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916自由時報   經濟數據灌水 中國惡名昭彰
上一頁 向上 下一頁

20090916自由時報  

編譯盧永山/特稿

中國政府多次宣稱,今年經濟成長保八%有望,但仔細檢視中國公布的各項經濟數據,發現有很多相互矛盾和兜不攏的情況,引發國際媒體和重量級經濟學家質疑。

根據中國政府發布的數據,儘管前八個月出口衰退二十二.二%,外國直接投資減少十七.五%,中國上半年經濟成長率仍達七.一%,中國政府聲稱,這是推動人民幣四兆元(五八五○億美元)振興經濟方案的成果,但矛盾的是,上半年的用電量卻較去年同期下滑二.四%。

北京與地方 數據常兜不攏

此外,中國國家統計局發布上半年國內生產毛額(GDP)為人民幣十三.九八兆元,但全中國卅一個省市自治區的GDP總和卻達人民幣十五.三八兆元,較中國統計局公布的數字高出約人民幣一.四兆元,相差高達十%,中國中央和地方的數據兜不攏,究竟哪個數據才能信?

根據中國媒體報導,中國地方GDP總和高出中國國家統計局數據情況由來已久,二○○六、二○○七年分別多出人民幣八○四八億元、一.二兆元,而今年變本加厲,光上半年就多出人民幣一.四兆元。

國家統計局 坦承情況嚴重

中國國家統計局局長馬建堂也坦承,地方政府統計數字灌水的情況相當嚴重,而且呈現逐年擴大之勢。分析師表示,很多中國地方官為了彰顯政績,並從中國政府的人民幣四兆元振興經濟方案中分一杯羹,不惜繼續在經濟數據上灌水,以製造完美的GDP數據。

這也可以反映在若干國營企業的作為上。根據華爾街日報六月中旬的報導,中國上海國際港務集團(SIPG)允許客戶以超低價格將空貨櫃放在碼頭,以營造上海港碼頭吞吐量不減反增的假象,大連港、天津港和寧波港也有類似情況。

在數據大灌水的情況下,中國今年當然可以達到經濟成長保八%的目標。不過,對全球投資人而言,最後可能得付出昂貴的代價。上任後政策一路傾中的馬政府,面對擅長假造數據的中國政府,豈能不心存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