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  NEXT

2007.10.18大紀元時報

榮家轉型辦安養照護 月費7千元


退輔會主委胡鎮埔(左)17日表示將開放榮家資源,民眾每月最多花費新台幣7千元,就可委請榮家在日間照顧長者或輕度失能家人。(中央社)

【大紀元綜合報導】隨著大陸來台老榮民逐漸凋零,退輔會將把所屬安養機構資源釋出和社會大眾共享,開放榮家設施、提供醫療服務,並且規劃日間照顧,辦理臨托服務,供地區民眾使用。包括中低收入戶失能老人或身心障礙者、因公負傷的替代役男和執勤中殘障的警察人員等。

明天就是九九重陽節,隨著台灣老年人口逐年增加,以及大陸來台老榮民逐漸凋萎,退輔會配合政院「大溫暖」社會福利套案,將所屬安養機構資源釋出與社會大眾共享。

目前退輔會除已開設13處關懷據點,並開放榮家設施及提供醫療服務,供地區民眾使用;未來更將規劃日間照顧、辦理臨托服務,以及收置中低收入戶民眾,並擴大照護對象,包括社會中低收入戶失能老人或身心障礙者、因公負傷的替代役男、執勤中致殘的警察人員等。

退輔會主委胡鎮埔強調,過去榮民之家因為不對外開放,而使得外界對榮家有很多誤解,認為榮民享有特權,這次開放,不但可以增加外界對榮家的了解,更可以促進族群的融合,具有重要的意義。

目前退輔會在各地的榮家,大約可以容納1萬1千多人,目前只收容8千多人。根據退輔會的規劃,老年人到榮家接受日間照顧,每個月規費750元,餐費每天105元,如果加上每天的交通費100元,每個月最多只要7千元。◇

 

2007.10.18大紀元時報

工廠土地遭強徵 投訴無門
台商在中國的困境


江蘇徐州沛縣在強拆過程中,縣政府的領導帶著公安及有關部門執法人員,用鏟車強行拆除,村民反抗,就把村民打傷。(大紀元)

【編者按】台商從1993年起開始大量赴中國投資,15年來台商在中國發生糾紛的案件年年攀升,依今年4月中共國台辦公布的台商投訴案件,近5年來即高達10,966件!而根據中華民國電機電子公會的「2007大陸投資環境與風險調查」顯示,今年到8月底止台商在大陸遇到經貿糾紛已高達3,316件,較2006年全年激增了190.37%。由於不是每個台商遇到糾紛時都會向中共國台辦或中華民國的海基會投訴,因此台商赴中國投資遇到糾紛的案件總數究竟為何,並無確實的數目可稽。至於糾紛的內容如何,有無可供其他台商或計劃赴中國投資與就業者參考與注意的事項?因為身陷糾紛的台商基於人身安全與爭回權利的一絲期待,極少願意出面公開自身的遭遇,媒體對此也只有零星的報導。於是同類型的案例便一再發生。

自本週起,本系列專題將固定於每週四為讀者邀請專家選評一個台商投資糾紛的典型案例,歡迎讀者與我們一同來關注台商在中國投資的種種問題。

案例介紹

「台灣投資中國受害者協會」理事長高為邦博士在《投資中國─你必須知道的陷阱》一書中,舉了一件典型的土地強徵案。2002年台商孫立中收到九亭鎮的房屋拆除公告,上海市政府以一紙公文批准低價徵收他在上海市松江縣九亭鎮一塊700多坪的工廠土地。這塊土地是他在1994年出資購得,有50年的土地使用權。孫立中在這塊土地上設立工廠生產台灣肉粽,並在上海有6個專賣店。官方徵收土地的原因是批准了一家建設公司在這塊土地上蓋一個名為「奧林匹克花園」的集合住宅。

