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617大紀元時報  農民擔憂 馬政府傾共失生路
上一頁 向上 下一頁

20090617大紀元時報 

【記者萬平/綜合報導】面對台灣執政當局在各方面不斷傾共的態度,許多台灣人漸感不安與反感。日前更有農委會顧問身兼對岸職位,地方政府更是削尖了頭跨海示好;同時,台灣農委會也出現了「建助兩岸農業通路」的聲音,這看似對台灣農業釋出的美意,台灣農民心裡卻是不敢領教。

官員西進急

前農委會主委孫明賢現為政府捐助的亞洲世界蔬菜中心理事長,也是現任農委會顧問,本月初他卻獲中共聘任為15個「台灣農民創業園」的名譽顧問;學者批評其跑到對岸效力。

孫明賢強調,農業技術不能視為敏感科技,應以「公共財」看待。他還說:「中國地大物博,可視為台灣產地的延伸。」至於外界擔心的農產品回銷台灣與外國市場競爭,他稱國際市場本就應自由競爭。他承認「台灣農民創業園」是由中國農業部設立,會長由農業部退休副部長擔任,祕書長則是農業部對台辦副主任李永華。

有不願具名的前農委會官員批評,孫明賢接任中國顧問,就像「南韓卸任部長跑到北韓當顧問、以色列前官員到巴勒斯坦一樣」。尤其這些農業技術都是拿台灣納稅人的錢研發所得,是台灣人的智慧,這樣輕鬆拱手送人,對台灣並不公平。

馬政府一廂情願談合作

台灣農漁業培育、養殖技術一流,富有創新農業科技的活力,蝴蝶蘭、石斑以及香甜水果等產品遠近馳名,數十年來已至許多未開發國家推行農耕技術,大大改善當地人民生活。中共也想盡辦法吸引台灣農業到內地生產,相關當局也積極邀請台灣專家赴中「學術交流」。

中共國台辦上月在海峽論壇中宣布,4個台灣農民創業園,加上原來的11個,總計有15個「台創園」。

學者分析中共主要目的當然在取得台灣優良品種與農業技術,技術移轉或合作之舉,
這將嚴重威脅台灣的國際市場,甚至出現回銷台灣的後果。

大陸仿品盛 台正貨吃大虧

台灣大學農藝系教授郭華仁表示,台灣辛苦培育經營出像毛豆、蝴蝶蘭等獲利豐厚的外銷農產品,如今中國蝴蝶蘭已搶走台灣在美國的6成市場占有率,台灣毛豆在日本的市場,也由原本的獨占市場跌落僅剩2成市占率。

學者剖析台灣及中國兩岸農業現況,美其名為技術合作,本質卻是技術複製和模仿,台灣農民並不樂見這樣的市場態勢。

農改研究團隊執行長杜宇認為,政府應務實面對批評聲音,政府應審視到底有多少技術應被保護,兩岸會談也應該觸及農業智慧產財保護議題,才是真正照顧農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