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325自由時報   台灣—南太關係警訊

上一頁 下一頁
 

20100325自由時報   

在台灣二十三邦交國中,有六個國家在南太平洋,其中更有四國集中在北部的密克羅尼西亞,稱之為邦交重鎮絕不為過。過去台灣對南太平洋邦交的外交經營也十分用心,在二○○六年還建立台灣—南太多邊峰會,對過去一對一雙邊經營予以提升,將台灣與南太邦交國關係,以更制度化與更透明的方式處理。

為什麼會有雙邊朝向多邊峰會的發展呢?這是因為多邊峰會不僅只是元首對談,還可以帶出包括農業、衛生、教育、文化、及其他領域的合作關係,因此在多邊峰會後,往往會延伸出各部會的小多邊會議,進一步建構台灣與南太的區域性合作關係。多邊峰會更有輻射性的延伸效果。這都不是一對一雙邊會面可以獲得的。

馬總統此次出訪南太採取個別訪問,沒有多邊峰會。馬英九會選在此時出訪,與其兩次取消「台灣—南太峰會」有關。照講馬總統此次出訪應是參加這個被延期的多邊峰會,不是搞一對一的密訪。這只有兩種可能:要不南太國家對台灣失去興趣,不想與馬總統開峰會,所以馬總統只能個別拜訪。或者馬總統對維持南太邦交沒興趣,更不想開峰會,只想過個水訪問南太,表示有注意到這個區域。但不論哪一種,顯示雖然邦交數字沒變,但台灣—南太實質關係出現降級警訊!

(作者賴怡忠 為台灣智庫執行委員)


上一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