建設公司是私法人,不具徵收的資格。即使是中共各級政府單位,依據【台灣同胞投資保護法實施細則】第二十四條規定,也不能濫行國有化或徵收土地。由於市價與徵收價格差別太大,再者工廠拆除將帶來生產中斷的經濟損失,孫立中不服此項徵收命令,便向上海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控告上海市政府違反【台灣同胞投資保護法】。結果上海市中級法院判決駁回該案,理由是上海市政府的行政復議支持這個「奧林匹克花園」集合住宅的興建,所以這項私人公司投資蓋公寓行為就是「國家的規劃」,因此地方政府的徵地行為符合公共利益,一切都遵照【台灣同胞投資保護法】的規定,並無不合。之後孫立中再上訴到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結果維持原判,孫立中的案子再次遭到駁回。◇

案例分析

台商赴中國投資,最擔心的就是社會制度的問題,怕自己的資產突然被沒收充公。為了消除這項疑慮,中共在1994年3月5日公布全稱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台灣同胞投資保護法】的這套法律,全法共有15個條文,全都是宣示性的文字,難以援用。5年後,在1999年12月5日,中共才公布這部法律的實施細則,共31條。其中第二十四條規定:「國家對台灣同胞投資者的投資,不實行國有化或徵收;在特殊情況下,根據社會公共利益的需要,對台灣同胞投資者的投資可以依照法律程序實行徵收,並給予相應的補償。補償相當於該投資在徵收決定前一刻的價值,包括從徵收之日起至支付之日止按合理利率計算的利息,並可以依法兌換外匯、匯回台灣或者匯往境外。」

這條法律依字面來看,完全符合法治國家的徵收常態:對私有財產原則上不能實行國有化或徵收,僅在為了社會公共利益的需要時可以依法徵收;徵收必須給予相當的補償,連利息都要計入,同時准予自由匯出。
誰來定義「社會公

共利益的需要」?

但徒法不足以自行,表面合情合理的法律,問題卻出在什麼是「社會公共利益的需要」?當行政機關決定某個案件是「社會公共利益的需要」時,不服的民眾有何救濟的管道?誰是最終的裁判者?

按照常理,所謂「社會公共利益的需要」依據普世價值,必須是利益歸於公眾(公共建設,如機場或高速公路的興建)、具有不可替代性(公有地不適用,路線改劃成本太高)、具有必要性(可以提升公眾福祉)、給予合理補償、遂行合法程序(due process)。

台商孫立中的案子顯然不符合以上的要件。利益歸於私人(建商)、無不可替代性(建商可另購地興建集合住宅)、無必要性(除了建商受益外,並未提高公眾福祉)、低價徵收無合理補償(包括土地、地上物、生財設備、交易損失等),更重要的是沒有經過合法的程序(沒有公聽會,也沒有與業主的事先協商)。
被告自己做裁判

但上海市政府還是批准了土地徵收。於是孫立中依民主社會正常的思維作法,向法律的最終解釋權者──法院起訴請求裁判。可是上海市中級法院卻捐棄了這項最終解釋權,將之交到被告上海市政府的手裡。上海市政府認定徵地行為符合公共利益,這就是最終判斷。因此駁回孫立中的案子。

「這種裁判素質實在荒天下之大謬。【台灣同胞投資保護法】本來是要保障台商不被中共各級政府侵奪財產,本質上這套法律的唯一被告就是中共各級政府。法院據以駁回原告之訴的那紙行政命令,就是原告指控的違法事實,法院不去判斷那紙行政命令是否違法,卻拿著那張應該被宣告違法無效的紙,判原告敗訴!我不知道該怎麼評論這樣的判決。這還是在中共的招商櫥窗──上海市發生的案子,上海的法院不應該是全中國最能夠和國際接軌的法院嗎?」童文薰律師表示。「像這樣的案子不是沒有法條可用,但是法條被把持濫用。問題出在那個掌有政權的行政者,以及司法不獨立的大環境,再有十套廿套法律也沒有用。」「何況最近中國有一些被強拆的人民打贏了官司,法院宣告徵收命令、拆遷命令無效,這是很罕見的勝利。可是行政機關卻拒絕遵守,又以另一紙公文執行強拆。所以在這樣政權下,即使打贏了官司也沒用。」

