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203自由論壇
最佳演技獎
一部為了彌平歷史傷口、強調族群融合的後殖民論述電影《海角七號》,在中國官員的口中竟成了所謂的「皇民化陰影」;而且還認為會激化民族情緒,造成兩岸對立。可見中國對於文化的包容性是多麼的低,對其他不同國族的敵意是多麼的強!
記得電影裡,那位日籍老師在船艦上寫給友子的第四封信中寫道:「十二月的海總是帶著憤怒,我承受著恥辱和悔恨的臭味,陪同不安靜地晃盪,不明白我到底是歸鄉,還是離鄉!」這不就是描寫一位曾經的殖民者,對於台灣這塊土地的情感和認同,以至於讓他在離台返日的途中,懷疑起原來台灣才是自己心中的故鄉。《海角七號》這樣的後殖民論述,理應值得鼓勵與肯定,怎麼一碰上中國官員就立刻成了皇民化的原罪?
由此可知,中國官員的潛意識裡頭一直都是抱持著一份歷史沙文主義的迷思,所以才會不斷的運用各種手段去抹滅真實存在過的歷史,建立自己那套神聖而不可侵犯的道統—當年中國國民黨來到台灣不也是如此?看不起講台語的台灣人、敵視說日語的台灣人,所以就進行了一連串的政治清算,消滅當時的台灣菁英,將自己對日本人的仇恨、恐懼與怯懦加諸在無辜的台灣人身上。
今天,我們在陳雲林身上看到的,不正是這樣一個最典型、最真實的中國官員?
連最單純的電影藝術,都可以打壓到這種程度,台灣人還能對中國官員有什麼期待?
(作者葉志堅 為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研究生)
陳雲林你別再來
陳雲林訪台期間,特地去觀賞《海角七號》,讚賞之餘,並自認藉由電影了解台灣民情;還表示「希望有一天去看看飄著雨的國境之南」。
豈料事隔一個月,回到中國的陳雲林再談《海角七號》,卻成了「皇民化」的象徵,中國政府將全面封殺。陳雲林從「台灣之美」變成「十惡不赦」的大翻轉,是只因電影裡台、日人民並非敵對,就不符合中國政府對「民族大義」的期待嗎?是阿嘉與友子的愛情,沒辦法見容於大中國的仇日情緒,所以要禁演、封殺嗎?
陳雲林對台灣的虛情假意不再,那一句「希望有一天去看看飄著雨的國境之南」突然讓人毛骨悚然—他要用哪一種霸權姿態、去哪一國的國境之南?
(作者黃帝穎 為台灣青年智庫理事長、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