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914自由時報
〔編譯鄭寺音/綜合報導〕昌達磁磚董事長王峰銘的磁磚,可以跟歐洲最好的品牌比肩,但這對他來說並沒有太大意義,因為他目前最大的挑戰是來自對岸。對許多業者來說,馬政府堅持與中國簽訂「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讓他們最不高興的不是經濟,也不是政治,而是馬政府可能並不真的在乎他們的困境。王先生說:「ECFA可能明年初就會簽訂,但政府官員沒來問過我們,聆聽我們的疑慮。」
磁磚業者怨:政府不在乎我們
法新社在這篇發自桃園觀音的報導中指出,現年五十歲的王峰銘談起他在觀音鄉的磁磚工廠,還有以五億新台幣購買的義大利器材時,臉上有著掩不住的驕傲,不過想到來自一百六十公里外的威脅,他就要忍不住嘆口氣,「我不怕競爭,我怕的是不公平的競爭」。
馬政府在新內閣上任記者會上表示,將儘快恢復ECFA協商。擔心簽訂ECFA後影響生意的中小企業主很多,王先生只是其中之一;批評者擔心,簽訂ECFA將使中國廉價品大舉叩關,讓昌達磁磚這樣低科技的企業應聲全倒。
中國具競爭性的勞工是關鍵,不過中國出口商品之所以有如此大的毀滅性力量,背後還有其他因素。舉例來說,為了因應台灣嚴格的環保法,磁磚業者必須採用相對乾淨的能源天然氣,不過中國對手卻可以使用價格低六倍、相對來說污染性較高的煤礦。
如果ECFA成定局,台灣目前約五十家磁磚工廠,將只有幾家的地位不受動搖,台灣區陶瓷工業同業公會總幹事游德二說,如果中國傾銷廉價產品,台灣可能有至少一半的磁磚廠要關門。
中若低價傾銷 台逾半工廠關門
民進黨與部分台灣業者大力反對,馬英九政府卻堅持ECFA勢在必行;官員主張,若不簽訂ECFA,台灣在主要的海外市場中國,就無法公平競爭。
東南亞國協預定二○一○年與中國簽訂自由貿易協定,台灣兩大競爭者日本與南韓,也可能在二○一五年與中國簽訂類似協議。若自由貿易協定如期簽訂,包括日本、南韓與東南亞國協國家在內的十二國,將可免關稅地在中國銷售產品,因此台灣當局認為,簽訂ECFA是必要之舉。
根據海關數據,二○○八年,台灣對中國(包括香港)的出口總額達九百二十六億美元,佔台灣出口的三成八,台灣與主要商業夥伴的貿易順差高達六百億美元,但若扣除中國,台灣去年卻可能有高達四百多億美元的貿易逆差。
除經濟外,台灣與中國的聯繫也有政治考量。政治大學兩岸經濟專家童振源說,雖然ECFA並未直接提及主權,但台灣與中國的主權對立,讓ECFA具高度政治性與爭議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