「土地問題一直是台商的最痛,土地漲價的利益從來輪不到台商享受,早期篳路藍縷的投資,最後總是被中共的權貴收割。」高為邦博士說。「【台灣同胞投資保護法】及其【實施細則】都只是美麗的謊言……雖然全國人大每年都制訂很多新的法律,講好聽的,他們是往法治這條路上走……講不好聽的,全國人大每年制訂法律的目的只是在作秀,給世人一個民主與法制的假象。而這些法律最後往往淪為整人的工具。」

近日因為中共新的加工貿易政策,使得福建廈門以及廣東深圳、東莞等地,密集傳出台商與港商大量關廠的消息。搭著這個新政策的順風船,中共地方政府對台商落井下石的目標就是台商手中的土地。下星期本專欄將繼續討論這個正在延燒的問題。◇

 

2007.10.18大紀元時報

西藏詠歎調(三)世俗化的侵蝕

■ ☉王靜雯

人們常說:「西藏如果沒有了佛文化,也就沒有了魅力。」隨著大批漢人湧進西藏,漢人的習俗也自然地帶進了西藏,影響著西藏的民風。在物慾的引誘下,藏人也開始抽煙喝酒,穿時裝唱卡拉OK,追求現代時髦的生活方式。不少到過拉薩的記者抱怨說,要在拉薩街頭拍一張具有西藏風貌的照片,已經很難找到角度了。到處是漢族移民,到處是酒吧、卡拉OK、妓院,連布達拉宮前都有色情時裝表演。

世俗化的浪潮甚至連西藏的佛門淨地都不能倖免,佛寺成了賺錢的地方。如大昭寺歷來是藏人自由來往拜佛見神的地方,許多人千里迢迢磕著長跪來到這裡(走一步雙手匍匐在地叩拜一次),卻因沒錢買那張70元的高價門票而不得入內,這在以前是絕對不可能發生的事。

大陸不少受中共無神論思想灌輸的人認為,藏人信佛是愚昧的表現,他們把藏傳佛教僅僅理解為一種異域情調或佛教表面儀式等,當成吸引遊客的生財之道。中共前黨魁江澤民就曾問美國總統:美國科學那麼發達,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信神呢?殊不知在西方科學界,絕大多數人是有信仰的,他們認為科學和信仰並不衝突。

畫家豐子愷談到他的老師、近代才子李叔同因何出家時,曾提出人生就是「三層樓」的著名比喻:「我以為人的生活可以分作三層:一是物質生活,二是精神生活,三是靈魂生活。物質生活就是衣食,精神生活就是學術,靈魂生活就是宗教。許多人懶得或無力上樓梯,便住第一層,把物質生活弄得好好的,能夠錦衣肉食、子孫滿堂便十分滿足了;其次,高興或有能力走樓梯的,就爬上第二層去玩一玩,全身心投入到令自己著迷的事業中去,成為『知識分子』、『學者』、『藝術家』;還有一種人,對二層樓還不滿足,腳力非常大,繼續向上爬樓梯,能到達第三層樓的就是宗教徒了。」儘管豐子愷的比喻未必人人贊同,但人類總是有對更高層次的精神追求,這正是人之所以為人的偉大之處。

面對全球世俗化的衝擊,有學者呼籲,佛教信仰本身具有一種排毒能力。「對於西藏,也許我們應該做的,就是不做或者少做,尤其是消費主義、物質主義的鼓吹,在佛的地方,我們應該保持清淨,這也許就是西藏的幸福。」

 

2007.10.18大紀元時報

達賴喇嘛:支援緬甸僧侶爭取民主

【大紀元訊】西藏流亡的精神領袖達賴喇嘛16日在接受專訪時表示,支援緬甸佛教僧侶爭取民主的鬥爭。達賴喇嘛並呼籲緬甸政府領導人尊重佛教的教誨,以慈悲仁愛的精神解決緬甸危機。

