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228自由時報
繼《海角七號》於片尾飄盪《野玫瑰》的歌聲,最近剛出爐、由王美琇監製、陳麗貴編導的《紅色戒嚴》紀錄片,《野玫瑰》再度撞擊我們的靈魂。緩慢的《野玫瑰》鋼琴配樂於紀錄片的後半段出場,帶出影像中警察與民眾的巨大衝突。
陳麗貴緊握「歷史要記住這幾天」的堅定信念,以透支的體力,用兩星期完成原本至少需要三個月才能完成的高難度「行動紀錄片」,以「民間觀點」重新詮釋了陳雲林來台幾天的歷史。陳麗貴加入音樂創作者緬因重新譜曲的《野玫瑰》,可看成全片她想帶給觀眾的關鍵訊息:「野玫瑰」的「野」象徵人民的「在野力量」、不畏威權的「狂野」;而「玫瑰」所象徵的「愛」,則可看成民眾自發的、對土地情感所衍生的關懷與勇氣。由這些意義出發,《紅色戒嚴》不是要凸顯警察如何打人,而是彰顯人民在面對民主急速倒退、甚至回到戒嚴時,種種無懼威權、護衛民主的面容與行動。
《野玫瑰》配樂之前,鼓聲此起彼落。陳麗貴重新剪輯許多瞬間即逝所捕捉的珍貴鏡頭畫面,以一次又一次的「影像對比」技巧,將有力批駁「官方說法」的鏡頭與觀點再現:陳雲林來台後馬政府採行高度的警戒和陳雲林的笑容,對比於場外民眾被抬走時高喊「台灣是主權獨立的國家」之激昂;五星旗飄揚並被保護,對比於中華民國國旗被禁止或被警方折斷時民眾的悲憤;陳雲林與國民黨官員把酒言歡,對比於場外的抗議民眾正在以肉身對抗警力的衝突……。
《紅色戒嚴》也透過鏡頭,提醒了台灣民眾,陳雲林來台後的幾天,可能是台灣戒嚴時代、人權開倒車的「歷史新起點」。這部片子對陳雲林事件發生後的「民間後續效應」與「因應之道」有著重要的催化作用,當記者會披露後立即引起國際社會的高度關注,創造「影像社會運動」的另一起點。
《野玫瑰》配樂後,該片以野草莓學運的《野草莓之歌》收尾,「雙野」帶給觀眾感到社會四處都仍有護衛民主價值、充滿希望力量的寄託,就如同《海角七號》的爆笑幽默對白和「彩虹」,處處護衛著全片所可能蘊含的悲劇色彩,以至於在悲喜交織間,人民看到了希望。近日許多民眾多憂心台灣未來的處境,看完《紅色戒嚴》,我們不妨從正面的角度看待台灣的命運:馬政府所暴露的無能與急速的民主倒退,正是民間「荒地上的玫瑰」遍地盛開的時刻。
(作者江文瑜 為台灣大學語言學研究所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