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727自由時報   兩國論後 我退出海峽中線以西領空
上一頁 向上 下一頁

20090727自由時報

記者許紹軒/專題報導

今年是兩國論發表的十週年,一九九九年七月台灣海峽陷入一九九六年飛彈危機後的高度緊張,雙方戰機在海峽上空劍拔弩張,戰爭一觸即發,在美國的強力介入下,台灣空軍被迫放棄海峽中線以西的領空,喪失半壁江山。

美國強力介入 我失半壁江山

一九九九年七月四日,李登輝前總統接受德國之聲專訪時,提出兩岸是「特殊國與國關係」的談話,中國也毫不意外地採取強硬軍事回應,海峽上空戰雲密布。

當年曾任重要職務的退役人員指出,與一九九六年飛彈危機不同,一九九九年是兩岸空軍實力最懸殊的年份。台灣的IDF、幻象機與F-16等二代機陸續服役成軍,且配備劍二、雲母等視距外中程空對空飛彈。而中國空軍新購Su-27雖服役但尚未形成戰力,仍以殲七、殲八II等落伍戰機為主力機種,不是我方對手。

領先對岸空防 當年達到巔峰

因此,姑且不論兩國論的內涵,在有軍力為後盾的情況下,空防勝算操之在我,一九九九年確實適合提出兩國論,時機點不算差。

退役飛官說,雖然美軍早就提出海峽中線,但在一九九九年之前台灣並不承認這條界線。當時台灣領空的最西疆界為福建沿海陸地起算,向東延伸十五浬的海面上空。一九五八年八二三砲戰後,四十年來雙方戰機都以此為巡航界線,也有「你不出海,我不進大陸」默契。

默契首度被打破是在一九九六年飛彈危機,國防部長陳肇敏當時是空軍作戰司令,中國軍機當年雖然敢出海,卻不是飛入台灣海峽,而是在海峽南北開口處出海飛行擺出姿態,由於不是在海峽上空,對台灣威脅不大,我方僅保持監控。

一九九八年中國軍機出海將近五百架次,都在沿岸附近飛行,未深入海峽中心。但一九九九年七月中旬開始,中國軍機以一般小兵力在海峽中線之西側巡航,擺明蠶食領空,沉重的壓力落在空軍每年夏秋兩季,派駐到澎湖馬公的IDF中隊身上。

據飛行員回憶,以IDF的戰力,當年中機絕對有去無回,中國飛行員也很清楚是自殺任務,幾次都從無線電監控到他們與地面聯絡的內容,由於不知道何時會被擊落,他們聲音明顯顫抖。

台灣為何高度自制不對侵入中線以西的中機採取行動?據指出,美國政府眼見中國戰機堅持飛中線,而台灣戰機一副要打絕對奉陪的模樣,再加上雙方已發生多次空中接近,若不介入遲早開打,於是緊急出面仲裁。

中方一再挑釁 戰爭一觸即發

知情人士說,參謀本部派員前往美國開會,美方高層認為兩國論可做不可說,說出來引發緊張是台灣的不是,要求台灣不得採取軍事回應,並把空中巡航範圍限縮到中線以東,否則美方也會對台有所回應。我方逼不得已只好同意,參謀總長唐飛將此命令傳達到作戰部門,台灣正式喪失海峽中線以西的領空。

而這位參與會議被迫接受丟掉半壁江山的將領,在危機結束後一段時間便打報告退伍,成為代罪羔羊。但可想而知,幾乎所有飛行員都不滿於我方沒打就讓出一半領空,認為太丟人。面對基層的反彈,當時的空軍總司令陳肇敏為此還巡迴部隊安撫,以免擦槍走火。

確立中線後,危機仍未解除,中國軍機依然頻繁飛往中線,馬公中隊的十二架IDF戰機經常緊急起飛,飛行員勞頓不堪。為避免中「疲兵之計」,便不再按慣例跟著對方起飛,而是當中機巡航結束準備返航時才起飛。

由於台灣始終沒有收回兩國論,中方則持續以軍事施壓,除了空中兵力,地面部隊也在福建集中,一直到台灣九二一大地震死傷慘重,中方顧忌國際輿論才放鬆軍事壓力,但中線以西非我所有已是既成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