據美國之音報導,西藏流亡的精神領袖達賴喇嘛16日在白宮會晤了美國總統布希之後接受了專訪。達賴喇嘛表示,他跟布希已經認識多年,像家人一樣,這次非常高興,能有機會像家人團聚一樣再次見到布希總統。

在談到緬甸最近發生的危機時,達賴喇嘛說,他對僧侶們爭取民主的努力十分欽佩。他也呼籲作為佛教徒的緬甸軍政府領導人尊重佛教的教誨,以慈悲和愛的精神解決危機。

中共2007年7月份頒布了西藏活佛轉世的管理辦法,明確規定活佛轉世必須得到中國地方和中共的批准。達賴喇嘛說,中共的這一規定將不可避免地導致出現兩個達賴喇嘛。他說:「那是肯定的。很多人都說,中國國內的班禪是假班禪。那麼會有一個假達賴。」

達賴喇嘛說,達賴喇嘛的制度需不需要繼續下去完全應該由西藏人民決定。他說,如何產生下一個達賴喇嘛可以有幾個不同的方法,甚至也許可以借鑒梵帝岡產生教皇的形式,在資深的西藏宗教領袖中挑選一個。

2002年以來,達賴喇嘛的特使已經跟北京有過6次談判,但至今幾乎沒有任何進展。達賴喇嘛說,他不爭取西藏獨立,這幾乎是全世界都知道的事情;甚至北京在第五次談判時也表示,他們清楚達賴喇嘛並不爭取獨立。但是,他說,北京這之後對西藏的政策又開始強硬起來,批判他是分裂分子。◇

 

2007.10.18自由時報

前官員回憶--那個威權的年代 陸工會 曾繳回180支槍

〔記者鄒景雯/台北報導〕前總統府高層官員昨日指出,國民黨陸工會曾為情報單位,並且執行特殊任務,這是歷史問題,鄭心雄擔任陸工會主任的時代,就曾經向上報告表示,陸工會內有一百八十把短槍,不知該如何處理,因此決定繳回情報局,以免徒增困擾。

血案可能根本沒檔案

這位曾參贊機要的前總統府高層認為,外界關切林宅血案、陳文成等案很可能根本沒有檔案,假若曾有檔案,警總一九九二年七月裁撤,改為「軍管部暨海岸巡防司令部」時,所有的東西應該都被清理掉了,因此李登輝總統已經很難進行了解,何況是繼任的陳水扁總統。

他表示,李總統就任初期,權力不穩,特務機關都掌握在「黨政老人」手中,對上述血案根本無從過問起,執政中期逐漸穩定局面後,卻已經查無任何具體檔案。

他研判,類似的殺人指令,很可能根本就不建檔,若曾經有代號,應該也全都銷毀了,尤其惡名昭彰的警總解散時,那些老人眼看民主化浪潮興起,怎麼可能留下東西給自己找麻煩。

最近王羽爆出受前陸工會主任之託暗殺許信良,這位前總統府官員憶及,鄭心雄在一九九一年黨副秘書長兼掌陸工會任內罹患肝癌逝世之前,因黨組織進行縮編,他曾報告表示,陸工會在整理相關財產時,清理出一百八十把短槍,這些槍當初是由情報局所提供,基於相關已無業務的需要,留在陸工會十分麻煩,因此決定交還情報局,並獲同意。

這位前官員表示,當年鄭心雄告訴他這個情況時,他也被嚇了一跳,陸工會早年的角色可想而知;因此看到國民黨現任主管所謂「沒錢請不起」、「找林志玲演王佳芝」等戲謔式回答,真是不倫不類,國民黨不僅沒進步,心態甚至嚴重倒退。

 

2007.10.18自由時報

榮家日間照顧 明起開辦

 

