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016自由時報   中國觀光痰
上一頁 向上 下一頁

20091016自由時報   

中國國台辦發言人公然對台灣嗆聲,指責高雄市與中國唱反調,才導致中國客抵制的「報應」,以經促統的心態,暴露無遺。

今年夏天,筆者至中部某風景區找經營特產店的友人,閒聊中,一群觀光客推門進來,朋友見狀卻無動於衷,我以為她怕冷落我這個來客,便好意提醒:「客人來了,快去招呼吧!」只見她斜眼一瞧,冷冷道:「阿陸仔,不會買的,讓他們自己看看就好了。」

果然被朋友料到,就算店員熱情招呼,那幾個中國觀光客只是東摸摸,西瞧瞧,逛了好一陣子,就都空手出去。

朋友說這還算好的,多數中國客會胡亂殺價,出的價錢根本沒一點行情,碰到這種「奧客」,店家根本懶得多費唇舌,「奧客」就會大嗓門與同伴唱雙簧,經常惹得其他旅客側目不耐,一副「老子有錢」的高傲相,真以為台灣的生意人沒他們會活不下去呢。

馬政府把中國客捧上天,視為救經濟的一帖補藥,寄予厚望,無形中助長他們驕縱的心態。

(作者蔡銘燦 為藥品行銷人員)
 


今年三月初中國觀光業踩線團來高雄,筆者奉命接待某景點,眼見許多公、私單位搶人接待,甚至怒目相視,場景讓人看了不禁搖頭,一點格都沒有!難怪中國團員都很搖擺,當時中國總領隊甚至當眾嗆聲:「高雄縣市首長若不換國民黨做,我們是不會帶團來這裡觀光的」。

中國客來台觀光名額須經其政府支配,相對地肩負著政治使命,故中國「以商逼政」,並不足奇。大陸客的團費殺得很低,業者無利可圖,且團員素質低落,大聲喧嚷、隨地吐痰,嚇跑了不少歐、美、日觀光客,觀光業得不償失,值得深思。

今天要拯救台灣經濟,唯有業者自立自強,冀望中國拯救是種「飲鴆止渴」的不當想法。報載馬先生到災區六十趟,才體會「防災比救災重要」,人民生命財產是無法承受那麼多次的實驗,請別把台灣人民當白老鼠吧!

(作者哽喉 為導覽員)
 


高雄市政府邀達賴喇嘛來台、播放熱比婭紀錄片,竟然遭中國拿觀光客拒入高雄抵制!中國簡直是把南台灣的好山好水鬧成政治秀場了。

我認為,高雄市自己也要自救,應想辦法拓展客源,不能把中國客當上賓。

其實自從高雄世運以後,美輪美奐的主場館已經成了世界知名的新地標,叫好叫座的世運為高雄贏得掌聲,燦爛的煙火彷彿宣示了高雄成為國際觀光新焦點,高雄人揚眉吐氣,當可好好利用此機會向全世界宣揚台灣的美麗。

高雄觀光既然打著南台灣招牌起家,就該有南台灣特色,必須放眼南島文化圈的定位,不該急著擁抱中國市場!最重要的,觀光業者不能看不清楚兩岸戰略的關聯,就將主導力往中國奉送。其次,中國經濟已經在冷卻,台灣整體觀光的提升不能寄望中國經濟圈。

(作者汪安台 從事自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