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424自由時報  民主不保證建國
上一頁 向上 下一頁

2008.04.24自由時報  

一九七○年四月二十四日行政院副院長蔣經國訪問美國的行程來到紐約,在廣場飯店(Hotel Plaza)被刺殺未遂,成為第二天美國許多報紙的頭條新聞。行刺的台灣青年黃文雄三十三歲,「共謀」的鄭自財三十四歲。這個事件的第一層意義,是留學美國的台灣青年,不顧自己的性命安全以及大好前程,向獨裁政權的接班人—蔣經國—開槍,向世界發出台灣人反抗獨裁、追求獨立的心聲。

因為中華民國在聯合國的代表權在一九七一年由北京取代,一九七○年對蔣政權而言正是「風雨飄搖」的時刻,但是除了「誰代表中國」的問題以外,台灣澎湖的地位歸屬是另外一個重要卻常被忽略的問題,雖然美國政府偶爾會發表台灣主權「懸而未決」的看法,但是在冷戰時期國民黨政權的立場常被誤會為台灣人的立場,幸好島內有一九六四年彭明敏師生的自救宣言,島外有一九七○年世界台獨聯盟的成立,包括黃文雄在紐約發出的槍聲,提出台灣人自己的看法。

作為歷史研究的課題,刺蔣事件應包括後來美國法庭審判的攻防、台獨聯盟的善後處理是否妥當、以及後來當事人逃亡所引起的爭議,但是設身處地,在那艱難的時代大家已經盡力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尤其當時許許多多海外同鄉為籌措保釋金出錢出力,一直到後來一九七九年美麗島事件以後海外同鄉的救援、遊說,都應該是促成台灣民主化動力的一部分,也都是台灣歷史不可抹滅的一頁。

若要問三十八年後,刺蔣案對今日台灣人的意義是什麼?首先當然是犧牲奉獻、訴諸行動的精神,不過就目標而言,當時因為面對獨裁政權白色恐怖,不論是為民主自由或是為國家獨立,很清楚就是要推翻國民黨政權;今日時移勢異,台灣歷經民進黨執政八年,國民黨下台之後再度上台,然而民主輪替並不能作為國家獨立的保證,否則美國政府為什麼至今認為台灣或中華民國在國際社會都不是一個國家?

(作者陳儀深 為中研院近史所副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