2007.10.18自由時報

台灣魂 重建和創新

■ 曾貴海

台灣已無可避免的被捲入全球化浪潮的漩渦,如果多國資本主義的操控力更趨成熟,文化全球化的強勢帝國形成,那麼台灣魂的形塑和獨立自主將受到強烈的挑戰。

十七世紀前,台灣平原的原居民是平埔族群,後來的漢人移民,才隨著不同的中國政權來到台灣,大部分的流離動力是追尋生存的新居地和家園,進一步形成新形式的身分與認同共享的社會。在三百多年流離歷程中,被迫接受不同的外來政權,包括西方和東方早期資本主義和擴張主義的強權,成為跨國交互影響下的殖民地和政經樞紐,形成多元的混種文化。

流離的台灣人在二十世紀末透過波瀾壯闊的台灣化運動,在追求新身分和政治認同過程中,仍備受原殖民殘遺的抵抗和迫害,再加上快速變動社會的失控性影響,以及台灣精神文化的集體蛻變和運動尚未成熟,無法在新居地完全脫離殖民幽靈的夢魘。雖然民進黨已執政七年多,但行政、司法、立法權和媒體結構的反台灣本質,再加上殖民者和被殖民者混種(Hybrid)後形成的權力妥協與分享,成為當今台灣命運的新困境。

台灣魂(精神)的重建和創新,必須從歷史的創傷復原、語言復活、拒絕收編、身分確認、文化自主、品格養成和主體意識中解救出來,成為一個具有能動性的主體意志和實踐者,逐漸完成個人與集體的精神構圖。台灣第二波啟蒙(自我啟蒙與共同啟蒙)運動必須趕快啟動,落實共識行動和實踐策略,回歸和連結群眾,善用社會基層力量以及新資訊傳播社會的網絡,活化並形塑台灣人運動中的精神重建工作,放棄對政治人物和權力過分依賴和歌頌。

形塑台灣魂(精神)必須奠定以下的基石群,鞏固這些基石群,才能形構正常獨立國家的完整建築:

一、解構殖民教育幽魂的精神複製,打斷國家考試、國家教育及文化符號的生產與市場價值體系,讓教育的主體權力回歸台灣人,才能培養擁有鄉土情懷及台灣意識的國民。

二、重寫與重編台灣學知識

重新詮釋與論述地方誌、人文地理、文學、藝術及歷史等,特別是還原和重寫正確的台灣史觀是刻不容緩的工作,沒有正確的史觀,不能凝聚有歷史使命的人民。

三、培養知識公民

展開由點到面的閱讀與知識運動,培養台灣人民人文知識的深度與廣度,建立台灣人的知識生產與市場體系。有知識公民,才有參與啟蒙與改造運動的集體能量,才能用思想、雙腳和民主的手決定命運。

四、培育藝術人才,創作世界級的文學、音樂與藝術作品,躋身世界一流文化之國,同時應推動及強化文化產業的競爭力。

五、扭轉和改正台灣人的生存價值觀,使台灣人生存價值中的文化價值高過於功利價值,否則在文化全球化的多元帝國形成人類未來的新強權時,台灣恐將被淹沒。

在東西方學者高倡終結民族國家或去國家化的當代時空,台灣必須先形塑獨立自主的精神文化,建立正常化國家的階段性歷史,才能向歷史的下一站前進,迎接另一個波瀾壯闊的新世紀。(作者為詩人)

 

2007.10.18自由時報

檔案是全民資產

■ 林嘉誠

有關陳文成命案、林義雄家滅門血案,最近又引起討論,馬英九宣稱如果他當選總統,將重新調查,並指責民進黨在中央政府執政七年多均未有動作。馬英九所言,與事實不符,以筆者親自經驗為例,民進黨政府在七年多來,竭盡所能,欲搜集相關檔案,以期歷史真相早日大白,還給受難者家屬公道。

