一個願意吸引外人投資的政府。這樣的政府對台商最有吸引力。」

黃志鵬強調,台商到越南投資是正確的,不能被認為是台灣政府大力鼓勵「南下政策」的結果。他說,目前在越南的投資回報率顯然要比中國大陸高,這也是一些台商轉移到越南的原因。

加入WTO台商新利基

越南已獲准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對已在越南設廠的紡織廠包括台南紡織、聚陽實業、台南企業、儒鴻及福懋等來說,除可享調降關稅優惠外,在刺激內需市場成長下,可為台商紡織業者帶來新利基。

尤其越南承諾自明年入會起逐步開放貿易權與內銷權;並自2007年4月1日起開放100%外資銀行設立,這對近年來積極布局越南投資的台商來說,是一大利多,其中已在越南站穩腳步的台商紡織業者,可望優先受惠。

曾經是全世界最貧窮國家的越南,去年經濟成長率,高達7.8%,僅次於中國,躍居亞洲第二。

越南成為世貿組織WTO的會員國後,充沛的廉價勞力(27歲以下的人口,占有六成),將繼續帶動越南的經濟成長,光是在今年前10個月,外商在越南的直接投資金額,將近65億美元,比去年大幅成長了四成,因此學者專家預料,未來5年越南的經濟成長率,將可維持在7%以上,是繼中國之後,亞洲經濟發展最耀眼的一顆明星。◇
 

台灣研究論文被引用次數 亞太地區僅次日本

 

2006.11.15【大紀元時報】

【大紀元訊】過去10年間,台灣發表的研究論文數量在全球排名第18名,在亞太地區排名第5,不過,台灣研究論文的被引用次數,卻為亞太地區第2名,僅次於日本;主辦卓越研究獎的湯姆森集團指出,數據反映出台灣地區的學術研究成果,已逐漸佔有國際領先地位。

據中央社報導,湯姆森卓越研究獎首度在台頒發,共有8名學者獲獎;湯姆森集團資深研究員 Nobuko Miyairi 分析指出,近年來台灣研發人員的研究報告被引用次數逐年攀升,顯示台灣學者的研究,在國際學術界越來越重要。

根據湯姆森集團提供的統計數據,1996年至2006年間,世界各國發表學術論文的篇數,美國以280多萬篇排名第1,日本以77萬多篇排名第2,而中國大陸也以40多萬篇排名第6,南韓17萬3千多篇排名第14,台灣以120,447篇排名全球第18名、亞太地區第5名。

若依照學術論文被引用次數分析,台灣平均每篇論文被引用次數為5.05次,在亞太地區僅次於日本的8.16次,其次是南韓4.84次,印度3.87次、中國大陸3.69次。

Miyairi 表示,最近幾年,台灣除了論文被引用次數急遽攀升之外,2000至2005年間,台灣的專利申請也成長30%,而這些研究成果是代表台灣不斷追求發明、新技術與新突破的指標。◇

法規未全面開放 中國大陸醫療投資風險高

 

2006.11.15【大紀元時報】

☉張嘉芳

中國13億人口,醫療市場一片榮景,尤其大陸尚未完全開放外資,面對無窮商機,吸引了包括台灣、日本、歐美等企業爭相投入,近幾年,在兩岸交流密切情況下,很多台灣醫師與企業也紛紛投資中國醫療產業,不過,大家只聽到企業爭相前往大陸設立醫院,卻不知道投資者幾乎全都鎩羽而歸。

台灣醫師上海設院 多數資本幾乎賠光

不僅台商有中國熱,就連台灣醫師自1997年開始,也燃起中國熱,不過,令人遺憾的是,中國醫療法令不健全,投資者以虧本收場的居多。前台北市牙醫師公會理事長、在上海開設景康健康中心醫師葛建埔說:「有台灣醫生在上海開了好幾個診所,就一家家在直接頂掉,包括眼科的、牙科的,有人來開耳鼻喉科,也有香港很大的新加坡集團在大陸開連鎖的眼科,在上海開了一個非常非常大,幾乎快把他們在大陸其他地方賺的資本額都快賠光了,這就代表他這個市場很大,因為收費太低,醫學這個東西不太容易快速複製,你醫師就是兩隻手,你看一個病人一定要那麼多的時間,所以你的經濟效益沒辦法在這裡面做出來,很多人還是一樣前仆後繼的來,那大家只看到很多人來,你絕對聽不到很多人摸摸鼻子回家。」

