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客問

 

  |1-1011-2021-3031-4041-5051-6061-7071-7576-8081-86

  11.問:您看現在的政局如何呢?

答:黨比國還大-慘也
  派比黨大-烈也
  黑金有傳承-衰也
  小格局鬥爭-敗也
  只爭政權,不爭民福-歪也
  輸有未甘,陰謀反制-龜毛也
  不知民主,妖言惑眾-豕犬不如也
  哈共附共,反台敗華-十八層地獄也

  新政權為菜鳥執政,舊政權卻夜郎自大,如果不以國家人民為重,台灣自然會衰到底,希望人人來監督“立法與行政”,好好運用民主言論自由。

12.問:貴會的贊助會員有多少,是否足以提供足夠的費用,來供給貴會各項費用?

  答:本會有捐獻與沒有捐獻的會員與準會員共約3000~4000員,沒捐款的人數佔大部份,但是基於求知的要求,只要來函索取,一律當成準會員,定期寄會刊,一直到對方退件為止。有捐獻者可以在期刊徵信錄看到,本會有責任要為會員、同修、志工做最節約的公益運作,再把公益成果回饋各會員,以增長其等福德,這就是顯化的根源。是否足以提供足夠的會務所需不重要,參予活動的熱誠方是正道。
  本會竭誠歡迎各位同修能夠共同來經營本基金會的發展,出不出錢,毫無關係。

13.問:董事長對台灣的未來有那些期待?

  答:我對台灣的未來,就是有期待,才會創設此基金會,其實台灣的命運與台灣人的韌性、福德有關,台灣人走到此注重自由、民主、人權的階段,是要以台灣的民主經驗來引導中共政權,開放廣大中國人民參予民主未來的設計,亦是台灣人面對中國大陸的使命。這種天命,始於台海血脈文化相連的歷史淵源,精神上的互承,是首要之策,而物理、地理的有形結合,亦要在精神面先能溝通交流,才不會發生暴亂,而格格不入。

  在台灣,就發生國民黨轉移政權的同時,有些本省外省的猜忌,而事實上,這猜忌源於在台灣少數統治多數的壓力管束,並非本省與外省人的問題,而是少數統治者與多數被統治者的長期拉扯。

  新台灣人由李前總統提出來之後,得到國際民主國的讚賞,認為關心本土、不分族群、耕耘台灣、為自由民主人權而奮鬥,就是新台灣人,其範圍大可跨越國界,不分種族、族群與新舊移民,故因此就可以深耕台灣之後,成為國際海洋台灣的文化人性格。

  近年來政權交替,過去的官僚與舊KMT政權,習慣於管人的特權,於民治、民主、人權的菜鳥政權掌理國政之後,泛藍人馬居然還會積極抗爭、反撲,要奪回政權,這種不顧國運,只為黨運的做法,的確令人擔心。夢久了,要覺醒,黨不可大於國,而國不可離民甚遠。

14.問:有人說,台灣沒有文化,只有中華文化是否?

  答:台灣歷400年來的悲歡離合,具有唐山過台灣的特質,由法國、西班牙、荷蘭、鄭成功、清朝、日本人、國民政府,不斷進駐管理,台灣人到今天有些成就,就要思量台灣人是何種人了!台灣的人種融合各種族群的特質,部份源於原住民的性格,其間交雜外來的血統,近數年來,外省族群與本省族群大量通婚,已經很難分別純芋頭、純蕃薯,其共同的生活經驗,十分的融洽,於民主台灣成就的今日,在台灣的族群就是新台灣人了。故知台灣文化數佰年來,結合進駐國的文化內容,有豐富的文化特質,而台灣的中華文化乃是其中的大支流而已,說台灣沒有文化是太小看台灣人特質,台灣人的可塑性、可容性最強,其進取能力與韌性特性,台灣之能夠有今日的成就,乃是西班牙文化、荷蘭文化、明朝文化、清朝文化、日本文化、原住民文化與近代中華文化的大整合。

15.問:新台灣人應如何看待台灣這個島?