筆者於二○○○年五月二十日就任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主任委員,該年六月,筆者即責成所屬檔案管理局籌備處(該局於二○○一年十月正式成立),成立專案小組,邀請相關學者專家與檔案局同仁,分成數組,分別搜集二二八事件、美麗島事件、包括陳文成命案、林宅血案等威權統治時代政治事件檔案。二二八事件檔案共搜集五萬三千件,由於事隔多年,當時許多受難者未經正式審判,檔案並不完整。可是仍可看出當時陳儀來台之後,軍政權力集一身,搜刮民脂民膏,台灣人民政治權力受剝奪,經濟蕭條通貨膨脹,人民怨聲載道。有些檔案可以看出國民黨政府如何看待台灣人民,包括當時或以後榮華富貴的所謂「半山」。部分檔案則與事實不符,例如,台大文學院長林茂生,已被殺害,卻記載被判刑四年,在台南監獄服刑。國史館與學者根據這些檔案,加上陸續揭開的大溪檔案,撰寫不少文章。美麗島事件的檔案共搜集一萬件,受刑人當時在不自由意志下的自白,在軍事法庭的慷慨陳詞,國民黨中央相關單位在事件前如何磨刀霍霍,事件後如何監視受刑人家屬及外國採訪記者,均一一呈現,可惜未有蔣經國是否直接介入的檔案。

白色恐佈時期的檔案也搜集不少,今年初陳文成基金會巡迴展資料,不少係當時由國防部轉交檔案管理局。白色恐佈期間,蔣介石有時自充判官,在文件簽字判當事人死刑,行刑之前及行刑之後照片均須呈給蔣介石。陳文成命案及林家滅門血案,警政單位認為尚未破案,檔案並未移轉,筆者曾詢問警政首長,他們指出資料有限。陳總統也曾要求國防部以及由警備總部改制的海防司令部、海巡署,全面搜集相關檔案。

檔案法於一九九九年立法通過,檔案管理局依檔案法行使職權,筆者擔任行政院研考會主委四年期間,秉持檔案是全民共同資產,台灣威權轉型民主,許多歷史真相,應可由檔案中呈現,轉型正義或可實現。可惜國家檔案,在政治事件部分,殘缺不全,包括陳文成命案、林宅滅門血案,作為檔案法主管機關的直屬長官,也未能目睹相關檔案。檔案管理局無權責成國民黨交出相關檔案,無法補其殘缺,可是檔案管理局在筆者轉任考選部部長之後三年六個月,應有更多相關政治事件檔案,行政院應可責成公布。(作者為考選部部長)

 

2007.10.18自由時報

本土兩黨制

■ 陳儀深

李前總統在一篇「從統獨兩黨制到本土兩黨制」的演講中指出,目前立法院兩大黨互不信任、不斷鬥爭,不但無法理性討論政策,而且提供中國統戰的機會、潛藏被統一的危險,他主張讓「至今仍無法本土化的」中國國民黨逐漸萎縮、被邊緣化,支持並壯大台聯黨等本土派第三勢力,形成與民進黨既競爭又合作的「本土兩黨制」。

國民黨發言人的反應,自認解除戒嚴以後國民黨就是一個本土政黨,殊不知國民黨在九○年代雖然有本土化的努力,但是二○○○年以後連戰又走回「中國」國民黨的老路,勤走中國「聯共制台(獨)」,如今馬英九身邊圍繞著深藍謀士,趕鈴羊模式的文宣策略實與本土化背道而馳。

在民進黨方面,可能不會同意「只要祭出統獨旗幟」就可以操弄選舉、綁架綠色選民,但是老先生說一段時間以來民進黨內部並不團結,加上立委選制的不利因素,這次立委選舉恐怕「輸到脫褲」,並不是危言聳聽。老先生認為台聯與民進黨加起來一定會大於民進黨一黨的力量,有助於捍衛本土政權,何況台聯可以「良性制衡」民進黨,穩住民進黨的台灣主體立場、並且防止民進黨腐化。最後,李前總統希望台聯黨走社會民主、中間偏左的路線,以便將來的本土兩黨制同時也是「左右兩黨制」,如此才可能照顧全民利益、確保以人民為主體的精神。

個人認為,長期以來台灣的國家認同分歧或藍綠板塊對立,受到戰後歷史及國際情勢的制約,並不是藍綠政黨的領導人所能主觀炮製──他們有時確實火上加油、以私害公,而應受批判,但理論上還不足以催生有力的「第三黨」。不過,既有的政治/社會分歧不會一成不變,這幾年藍營領導人逐漸敢於(或不得不)拿香跟拜,可見一斑。

