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326自由時報   我寧願出生在一個平常家庭
上一頁 向上 下一頁

20090326自由時報  

近來某些八卦雜誌相當熱中報導所謂前第一家庭的「婆媳關係」,其遣詞用語之聳動、情節編造之浮誇,實已不在話下,相信有水準的讀者均可以獨立判斷此類爆料之真偽,我向來不回應這種八卦報導,因為名人家庭的大小事容易成為外界窺伺議論的焦點,似乎無法避免,只要問心無愧即足,剩下的就交給社會自己公評。

但過去很長一段時間,無論是基於收視率抑或特定目的,外界一而再、再而三地以不實報導炒作我家人之間種種「不合」,尤其是「惡意操弄」我的母親和我的太太之間的關係,針對這一點,我感到非常憤怒,對於他們兩個人更是天大的不公平,因為婆媳相處問題是世界上每一個家庭都必然存在的,如同每一對夫妻的相處一般,試想兩個來自不同家庭背景的人組成一個全新的家庭,雙方的想法和作為一定有所落差,當然需要一些時間來磨合,找出一個適合的相處之道;婆媳之間何嘗不是如此,一個來自不同家庭的女孩子走過紅毯的當下,她的人生同時也走進一個全然陌生的新環境,包括兒子在內,三個人都會面臨許多新課題的學習,舉例來說,為了家人之間的和諧,有時候必須縮小自己,凡事不是只有是非對錯,情理兩者該如何鋪排,一個成熟的晚輩會學習在「理」的剛直群山之間輕鑿出一塊「情」的柔軟之石。

有的人或許認為很棘手,最好的方式就是放任不理、避而遠之,如果大家都不願意細微地調整、用心去感受、甚至卸下自己心裡舊的高牆,那結果往往就是衍生更多劇烈的紛爭;我很慶幸,我家裡的婆媳同處一個屋簷下,但她們的相處極少讓我感到為難,我的母親雖成長於舊時代,但她具備非常開明的思維,在拉放之間充滿智慧,而我的太太雖然也受現代女性思潮的衝激,但其內心蘊含著極其傳統的觀念,在進退之際拿捏得十分纖細。

坦白言,身為扁家的下一代,一言一行長期受到外界高倍數顯微鏡般的檢視,姑且不論這些檢視的標準是否合情合理、是否寬嚴不一,光是承受這些壓力的本身,如果不能練就一身極強的抗壓性,應該早就崩潰發瘋了!我出生於這個家庭,或許有著不得不然的宿命,但我一直很心疼我的太太,因為她自幼成長於單純的家庭,一直浸淫於藝術和美的養成環境,卻因為跟我結婚而開始面臨這些排山倒海而來的檢驗,甚至是惡意的汙衊,確實是一種不可承受之重,睿靚的個性十分強韌,不會輕易訴苦,但我很惜福,也很明白,以她媳婦的角色,在面帶微笑的外表下,內心承受的可能是比家裡其他成員更沉重、更難以說出口的壓力,所幸她具備自我療傷的能力,不僅平復自己的心情,更能穩定我們一家三口正常地生活。

外界有一種說法,好像第一家庭成員就是吃香喝辣、享盡好處,這個描述其實是不盡公平的,因為任何一個人如果承襲了父母的光環,就同時必須背負起上一代的包袱,而這個包袱可能是千斤萬擔,假如我可以選擇,我寧願自己出生在一個平常的家庭,在那種狀況下,我可以自由地、快樂地「Be Myself」,而這個社會所看的也會是原本的我、完整的我。相較於烜赫的冠冕,真正地做自己才是我長久以來所渴望的,我在美國讀書的時候,多少能找到這種感覺,那是一種當你漫步在街頭、大口呼吸著空氣的痛快,那是一種當你把一切沉澱以後、在心靈深處找到真正的自由。

幾天前收到一個老朋友的簡訊,內容是「這一陣子都加班到晚上十點,今天還被老闆唸,心裡很悶」,我則回覆「有老闆唸是幸福的,我都還沒找到老闆哪」,朋友讀後不禁莞爾一笑、陰霾一掃而空。事實上,所有跟我接觸過的雇主都說了同樣一句話「對於你個人條件,我們覺得不錯,但我們憂慮你背後那些媒體的強力關注以及隨之而來的嚴格檢驗」。短短一句話道盡我心中的痛苦與無奈,許多事情並非操之在己,卻又左右著自己人生的軌道。

該如何在先天的包袱和活出自我之間找到一個平衡的支點,將是我重要的人生習題,佛家有一句話,愈柔軟才會愈有力,愈放鬆才能愈持久,我至盼自己凡事先感恩,沉住氣,愈困難的問題需要愈多的時間和智慧來尋找解答。

(作者陳致中 為民進黨高雄市黨部法律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