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017自由時報   ECFA壓在庶民頭上
上一頁 向上 下一頁

20091017自由時報  

吳敦義上台後主張要重視「庶民經濟」。我們要問的是,如果簽署ECFA會對庶民經濟造成更大的傷害,吳揆是否還贊成簽署ECFA?

在上個月新內閣正式上台的記者會上,新閣揆吳敦義表示,任何兩岸協議簽署,都應符合「國家的需要、民意的支持、國會的監督」三原則。問題是,這個政府拒絕人民要求簽署ECFA須經公民投票,怎能說有獲得「民意的支持」或「人民高度共識」呢?

馬政府急欲與中國簽署ECFA,強勢宣傳簽署ECFA的必要性,並找半官方的研究機構「中華經濟研究院」來為其背書,提出有利於台灣總體經濟的評估報告。經濟部再就該評估報告進行「專業調整」,將對某些個別產業的負面影響部分向下調整或刪除,最後得出完美的結論,宣稱簽ECFA具實質且正面經濟效益!

其實,該研究報告所依據的GTAP(全球貿易分析)模型的幾個假設條件本身就已悖離事實。首先,採用「充分就業」假設,已先將失業的可能性排除掉。其次,假設簽訂ECFA後自台灣銷往中國的大部分工業產品之關稅降為零,台灣的石化原料便可百分之百取代韓國與日本的石化原料(取代二○○七年日、韓原有三十八%之市占率,約三八○億美元),台灣的機械產品便可完全取代韓國與東協的機械產品(取代其原有二十三%之市占率,約二七○億美元)。這是完全不符實際的假設!關稅並不是影響產品競爭力的「唯一」因素,而各國的石化、機械產品又非完全「同質」產品,不可能百分之百完全替代。而且短期內,台灣的石化原料業與機械業也沒有那麼大的產能足以完全取代日、韓與東協國家的那些產品。

更嚴重的是,該評估模型是以市場重疊程度來推估替代效果,並沒有考慮當地市場國產品被替代的效果。也就是說,該評估模型只考慮中國產品在台灣市場可能取代日、韓、東協等的產品,而排除其可能取代台灣國產品的負面影響。但這部分卻是最具關鍵,也是影響台灣最大的部分。因為中國的工資與土地租金等生產成本遠低於台灣,中國廉價劣質山寨產品與農產品在零關稅的優惠下將大舉入侵台灣,必然打垮本土產業(尤其是毛巾、成衣、製鞋、寢具、陶瓷等中小企業)與農業,也搶走就業機會,而造成更嚴重的失業問題。嚴重失業的結果將壓低台灣的實質工資,而造成所得分配不均的嚴重惡化。

(作者王塗發 為國立台北大學經濟學系兼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