最後,單一選區新制使得親民黨失去自我寧願併入國民黨,相當程度反映政治板塊「藍消綠長」的趨勢,這種趨勢是不是可以發展到「把國民黨邊緣化」的程度?則有待觀察。可以確定的是,為了達成本土兩黨制的目標,台聯黨要先在這次的立委改選避免泡沫化,除了提名的人選品質,更要在政策路線表現清晰堅定,否則那第二張政黨票如何教人投得下去?

(作者為中研院近史所副研究員)

 

2007.10.18自由時報

蘿蔔腿公主

■ 李旼

高雄縣桃源鄉將在二十號舉辦「愛玉公主」選拔,和一般社會大眾所認知的選美標準不同,「愛玉公主」不以美貌取勝,參賽者除了要瞭解桃源鄉當地風土民情之外,最重要的是,必須具備布農族女性特色:也就是要有粗粗的蘿蔔腿。

站在觀光和促銷地方產業立場,主辦單位打破迷思,選美比賽用這樣的條件作標準顯得相當有意義和創意,誰說選「公主」一定要選面貌姣好、身材高?的女性?最主要的是看有沒有和主題相契合。前陣子民間社團幫大安溪谷原住民舉辦甜柿節促銷活動,想找一位代言人,捨棄了所有一線當紅藝人及紅牌名模,最後選定「粉紅豬」鍾欣凌,跌破一幫子人眼鏡,結果鍾欣凌不負主辦單位期待,幫柿民募得大批進帳。

以後舉辦選美比賽,真的可以換個腦袋,不必一定拘泥於俊男美女,賣水蜜桃可找「水蜜桃阿嬤」、賣櫻桃的可找鄰家小孩,只要可愛、討喜,和主題相關,就不一定非用美色來物化女性了。(作者為導遊)

 

2007.10.18自由時報

聯國介紹我東沙公園 被刪除


我國成立東沙環礁國家公園的相關資訊,原刊載於「聯合國海洋總覽」(UN Atlas of the Oceans)十月份的新聞通訊中,但昨日有關於台灣的訊息已被拿掉(黃色部分)。(記者林毅璋攝)

〔記者林毅璋/台北報導〕「台灣」一詞日前出現在聯合國機構所執行的計畫下所發行的新聞通訊(Newsletter)中,但疑因中國打壓,數日後被刪除。我國本月四日成立東沙環礁國家公園的相關資訊,被刊載於「聯合國海洋總覽」(UN Atlas of the Oceans)十月份的新聞通訊中,但相關訊息內容與網站連結昨天完全被刪除。內政部營建署表示,將發信向該計畫所屬組織詢問,被移除的原因為何。

海洋總覽登東沙環礁生態

根據營建署所提供的資料,十月九日「聯合國海洋總覽」十月份的新聞通訊,除了在介紹文中提及台灣新設立東沙環礁國家公園外,也依據當時東沙海洋國家公園籌備處所提供的簡介,指出東沙環礁國家公園的成立目的是為了保存與復育東沙環礁的珊瑚礁生態系,文章最後並連結內政部營建署東沙環礁國家公園的官方網站網址。

營建署官員對此事頗感振奮,認為這是我國利用專業上的努力與付出,爭取台灣在聯合國組織下的能見度,也代表國際社會對我國海洋保育工作的肯定。但沒想到昨日卻赫然發現,原本有關於我國的介紹內容已通通被移除。

「聯合國海洋總覽」是隸屬於「聯合國海洋處」(UN Oceans)的開放性網路社群,只要上網登錄為會員,即可定期收到該計畫所發行的新聞通訊,主要對象是各國政府單位、保育學者與專家作為學術性的訊息參考之用。