  答:依外國與本國撰寫台灣史的學者皆有一致的發現,認為台灣是中國落難者的收容所。依四百年來的台灣史觀之,台灣收容中國落難移民、與荷蘭人的佔有、西班牙人之爭奪、法國之逐鹿、鄭家軍據台、清朝奪台、日本入主、國民黨軍政要寓台,如此種種,台灣先住民、舊移民、新移民、遺臣、遺民、落難軍人、官吏,運用台灣資源滋養祖國大陸,其發心無非運用台灣土地、人民行使以臣待君的大中國主義、大清朝主義、大明朝主義、大漢民主義、大祖國迷惑、大日本主義,而荷蘭據台一方,只傳宗教,對台政策求“經商”與“和平互惠”,雖有上下之分,並無刻意之壓榨,台人之擁鄭家軍,亦是漢民族思想的作用。依客觀之看待台灣,台灣文化亦受此種種“入主”佔台同化的影響,而產生台灣人的海洋文化,其包容力為世界各國所驚訝,皆認為若大陸是台灣的祖國,則台灣的確是中國人的“祖媽”,祖國不過是土地的追思,先人血緣的所在,而祖媽則是精神力、包容力與生命力的展現,所以台灣能以小小彈丸之地,產生絕大能力以養祖國。這種祖國思想以國民黨在台灣做的最徹底,於50年統御控管的大中國教育,把台灣人教育成只為“祖國”效命的“中國人”,而矮化台灣人成為“祖國”的二等公民。現在台灣人,在李前總統與陳水扁總統兩位巧妙運作,天心應乎人意,台灣政權由威權轉民主,台灣人未經內戰、流血之爭,對享有的民主成果毫不珍惜,則是未來的敗台之兆。

16.問:那麼台灣人的祖國意識,應如何轉變,方能成為“華人的民主大國”?

  答:台灣人的自覺性,在於重新認定台灣史的精神,其教育必須從小養成,並加強民主、人權、法治的內涵,方能提高台灣人的素養。

17.問:談談台灣人的兩岸情結?

  答:自從開放大陸探親以來,就單方向的以親情、投資熱衷於建設“祖國”,對於中共對台政經分離的統戰,毫無警覺,不但哈共,還樂於與中共政權高幹掛鉤,反而助長中共特權黑金坐大,這是非常不好的現象。現在中共因台資無限灌注,成為一種政軍文攻武嚇之外的經濟壓力,此時台灣內部亦發生祖國認同的危機,要如何技巧的融合雙方的角力,則考驗政府的智慧。

18.問:會不會發生“統獨”之爭、“族群之戰”與“主權認知”的對立?

  答:當然會的,民主政治越是發達,此種過去隱忍不敢發作的事情,會在此時此刻開花,有如百花齊放,是否會結出甜蜜的果實,就看法治的公平性是否落實了。依我見,凡是政治涉及的事務,法院常常鄉愿、糊塗,不敢真正面對爭執。而台灣司法的威嚴,還沒有建立應有的地位,百姓對司法、檢調的觀念,仍然存在於威權時代,而司法人員的意識形態、國家認同會左右判決,故結果是判而不決、未決。要糾正如是弊端,就必須加強全民法治教育,全民監督司法、行政、立法各相關機關的公平性。台灣人民不可習於茍安,否則會引起台灣內亂,坐令民主成為叛亂有理的藉口,希望大家珍惜民主,動口不動手,遵守遊戲規則,方為上策。

19.問:如何避免台灣陷入內亂?

  答:法治的精神為最後之依靠,法院的審判於相關政黨族群與意識案件,必先確立其中立超然的立場,不必道德勸說,不勞費心討好,可以參考民主國家的民主判例,做公正、公平的判決。而法官審理案件,若有其困難度,宜自行召開法官會議,協商出合宜的集體公決,千萬不要有政黨或意識形態的介入。故內亂可以因可信服的判例而平息,法官亦可確立其司法公平公正的地位。

20.問:法院的判決,有如此大影響力,其道理何在?

  答:民主法治觀念,可以由公決的司法審判來昭明,是一種全民教育的內容,故法官對敏感案子的失焦誤判,則是引起更多風浪的首惡。