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619大紀元時報
☉吳惠林(中華經濟研究院研究員)
不久前,200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保羅.克魯曼旋風似的訪問兩岸,激起一番漣漪,事後引發一些討論,對「重金」邀訪是否值得更是備受關切。這位作客的名家,實在有些不知作客之道,竟然沒有極力恭維中國的經濟成就,也沒有讚賞台灣的經濟政策,還維持其一貫的坦率批判作風,特別對一向被亞洲人、尤其是中國人引以為傲的「龐大外匯存底」說了非常刺耳的話。
克魯曼問說:「為什麼中國要不斷出口,又留下這麼多外匯存底?」有的學者把他的話引伸為:就是因為亞洲人都不消費、只儲蓄,我們美國人只好代替其消費;其次,都是亞洲人生產這麼多便宜產品;再其次,亞洲人賺了美國人的錢又再回借給美國人(買美國公債),讓美國人沒有反省機會,寅吃卯糧,赤字高漲。
對於上述的引申說法,亞洲人、尤其是中國人難免氣憤填膺,有人還氣得差點吐血呢!不過,雖說克魯曼這個美國人讓人感覺得了便宜又賣乖,但若冷靜檢討並做深一層省思,就會發覺他的問話其實非常有道理。克魯曼只是點出了現代人的一個重大迷思,可以說是對貿易的無知,可以說是對金錢貨幣本質的迷茫,也可以說是對賺錢目的之茫然。
為什麼要出口?所謂的出口是將國內生產出來的產品賣到國外去,國外買者支付他們國家的貨幣(即外匯)來購買。出口商收取外匯回到本國,必須換取本國貨幣付給本國的生產者,而生產者再以之支付給生產要素擁有者,例如薪水、工資等。生產要素擁有者拿到本國的錢後,可在國內從事消費行為,也可以到國外去消費。前者所購買的東西可能是本國產品,也可能是外國貨。若以出口賺來的錢買本國產品,會促漲價格;若買外國貨就不會,而外國貨往往是本國無法生產或生產成本比較高者,必須強調的是,外國貨就是「進口」來的。
經由這麼簡單的解析,應該可以知道,即使是出國旅遊或到國外消費,也是進口的另一種方式。我們也知道,並不是出口所賺的外匯都要花掉,但即使當時沒用掉,也是準備著未來某一天要用掉,而且也是要購買別國的東西。這種過程就是「國際貿易」,本質是兩國生產的產品互換,亦即「互通有無」,外匯(或貨幣)只是一種交易媒介而已。如果出口賺得的外匯不是購買進口品,而是用在本國貨,如此或者讓一般消費品價格上漲形成通貨膨脹,或者追逐股票、房地產等資產,致資產膨脹形成泡沫投機遊戲。因此,「一切為出口」當然不對,只出口而不進口也是不對,一直維持出超(出口大於進口)也不是好事,以「順差」來表示出超是當然不妥當的!
克魯曼所講的只是很基本的、很簡單的經濟觀念,違反此觀念的後果就是貨幣氾濫、金錢泡沫遊戲充斥,人類的福祉遭受摧殘。經由諾貝爾獎光環的加持,克魯曼的話應該能入人心,尤其各國決策者較能接受採行,則人類幸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