健保點值浮動做多虧多 中國龐大醫療商機吸引台灣醫師投資

根據統計,中國有13億人口,但衛生總費用卻只占國民生產總值5%,與美國的14%相較,大陸醫療市場就像塊未開發的處女地,吸引台灣企業與醫師到大陸投資醫療產業;雖然台灣實施健保,體制完善,但面對總額制和點值浮動,醫師的醫療給付,往往被打折扣,讓不少醫師面臨做1塊、給5毛的窘境,感嘆醫療環境變差,不少醫師深感做越多、虧越多,決定前往大陸發展。

振興醫院復健醫學中心醫療副院長符振中說:「台灣現在整個醫療環境並不是很好,由於健保的給付不管對基層或是對整體的醫院來講的話,因為他有點值、他有核扣、點值的核算,所以讓醫療院所跟醫生面臨一個很不確定的因素裡,比方說你這個月做完了,你不曉得他給你是多少錢?因為現在點值一算下來大概都是差不多85左右(也就是做100元,健保只給付85元),換句話說,如果你一個診所的利潤沒有15%的話,你就是虧本。」

台灣醫療漸飽和 大陸醫療政策限制多

台灣醫療漸漸飽和、利潤越來越少,中國醫療市場榮景,著實讓很多企業與醫師投入,但台灣醫院協會名譽理事長張錦文卻指出,雖然大陸市場看似商機無限,不過,大陸醫療政策並未全面開放,對外國人更設下重重限制。張錦文說:「大陸太大了,人口太多了,只要看5%的病人就不得了,5%、10%的話就比整個台灣大,假定你來這裡能夠成功的話,那麼大家都會來,但是到現在在這裡不容易成功,因為規範很難,比如說舉個例,我們要蓋一個相當有水準有500床以上的綜合醫院,綜合醫院最起碼有4科,就是內科、外科、小兒科、婦產科,結果他(大陸官方)跟你說婦科有,產科給你拿掉,他有一點保護他們的人,產科只有一胎(大陸一胎化政策)比較賺錢、成本也比較低,結果他不讓你做,這個很不合理,他不合理的事情還很多。」

大陸醫療機構設立條件嚴苛
台灣醫師鑽漏洞借人頭風險高

隨著越來越多人投入大陸醫療,中國也在2000年5月頒布「中外合資、合作醫療機構管理暫行辦法」,規定醫療社會福利事業一定要有中國人參與,所以只能用「中資」或「中外合資」兩種方式經營設立醫療院所,投資總額不得低於2,000萬人民幣,而且外資持有股權最高不得超過70%,合資期間以20年為限,高設立門檻並非一般小診所醫師、企業所能負擔,加上資金不可動用,申請手續繁瑣又耗時,必須提報中央、衛生部與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等待官方批准,因此除了少數幾個包括旺旺、明基、長庚、寶成與聯新等集團,用中外合資方式在大陸投資台灣醫院外,部分台灣企業或醫師都以內資借人頭、租借院中院等高風險方式經營醫療院所,無法掛名擔任醫院院長,造成醫院被吃掉、併購的例子屢見不鮮。

諾貝爾醫療集團執行長張朝凱說:「法律上的地位來講,什麼叫『中資』?就是整個公司、整個醫院都是那一個人頭的,所以有時候就會遇到一個問題就是說,當那個人頭的中國人他如果不是合夥,而是你是找人頭的話,當賺錢的時候,他可能就會想要分一杯羹,或者是說他乾脆整個都設計把你拿走,真的有這樣的情況、多的很。今天大概做的不好的時候,他怕有責任就不要當了,原來那個人跑掉了、你還去找別人嗎?你付很大代價、他願意嗎?他馬上就要接受到一個經濟責任的問題,他不願意。所以做的太好,還是有問題;做的不好、也有問題,大陸在審批的時候是這樣,換了負責人重來耶,你知道大陸要批一個醫院或是一個醫療機構是要很久耶。」