台灣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副處長吳祥堅於二○○六年二月(時任東沙海洋國家公園籌備處主任)以個人名義加入成為會員,之後以籌備處主任的身分發信給「聯合國海洋總覽」的主編Frances B. Michaelis,撰文介紹東沙環礁國家公園,即為海洋總覽新聞通訊中的介紹內容。

 

2007.10.18自由時報

你咁哉?/日治台灣飛行員 東京空投反殖民傳單


北市文獻委員會昨天舉辦「台灣空運文化的立體新世界」展覽,會場一架「台北號」的模型,還撒著傳單,記述台灣人爭取尊嚴的歷史。(記者張嘉明攝)

〔記者林秀姿/台北報導〕許多人不知道,在日治時期台灣也有自己的飛行員,還曾有台灣人駕駛飛機在東京投下反對殖民政府的傳單!

台灣空運文化 珍貴史料首度曝光

台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昨天舉辦「台灣空運文化的立體新世界特展」,展出眾多航空相關的珍貴史料,凸顯空運文化對台灣的衝擊與影響,其中有七成的照片、史料都未曾在國人面前曝光過,主要是早期國民黨政府刻意淡化日治時期台灣人的豐功偉業,因此在義務教育中,日治時期的台灣航空史幾乎消失,許多民眾直到昨天觀展才恍然了解台灣的航空史,頻頻驚呼:「喔,原來是這樣啊!」

主辦單位北市文獻委員會表示,台灣飛行文化早在二十世紀初期就飛向國際,尤其台灣首位飛行員謝文達多次在日本拿下國際飛行大賽獎項,其後還有徐雄成、陳金水、彭金國、楊清溪、賴春貴、黃慶等人,前仆後繼成為日治時期台灣的優秀飛行員,不斷在空中與各國飛行員較長短。

蔣渭水文化基金會以及文史專家莊永明等人則為了展覽,特地在台灣、日本搜集被淡忘已久的航空史料,莊永明表示,台灣不是孤島,在日治時期扮演海運、空運重要的樞紐,許多文化的移出移入都和交通有關。

展覽展出飛行員謝文達的相關照片史料、日治時期的台灣國際航班表、飛行員的裝扮、航空紀念明信片、太平洋戰爭的戰鬥機照片、總督府空照圖、台灣首座機場照片等,現場還模擬謝文達在東京空投傳單的畫面,以及模擬全台籌錢購買的「台北號」飛機。

台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即日起至十二月二十五日止舉辦「台灣空運文化的立體新世界特展」,免費開放參觀,地址:大同分局三樓特展室(寧夏路八十九號三樓)。

 

2007.10.18自由時報

台灣文化協會及民眾黨紀念碑揭幕


北市文獻委員會昨天舉辦台灣文化協會與民眾黨紀念碑揭幕典禮,碑上記載每位成員的名字,受邀觀禮的後代子孫以手機拍下先人的名字留念。(記者張嘉明攝)

〔記者林秀姿/台北報導〕台灣文化協會及台灣民眾黨,是日治時期台灣人以非武裝型態對抗日本政府的重要組織,今年台灣文化協會成立滿八十六週年,北市文獻委員會昨天特別在創辦人蔣渭水紀念公園(錦西街原錦西公園)立碑紀念。

揭幕典禮演唱了當年台灣知識份子傳唱的「台灣文化協會會歌」,是由協會創辦人蔣渭水在二十世紀初寫的詞,昨天由二十一世紀的小朋友以台語唱來特別感動人心,現場還有蔣渭水、郭戊己等文化協會會員後代,共同見證文化協會與台灣民眾黨的紀念碑揭幕。

北市文化局表示,台灣文化協會成立於一九二一年十月十七日,是非武裝反殖民的第一個結社組織;台灣民眾黨則在一九二七年成立,是台灣第一個合法政黨,兩者都具開創性的時代里程碑,所以立碑寫下其會員與黨員的名單留念,文化局同時發行「台灣文化協會主要幹部群像及分布圖」,讓民眾進一步了解台灣文化協會,民眾可前往台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寧夏路八十九號三樓)索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