中國醫療政策未對外開放競爭,讓外國人無法獲得法律保障,只能迂迴前進,但投資風險實在太高,截至目前為止,台灣企業與醫師幾乎虧本、少有成功案例。

──轉載自《中央廣播電台》◇

 

從日銀教訓談金融西進

 

2006.11.15【自由時報】

■林洽

立法院初審通過修正兩岸條例,把金融業前往中國設立分支或投資改為許可類。根據某泛藍寶貝立委,理由之一是:外國人都去了,而「外國人不是笨蛋!」

外國人可以做的,台灣人不一定有資格做。分析這個問題可以套用馬英九處理紅衫軍氾濫時的「比例原則」。

到大海游泳、捕魚,只有泳技高超、具有精良救生設備的成人才有資格;剛學會游泳、沒有裝備的小孩去,等於送死。以金融來說,中國就像波濤洶湧的大海,西洋的資本主義大國是泳技高超、裝備精良的大人;台灣則是泳技不佳、淘氣調皮而又裝備不良的小孩。

美國的經濟是台灣的三十倍,任何在中國金融投資的損失,美國人可以輕易的吸收而不影響金融與社會的穩定。除私人資本的所謂equity capital之外,到中國去投資銀行的多是像匯豐、花旗等這些歐美世界級大銀行。以花旗為例,花旗集團的總資產約為一兆七千五百億美金,在哪個國家出錯都不足以撼動其穩固性;台灣本國銀行的所有總資產加起來也不過八千億美金而已。此外,歐美各大銀行的經驗,有其歷史的深度與地理的廣度。花旗一八一二年成立,一九○二年就到上海。而且歐、美的銀行監理制度、技術、經驗也隨著銀行的發展而成長、累積。

台灣則一直沒有發展出一套合乎資本主義競爭本質的社會與道德文化。一九九○年代初期新銀行開放後十年之間,因為呆帳、掏空,全國直接間接至少花了一千億替銀行善後。而所謂銀行模範生的吳、辜、蔡的公司治理與道德水準,在二次金改後也逐漸引起民間質疑。就金融與銀行監理而言,林忠正所代表的現象也不是於今為烈,而是古已有之。

台灣的金融若西進,就好像壞小孩猛往海裡跳一樣,只有讓爛保母的監理機關在岸上乾著急。更糟糕的是,中國不和台灣簽訂金融監理備忘錄。有這種心態,如果遇到危險,中國就不一定搭救,甚至拖延或不讓台灣保母搭救。搞不好還順勢壓你一把。

筆者並非危言聳聽。比起台灣,日本夠大了吧?比起中國,泰國、馬來西亞夠小了吧?日本銀行界也只是隨著國內客戶到泰、馬投資貸款而已,夠小心了吧?可是東南亞金融危機一來,日本北海道拓殖銀行、東京市銀相繼關門;最大的山一證券、日本租賃公司相繼倒閉。日本國會一九九八年二月通了過二二八○億美金的金融穩定計畫。這個數字是台灣人負擔不起的。所有台灣人賺的一年不吃不喝,也不過三千億美金出頭而已!

台灣銀行若西進中國,不待中國出現金融危機,台灣人民很快就會灰頭土臉。何以故?關在自家內,十年來銀行業都可對台灣人造成千億以上的直接間接損傷。出門以後,只有變本加厲。到時台灣損失不成比例,台灣政府就只好像馬英九碰上數目不成比例的紅衫軍一樣,撒手不管。那時台灣人就只好跳海了!

(作者為獨立評論者、經濟學博士)

 

國親64度封殺軍購案

 

2006.11.15【自由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